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obmutescenc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6 失音·失聲
失聲即失音。例如《祕傳證詣要訣及類方》卷十:“有聲音不出之人,服冷劑愈失聲。”失音古稱瘖。指聲音嘶啞或不能發聲。《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皆由風邪所傷,故謂風失音不語。”《張氏醫通》卷四:“瘖:失音大都不越於肺,然須以暴病得之,爲邪鬱氣逆;久病得之,爲津枯血槁。蓋暴瘖總是寒包熱邪。或本內熱而後受寒或先外感而食寒物。”有外感、內傷和屬虛屬實之分,一般外感多屬實證。因外邪乘肺,閉塞氣道所致。治宜宣肺散邪爲主,用三拗湯、桑杏湯等方。如久病失音,由於肺腎氣陰兩傷,宜潤肺滋腎,用清音湯、百合固金湯、地黃飲子等方。又因高聲叫呼,強力罵詈,損其會厭,傷於肺氣,亦可引起本證。
7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