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質

舌診 望診 舌象 中醫學 舌質 中醫診斷學

1 拼音

shé zhì

2 英文參考

body of the tongu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exture of tongu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extura lingual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ongue qualit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舌質又稱舌體[1][2]。是舌頭的肌肉脈絡組織[3]

舌質舌診的重要內容之一。包括觀察舌色舌神舌形舌態和溼潤度[4]。對於診察臟腑精氣盛衰存亡,判斷疾病預後轉歸,具有重要意義。

舌質望診主要是辨別其顏色、形態的異常。舌診中,按舌的不同部位以候臟腑。一般以舌尖候心肺,舌邊候肝膽,舌中候脾胃,舌根候腎。但也不能機械看待,要結合舌苔和全身症狀全面診察疾病。舌質望診主要辨別榮枯老嫩,包括形態色澤、動態和溼潤度等。一般來說,察臟腑虛實,重點在於舌質;察病邪的深淺與胃氣的存亡,重點在於舌苔。也有“氣病察苔,血病觀質”之說。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4.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6.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624.
  4.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