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emotion[朗道漢英字典]
feeling[朗道漢英字典]
humour[朗道漢英字典]
mind[朗道漢英字典]
mood[朗道漢英字典]
sentiments[朗道漢英字典]
spiri[朗道漢英字典]
3 概述
情緒是動物在進化過程中爲了保存種族而發展起來的,它與機體活動相聯繫,是原始的。低級的、與滿足慾望直接相關的內心體驗。在緊急情況下情緒激動時,可加強植物神經系統、內分泌及代謝活動等,以適應應激的需要。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凡能滿足個人需要的事物會引起肯定的情緒,如愉快、喜愛等;反之,則引起否定的情緒,如不愉快、煩惱.憤怒等.情緒發生時伴有一定的生理變化和外部表現。情緒伴隨着人的認識過程產生和變化,但認識過程是對客觀事物的特徵和規律的反映,而情緒則是對客觀事物與自己的需要之間關係的反映。情緒與情感有聯繫,但情感更多地屬於客觀事物與自己已形成的思想意識(需要、態度、觀念、信念、習慣等)發生關係時所產生的切身體驗和反映。在有些心理學理論中情緒和情感不作廣格區分,有的心理學家認爲情緒是一種無條件反射活動,是與機體生理需要相聯繫的體驗,而情感是與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繫的體驗,如愛國主義情感、責任感、義務感,美感和理智感等。情緒是一種十分普遍的心理現象,對人的生理、病理過程隨時都會產生影響,故中醫學把“情”作爲重要的病因,建立了系統的“情志”理論。
4 兒童的情緒
兒童的情緒發展有其自身獨特的機制、固有的發展規律和其他心理活動所不能替代的功能。隨着兒童年齡的增長,兒童對情緒的認知、表現和調節能力越來越豐富和完善。
4.1 兒童情緒的功能
①從進化意義上講,情緒能夠使兒童組織和調節自己的行爲,以具備更好的適應和生存功能。
②兒童的情緒和認知過程相互影響,不僅認知過程可以產生情緒反應,而且情緒也會影響認知過程。這種認知和情緒的結合導致兒童的認知能力不斷髮展,也會促進兒童不斷產生高級的、複雜的情感動機。
4.2 情緒的產生
在生命最初的幾個月裏,嬰兒用微笑、唧唧咕咕和視線接觸對他人做出反應,並對不同的人顯示出明顯的差別。這種情緒反應是在進化中獲得的並在外部刺激的誘發下發生和展現。哭泣是嬰兒期最常見的情緒表達方式,理解和解釋他人的面部表情能力開始突顯。
4.3 情緒內容不斷豐富
兒童在 2 歲時,已經能夠初步表達內疚、害羞、嫉妒和自豪等複雜的情緒內容。在擁有語言交流能力以後,兒童不僅具備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及其前因後果的能力,而且還可以用語言來交流情感體驗。3~4 歲的兒童可以熟練地用語言描述情緒的因果關係,可以對情緒做出更復雜的理解。5 歲的兒童不僅可以表達複雜的情緒,而且能夠以更爲多變和可控的方式表達基本情緒。6~7 歲時,開始出現掩蓋自己真實情緒狀態的能力,可以知道根據社會文化規則表達自己的情緒。
4.4 情緒深刻性不斷增加
一般來說,兒童的情緒表現比較外露、容易激動。隨着年齡的增加,兒童的歸因能力不斷增加,情緒體驗逐步深刻,憤怒情緒逐漸減少。學齡期兒童的這些表現尤爲突出。
4.5 情緒趨於穩定
與學齡前兒童相比,學齡期兒童的情緒逐漸內化,逐漸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表現及隨之可能產生的後果,控制和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也逐步增強。
4.6 情緒的正常波動
青少年期的個體,在情緒體驗和情緒表現上帶有明顯的年齡特徵。在情緒體驗方面,情緒爆發的頻率減少,心境穩定時間延長,情緒控制能力提高,情緒穩定性增強。在情緒表現方面,通常表現爲內隱修飾性和兩極波動性,自控能力的提高會加強內隱修飾性,軀體和生理變化、學業壓力和心理發育未完全成熟等原因導致青少年情緒的兩極波動的特點。
5 參考資料
- ^ [1]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精神障礙診療規範(2020 年版)[Z].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