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ootheca mantidis[朗道漢英字典]
vaginal ovorum mantid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ovum of mant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mantis egg-cas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Ootheca Mantidis(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mantis egg-ca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桑螵蛸爲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爲螳螂科昆蟲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 (Thunberg) 或巨斧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 的乾燥卵鞘[1]。
4 拉丁名
Ootheca Mantidis(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mantis egg-case(《中醫藥學名詞(2004)》)
7 來源
桑螵蛸爲螳螂科昆蟲大刀螂Paratenodera sinensis de Saussure或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 Thunb.巨斧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的乾燥卵鞘。
8 產地
桑螵蛸產廣西、雲南、湖北、湖南、山東、浙江、江蘇等地。
11 桑螵蛸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
14 桑螵蛸的藥典標準
14.1 品名
Sangpiaoxiao
MANTIDIS OOTHECA
14.2 來源
本品爲螳螂科昆蟲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i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Thurl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11e)的乾燥卵鞘。以上三種分別習稱“團螵蛸”、“長螵蛸”及“黑螵蛸”。深秋至次春收集,除去雜質,蒸至蟲卵死後,乾燥。
14.3 性狀
14.3.1 團螵蛸
略呈圓柱形或半圓形,由多層膜狀薄片疊成,長2.5~4cm,寬2~3cm。表面淺黃褐色,上面帶狀隆起不明顯,底面平坦或有凹溝。體輕,質松而韌,橫斷面可見外層爲海綿狀,內層爲許多放射狀排列的小室,室內各有一細小橢圓形卯,深棕色,有光澤。氣微腥,味淡或微鹹。
14.3.2 長螵蛸
略呈長條形,一端較細,長2.5~5cm,寬1~1.5cm。表面灰黃色,上面帶狀隆起明顯,帶的兩側各有一條暗棕色淺溝和斜向紋理。質硬而脆。
14.3.3 黑螵蛸
略呈平行四邊形,長2~4cm,寬1.5~2cm。表面灰褐色,上面帶狀隆起明顯,兩側有斜向紋理,近尾端微向上翹。質硬而韌。
14.4 鑑別
本品粉末淺黃棕色。斯氏液裝片,卵黃顆粒較多,淡黃色,類圓形,直徑40~150μm,表面具不規則顆粒狀物或凹孔。水合氯醛裝片,卵鞘外壁碎片不規則,淡黃棕色至淡紅棕色,表面具大小不等的圓形空腔,並有少量枸櫞酸鈣柱晶;卵鞘內層碎片淡黃色或淡黃棕色,密佈大量枸櫞酸鈣柱晶,柱晶直徑2~10μm,長至20μm。
14.5 檢查
14.5.1 水分
不得過15.0%(附錄Ⅸ H第一法)。
14.5.2 總灰分
不得過8.0%(附錄Ⅸ K)。
14.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3.0%(附錄Ⅸ K)。
14.6 桑螵蛸飲片
14.6.1 炮製
除去雜質,蒸透,乾燥。用時剪碎。
14.6.2 性味與歸經
甘、鹹,平。歸肝、腎經。
14.6.3 功能與主治
14.6.4 用法與用量
5~10g。
14.6.5 貯藏
14.7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