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註解
七疝爲病名。指七種疝病[1]。七種疝所包括的具體病名則歷代醫家各有不同的記述。
1.《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任脈爲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馬蒔注:“七疝乃五臟疝及狐疝、㿗疝也。”
2.《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七疝者,厥疝、癓疝、寒疝、氣疝、盤疝、胕疝、狼疝,此名七疝也。”
3.《儒門事親》卷二:“七疝者何,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㿗疝,是謂七疝。”
4.《醫宗必讀》卷八:“所謂衝疝、狐疝、㿗疝、厥疝、瘕疝、㿉疝、㿉癃疝,分言七疝之狀也。”
5.《素問識》卷七:“(丹波元)簡按:七疝,考經文,其目未明顯,姑從馬、張之意。王永輔《惠濟方》以石、血、陰、氣、妒、肌疝、癖爲七疝,亦未知何據。李中梓《醫宗必讀》別立七疝之名,分㿉與㿗,誤甚。”
4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