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穴位 | 商丘 | ||
---|---|---|---|
漢語拼音 | Shangqiu | ||
羅馬拼音 | Shangchiu | ||
美國英譯名 | Trades Hill | ||
各國代號 | 中國 | SP5 | |
日本 | 5 | ||
法國 | 莫蘭特氏 | RP5 | |
富耶氏 | RP5 | ||
德國 | MP5 | ||
英國 | Sp5 | ||
美國 | Sp5 |
商丘爲經穴名( Shāngqiū SP5)[1]。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商丘爲足太陰脾經五輸穴之經穴,五行屬金[2]。商爲金聲,丘即土丘,此係脾脈經穴,屬金,在土丘樣內踝下,故名商丘。主治腹脹,腸鳴,泄瀉,便祕,食不化,黃疸,怠惰嗜臥,癲狂,小兒癲癇,小兒驚厥,咳嗽,百日咳,足踝腫痛,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痔疾,嘔吐,吞酸,胃痛,胃炎,急性腸胃炎,慢性腸胃炎,消化不良,腸炎,食慾不化,腸鳴泄瀉,痢疾,體重節痛,嗜臥,目昏,口噤,舌本強痛,小兒驚風,夢魘,癇證,瘧疾,神經性嘔吐,腓腸肌痙攣,倦怠嗜臥,癔症,痔瘡,腳氣,水腫的作用。
6 穴名解
商爲金聲,丘即土丘,此係脾脈經穴,屬金,在土丘樣內踝下,故名商丘。
商,五音之金音也。金,於時爲秋,於色爲白,於六氣爲陽明。丘,《說文》:“丘,土之高也,一日四方高,中央下爲丘。”該穴位處骨隆起處,猶如丘陵,屬足太陰脾經之經金,金在五音中爲“商”,爲土能生金、金氣已聚之意,故名商丘。[3]
7 所屬部位
踝[4]
9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內踝前下方凹陷處。當舟骨結節與內踝高點連線之中點處取穴。
商丘在踝區,內踝前下方,舟骨粗隆與內踝尖連線中點凹陷中。正坐或仰臥取穴。
10 穴位解剖
商丘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屈肌支持帶。有跗內側動脈,大隱靜脈。分佈着小腿內側皮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皮膚由股神經的皮支,隱神經分佈。皮下筋膜較疏鬆,除皮神經外,還有足靜脈網及大隱靜脈屬支的起始部。足背筋膜深面有內踝(動脈)網。該網位於內踝的表面,由內踝前後動脈、跗內側動脈、跟內側支及足底內側動脈的分支組成。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足背筋膜後,在脛骨前肌(腱)的內後方,小腿十字韌帶的內側上、下支之間深進到距骨內側面骨膜。
10.1 層次解剖
10.2 穴區神經、血管
12 主治病症
商丘穴主治腹脹,腸鳴,泄瀉,便祕,食不化,黃疸,怠惰嗜臥,癲狂,小兒癲癇,小兒驚厥,咳嗽,百日咳,足踝腫痛,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痔疾,嘔吐,吞酸,胃痛,胃炎,急性腸胃炎,慢性腸胃炎,消化不良,腸炎,食慾不化,腸鳴泄瀉,痢疾,體重節痛,嗜臥,目昏,口噤,舌本強痛,小兒驚風,夢魘,癇證,瘧疾,神經性嘔吐,腓腸肌痙攣,倦怠嗜臥,癔症,痔瘡,腳氣,水腫的作用。
商丘穴主治腹脹、腸鳴,泄瀉、便祕、食不化、黃疸、怠惰嗜臥、癲狂,小兒癲癇、咳嗽、足踝痛、痔疾。
商丘主治脾胃和本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嘔吐、吞酸、胃痛、腹脹、黃疸、食慾不化、腸鳴泄瀉、痢疾、體重節痛、嗜臥、目昏、口噤、舌本強痛、小兒驚風、夢魘、癲狂、癇證、瘧疾等。
現代又多用商丘治療神經性嘔吐、急慢性腸胃炎、消化不良、腓腸肌痙攣、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0.3~0.5寸,局部酸脹。
平刺1.0~1.5寸,透解溪,局部有酸脹感,可擴散至踝關節。
直刺0.5~0.8寸。
一般直刺0.5~1.0寸。
13.2 灸法
可灸。
艾條灸5~10分鐘。
16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寒熱善嘔,商丘主之。厥頭痛,面腫起,商丘主之。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商丘主之。腹滿響響然,不便,心下有寒痛,商丘主之。陰股內痛,氣癰,狐疝走上下,引少腹痛,不可俯仰上下,商丘主之。痔骨蝕,商丘主之。骨痹煩滿,商丘主之。癲疾,狂,多善食,善笑,不發於外,煩心,渴,商丘主之。善魘夢者,商丘主之。管疽,商丘主之。絕子,商丘主之。小兒咳而泄,不欲食者,商丘主之。小兒癲瘛,手足擾,目昏口噤,溺黃,商丘主之。
17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42.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64.
-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60.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25.
-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95-196.
- ^ [8]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