2 英文參考
Sizhuko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hin Orific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īzhúkōng TE23[中國鍼灸學詞典]
sīzhúkō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TE23[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J23[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 | 絲竹空 | ||
---|---|---|---|
漢語拼音 | Sizhukong | ||
羅馬拼音 | Ssuchukung | ||
美國英譯名 | Silky Empty Bamboo | ||
各國代號 | 中國 | TE23 | |
日本 | 23 | ||
法國 | 莫蘭特氏 | TR221 | |
富耶氏 | |||
德國 | 3E21 | ||
英國 | T23 | ||
美國 | TB23 |
絲竹空(Sīzhúkōng TE23)爲經穴名[1]。出《鍼灸甲乙經》。別名巨髎、目髎[2]。屬手少陽三焦經。絲竹即細小竹,空即空竅,此穴在眉梢,狀如細竹,局部呈淺表凹陷,故名絲竹空。絲竹空穴主要用於頭目疾患等:如偏正頭痛,眼瞼瞤動,目眩,目痛,目赤腫痛,頭痛,目赤痛,目翳,視物不明,癲癇,齒痛,頭暈目眩,倒睫,羞明流淚,眼瞼閉合不全,癲狂,癇證,小兒驚風,現代又多用絲竹空穴治療視神經萎縮,電光性眼炎,結膜炎,淚囊炎,面神經麻痹,面神經痙攣,頭痛眩暈,眼結膜炎,角膜白斑等。
7 所屬部位
眉梢[4]
10 絲竹空穴穴位解剖
絲竹空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有顳淺動、靜脈的額支。分佈着面神經顴支及顳神經的分支。皮膚由三叉神經眼支的眶上神經和上頜神經原顴面神經分佈,該處皮膚較薄,移動性很大,皮下組織內除皮膚、皮下組織外,還有顳淺動、靜脈的額支經過。針由皮下組織直入眼輪匝肌,抵達額骨骨膜。眼輪匝肌受面神經的顳支支配。
10.1 層次解剖
10.2 穴區神經、血管
12 絲竹空穴主治病證
絲竹空穴主要用於頭目疾患等:如偏正頭痛,眼瞼瞤動,目眩,目痛,目赤腫痛,頭痛,目赤痛,目翳,視物不明,癲癇,齒痛,頭暈目眩,倒睫,羞明流淚,眼瞼閉合不全,癲狂,癇證,小兒驚風,現代又多用絲竹空穴治療視神經萎縮,電光性眼炎,結膜炎,淚囊炎,面神經麻痹,面神經痙攣,頭痛眩暈,眼結膜炎,角膜白斑等。
絲竹空穴主要用於頭目疾患等:如偏正頭痛、眼瞼瞤動、目眩、目赤、目痛等。
絲竹空穴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痛,目翳,眼瞼瞤動,視物不明,癲癇等。
絲竹空穴主治偏正頭痛,頭暈目眩,目赤痛,倒睫,羞明流淚,眼瞼瞤動,眼瞼閉合不全,齒痛;癲狂,癇證。
現代又多用絲竹空穴治療視神經萎縮、電光性眼炎、結膜炎、淚囊炎及齒痛、面神經麻痹或痙攣。
頭面五官科疾病:頭痛眩暈,眼結膜炎,電光性眼炎,視神經萎縮,角膜白斑,面神經麻痹。
其他疾病:小兒驚風。
17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20.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8.
- ^ [3]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07.
-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6]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96-297.
- ^ [7]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 ^ [8]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