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qibao meiran mini-pill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寶美髯丹同名方劑約有三首,其組成爲赤、白何首烏、赤、白茯苓、牛膝、當歸、枸杞子、菟絲子、補骨脂。具有補腎,固精,鳥發,壯骨,續嗣延年之功效。主治肝腎不足,鬚髮早白,齒牙動搖,夢遺滑精,崩漏帶下,腎虛不育,腰膝疫軟。
4 《本草綱目》卷十八引邵應節方之七寶美髯丹
該方劑藥理作用廣泛,特別是對免疫系統、神經內分泌系統及生殖功能、造血功能、細胞代謝、消化系統及心血管系統功能均有強大的影響和調節作用,同時具有強大的抗炎、抗氧化、抗衰老、抗病原微生物及抗腫瘤作用,這些作用對其適應證中年衰竭所至白髮、脫髮、男子不育症及牙周病等必定發揮一定治療作用。該方劑試用於心血管疾病、肝膽疾病可能有一定治療作用。對男子不育症目前是國內難題,該方劑可以大膽使用,但療程可能要長一些纔有效。[1]
4.1 處方
赤白何首烏各500克 (米泔水沒三四日,去皮切片,用黑豆2升同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曬乾,換豆再蒸,如此九次。曬乾)赤白茯苓各500克(去皮,研末,以人乳拌勻曬乾)牛膝250克(酒沒一日,同何首烏第七次蒸至第九次,曬乾)當歸240克 (酒沒,曬)枸杞子240克(酒浸,曬)菟絲子240克(酒浸生芽,研爛,曬)補骨脂120克(以黑脂麻拌炒)
赤、白何首烏(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颳去皮,用淘淨黑豆二升,以沙鍋木甄,鋪豆及首烏,重重鋪蓋,燕之。豆熟取出,去豆曬乾,換豆再蒸,如此九次,曬乾,爲末)各18g;赤、白茯苓(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以人乳十碗浸勻,曬乾,研末)各18g;牛膝(250g,去苗,酒浸一日,同何首烏第七次蒸之,至第九次止,曬乾)9g;當歸(酒浸,曬)9g;枸杞子(酒浸,曬)9g;菟絲子(酒浸生芽,研爛,曬)9g;補骨脂(以黑脂麻炒香)6g。[2]
4.2 用法用量
上藥石臼搗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鹽湯或溫酒送下。
上藥石臼搗爲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次1丸,每日3次,清晨溫酒下,午時薑湯下,臥時鹽湯下。
4.3 功能主治
補腎,固精,鳥發,壯骨,續嗣延年。治肝腎不足,鬚髮早白,齒牙動搖,夢遺滑精,崩漏帶下,腎虛不育,腰膝疫軟。
4.4 方解
白髮、脫髮與齒牙動搖,和肝腎密切相關。因發爲血之餘,齒爲骨之餘,若肝腎虧損,則上榮於鬚髮、齒齦之精血不足,故鬚髮早白、脫髮及齒牙動搖。方中何首烏赤白並用,且量較重,功能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壯筋骨,爲君藥。枸杞子、菟絲子均入肝腎,能補腎益精,養肝補血,共爲臣藥。佐以當歸補血養肝;牛膝補肝腎,堅筋骨,活血脈;補骨脂補腎壯陽,固精;赤、白茯苓補脾腎,滲溼濁。諸藥合用,以滋陰益精養血爲主,兼顧補陽,有陰陽並補,精血互生之妙。對於腎虛精少不育之症,亦甚適宜。[3]
4.5 運用
本方爲平補肝腎之劑。以鬚髮早白、脫髮、齒牙動搖、腰膝痠軟爲證治要點。配製時忌用鐵器。[4]
4.6 現代適應證
適應證:中年早衰之白髮及脫髮、牙周病,以及男子不育症屬肝腎不足者,均可應用。
4.6.1 中年早衰之白髮與脫髮
中年早衰之白髮與脫髮除遺傳因素外常與精神過度緊張、腦力勞動過度以及營養成分不足等因素導致體內有害色素的增多有關。男子不育症常見原因是:①先天發育異常,如陰莖過小或無、尿道下裂、睾丸不發育或異位睾丸、附睾及輸精管發育不完善等:②細胞遺傳異常影響精子的發育造成少精或無精子等。③男性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紊亂如下丘腦、垂體、促性腺功能低下,原發性睾丸功能不全,雄性受體缺乏,垂體功能低下或亢進。④某些內分泌疾病如腎上腺疾病、甲狀腺疾病及糖尿病。⑤男子性功能障礙如遺精、早泄、陽痿、不射精等。⑥輸精管梗阻。⑦生殖系統感染。⑧精索靜脈曲張。⑨免疫功能異常。⑩環境因素如水、空氣污染,某些藥物。⑩精神心理因素異常以及精液異常或營養缺乏均可導致精子生長障礙或精子異常或射精障礙等引起不育症。
4.6.2 牙周病
牙周病主要指牙周炎、牙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造成各種病原微生物感染導致牙周組織發炎所致;牙周病還包括牙齦病、潰瘍性牙齦炎、妊娠期牙齦炎、增生性牙齦炎,另外牙周病還包括牙齦瘤等增生性疾病等,有的與牙周病病因相同,有的則因內分泌紊亂、性激素分泌異常所致。
4.7 藥理作用
4.7.1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該方劑計10味藥,其中君、臣、佐共計9味藥,對免疫功能均有積極影響。其中君藥首烏通過提高胸腺核酸和蛋白的含量有促進胸腺細胞增生作用;首烏可引起小鼠胸腺和脾臟增重,並可顯著對抗環磷酰胺所至脾臟萎縮,顯著促進淋巴細胞轉化,促進溶血素抗體的生成,顯著抑制遲髮型超敏反應;首烏能顯著激活巨噬細胞,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誘生IFN-γ;制首烏可提高小鼠紅細胞C5b花環百分率,降低免疫複合物花環百分率。白芍水煎劑可顯著提高巨噬細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其所含白芍總苷(TGP)對巨噬細胞有直接激活作用並有雙相調節作用;同時可以誘生INF,特別是INF-γ;白芍所含TGP對T細胞功能呈機能和濃度依賴性雙相調節作用,可促進特異性和非特異性調節細胞的誘導;TGP對體液免疫也呈雙相調節作用,對抗體生成的正負調節與其對TH及TS調節相關。赤芍能明顯提高小鼠T淋巴細胞轉化,促進有絲分裂活性,抑制遲髮型超敏反應,調節TS活性。臣藥枸杞子對非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均有增強作用;巨噬細胞既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又參與特異性免疫,其表面C3b和Fc受體的數量和活性可作爲該細胞功能的指標,枸杞子所含枸杞多糖能增加C3b和Fc受體的數量和活性;枸杞子可參與和促進DNA合成和細胞分裂,對IgE抗體應答有一定的調節作用;枸杞子能增強B細胞活性,促進B細胞分化增殖,使血清IgM、IgG及補體C4含量增加,並顯著增加T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枸杞多糖對T淋巴細胞,尤其是胸腺T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有選擇性增強作用,特別是在免疫功能低下時,枸杞多糖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更顯著;免疫抑制的動物應用枸杞子後使TH細胞數明顯增加,提高TH/TS的比值,使低下的IL-2水平顯著提高,加強T淋巴細胞表面IL-2R的表達;枸杞多糖增強免疫功能的機制可能部分是通過調節下丘腦、免疫器官的交感神經和腎上腺皮質功能而實現的。菟絲子黃酮可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提高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改善淋巴細胞對刀豆素(ConA)的增殖反應,使燒傷所致免疫抑制恢復到正常水平;其所含金絲桃苷低劑量可顯著增強脾T、B淋巴細胞的增殖和促進T淋巴細胞產生IL-2的能力,同時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釋放NO的能力,劑量過高則抑制之。當歸對機體的免疫功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當歸免疫活性多糖(AIP)具有免疫佐劑樣活性、良好的抗補體活性及良好的誘導干擾素活性;當歸能顯著提高單核、巨噬細胞的功能活動,能提高NO含量,增強分泌TNF-α、IL-1;拮抗環磷酰胺、皮質激素對巨噬細胞功能的抑制作用;AIP對人脾細胞有促有絲分裂活性,是B淋巴細胞的潛在絲裂原,AIP在體內、外均能使多克隆活性的小鼠B淋巴細胞活化,對AIP應答的B淋巴細胞可分化到不同成熟階段,部分細胞羣成熟爲抗體分泌細胞;AIP還能直接激活參與抗體反應的T淋巴細胞;當歸內酯可增強細胞毒T細胞功能,增加其殺傷活性;當歸所含阿魏酸具有廣譜抗變態反應作用,對Ⅰ、Ⅱ、Ⅲ、Ⅳ型變態反應均有抑制作用。牛膝煎劑能明顯提高血清特異性抗體溶血素含量,並增加脾臟溶血空斑形成細胞數,增強體液免疫功能;牛膝煎劑可顯著增加脾臟、胸腺指數,增加巨噬細胞吞噬功能。使藥補骨脂所含補骨脂香豆素能激發腎上腺皮質,糾正皮質功能低下,促進粒系祖細胞的生長,使白細胞升高;同時補骨脂能提高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茯苓多糖和羥乙基茯苓多糖體內、外實驗均能增強細胞免疫反應,使淋巴細胞毒性增加20~28倍,使淋巴細胞轉化率明顯上升,茯苓還能使免疫球蛋白IgG含量顯著上升;羥甲基茯苓多糖可使胸腺、脾臟、淋巴結重量明顯增加,新型羥甲基茯苓多糖可使吞噬細胞吞噬率明顯提高,並能拮抗可的松對巨噬細胞功能的抑制;茯苓素能增強巨噬細胞功能,但抑制淋巴細胞轉化及抗體產生。
該方劑強大的免疫促進和調節作用,必然對中年人早衰的免疫功能紊亂以及免疫功能所致男子不育症、牙周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4.7.2 對神經、內分泌及生殖功能的影響
君藥何首烏有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可使腎上腺顯著增重,並抑制可的松對腎上腺的反饋性抑制;其所含卵磷脂是構成神經組織的主要成分,有強壯神經、健腦益智的作用;同時使動物血糖先升高後降低,並有一定的鎮痛作用;臨牀用首烏治療神經、精神性疾病如神經衰弱,失眠症,夜遊症,腦外傷後遺症,癲癇均有一定效果,治療脫髮也有一定療效。白芍所含TGP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A)有高度興奮與保護效果,使血漿皮質酮及ACTH明顯升高,且對HPAA有雙相調節作用,同時TGP還有增強學習和短時記憶功能的作用及鎮靜、鎮痛和抗驚厥作用;白芍水提取物可拮抗垂體後葉素所致心肌缺血、拮抗胰腺腺泡細胞膜上八肽囊收縮素受體成分;白芍有耐缺氧作用,使缺氧時腦內鈣、鈉、水含量降低。赤藥所含芍藥苷及牡丹酚具有顯著鎮靜、鎮痛、解熱、抗驚厥作用,川赤芍所含赤芍總苷對神經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可顯著提高受損傷細胞的存活率。枸杞子老年人口服後可使T3水平降低,使血睾丸酮水平顯著升高,顯示其能促進性腺功能,臨牀用於男性不育症33/40例治癒;同時使細胞內cAMP含量增加,cGMP含量下降,cAMP/cGMP比值增大;枸杞多糖通過調節下丘腦免疫器官的交感神經和腎上腺皮質功能而實現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枸杞子還具有生長刺激和降血糖作用。菟絲子煎劑對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有興奮作用,能使垂體前葉、卵巢和子宮重量增加;卵巢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黃體生成素(HCG/CH)受體特異結合力及受體數目增加。當歸能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加快腦組織血液循環,改善神經元代謝,減少腦梗死範圍,促進腦缺血損傷後神經生長和修復相關蛋白,促進神經細胞黏附分子的表達,減少細胞凋亡的發生;並通過促進bcl-2的表達對半暗帶的細胞凋亡產生抑制作用;當歸能逆轉腦內氨基酸類神經遞質的異常改變,促進神經再生和再支配;還有抗促性腺激素作用。菟絲子與制首烏合用治療陽痿有效率達77.1%,同時與枸杞子、當歸等配伍治療男子不育症效果良好。補骨脂有較強的雌激素樣作用,補骨脂香豆素可激發腎上腺皮質,糾正皮質功能低下,可通過提高人體內酪氨酸酶活性,促進黑色素合成,恢復白斑處的顏色,臨牀用於斑禿、脫髮、白癜風等。牛膝不僅有鎮痛作用,而且有抗生育和降血糖作用。茯苓煎劑具有中樞性抑制和鎮靜作用;茯苓素是一種醛固酮的拮抗劑,對Na+-K+-ATP酶和細胞中總ATP酶有顯著的激活作用,從而促進水鹽代謝。
由此可見該方劑對神經、內分泌系統有廣泛的調節作用,因此對精神因素以及內分泌激素異常導致的男子不育症、中年白髮及牙周病會有一定治療作用。
4.7.3 對造血功能及細胞代謝的影響
君藥何首烏能顯著促進造血功能,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是構成神經組織的主要成分,又是紅細胞及其他細胞細胞膜的重要原料,並可促進紅細胞生成;此外何首烏含有多種重要的微量元素,其鐵含量甚爲豐富,這對缺鐵性貧血的治療有一定意義,何首烏促進造血主要以對分化幼稚的紅系祖細胞(BFU-E)及分化比較成熟的骨髓粒系祖細胞(CFU-E)的增殖最爲突出。赤芍對RBC膜有穩定作用。臣藥枸杞子所含枸杞多糖口服可見骨髓中瀑布式紅系集落形成單位和紅系集落形成單位分別比對照組增加242%和92%,外周血網織紅細胞可增加到218%;枸杞多糖還能促進脾臟T淋巴細胞分泌集落刺激因子,提高集落刺激因子水平,說明枸杞有造血功能,同時枸杞治療牙周病使牙周病牙根面上附着人牙齦纖維細胞數量顯著增多,分佈均勻,鋪展良好,生長旺盛,說明枸杞可直接參與牙周結締組織新附着的過程;同時枸杞子有生長刺激作用,喂飼枸杞之甜菜鹼的母雞體重可明顯增重,毛色光澤,肌肉豐滿。菟絲子可顯著提高紅細胞膜Na+-K+-ATP酶的活性,菟絲子注射液可提高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量,對受環磷酰胺抑制的粒系祖細胞(CFU-D)的生長有促進作用。佐藥當歸水溶液能明顯促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生成,能使骨髓有核細胞數及網織紅細胞數增高,當歸多糖對60CO照射引起的貧血可使粒系、單系祖細胞和晚期紅系祖細胞的產率升高;同時當歸所含阿魏酸可對抗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和H2O2對紅細胞的氧化作用,還能明顯降低補體溶血,抑制補體C3b與紅細胞膜的結合,從而具有抗溶血作用。補骨脂對粒系祖細胞生長有促進作用,故能升高白細胞。茯苓也有促進造血功能的作用。
4.7.4 抗氧化、抗衰老、抗炎作用
君藥何首烏及其複方製劑能顯著增強機體抗氧化機制,抑制脂質過氧化,使體內谷胱甘肽含量增加,SOD增加,降低LPO,可顯著增強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能力,抑制隨年齡增加所致的脂質過氧化增強;何首烏及其複方製劑可使二倍體細胞生長週期延長,使細胞發育旺盛,因而具有延年益壽、抗衰老功能。白芍總苷及其牡丹酚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對多種實驗性非特異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同時對炎症的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滲出、水腫以及增生等各個不同階段有抑制作用;白芍還有增加機體耐缺氧作用;白芍總苷及丹皮總苷對超氧離子和羥基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對巨噬細胞產生的高H2O2也有顯著的抑制效果,抑制脂質過氧化性損傷。赤芍具有顯著耐常壓缺氧的能力,抑制LPO生成,並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臣藥枸杞子不僅對老年性免疫功能減退有調節作用,而且枸杞多糖能對抗自由基過氧化,使受損膜電學功能逆轉,從而延緩衰老;同時枸杞多糖可預防線粒體老化,使丙二醛水平降低,抑制LPO生成,使血中谷GSH-Px活力及紅細胞SOD活力升高,使耐缺氧能力增強,提高老年人DNA的修復能力,因而具有抗衰老作用。菟絲子有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羥自由基,抑制肝勻漿脂質過氧化的作用。佐藥當歸對超氧陰離子及羥自由基有很強的清除能力,對人血中SOD有十分顯著的激活作用,能抑制LPO生成,能明顯提高大腦SOD、Ca2+-ATP酶活性,降低NO、Ca2+含量和NOS活性,同時具有抗輻射和化學物質損傷的作用。牛膝具有抗炎、消腫作用,其水煎劑可明顯提高血中GSH-Px及SOD的活性,降低LPO含量。補骨脂能明顯促進二倍體細胞的生長增殖速度,因而具有延長壽命的作用。
4.7.5 對心臟、血管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君藥何首烏能減慢心率、增加冠脈血流量,對抗垂體後葉素所致急性缺血;其所含1-O-甲基大黃素等還有很強地松弛血管的活性;何首烏以及以何首烏爲主的複方均有顯著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何首烏所含蔥醌化合物通過減少膽固醇從腸道吸收,抑制其再吸收,促進其代謝,降低血中膽固醇,其所含二苯烯化合物也能降低血總膽固醇水平;首烏使血清總脂、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顯著下降;顯著抑制高脂血症時血小板聚集,並有促纖溶活性,能使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及全血還原黏度顯著降低。白芍水提取物可顯著延長異丙腎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缺氧的存活時間,拮抗垂體後葉素所致心肌缺血,增加營養性心肌血流量;白芍總苷還有血管擴張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減輕血小板溼重。赤芍能明顯擴張冠狀動脈,抗心肌缺血,對受損的心功能有保護作用,能降低肺動脈及門靜脈高壓,改善心肺功能;通過改善脂蛋白組成,減少Ca2+沉積於動脈壁,抑制LPO生成,調節TXA2-PGI2平衡,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cAMP,而具有顯著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使動脈內膜斑塊面積減少;同時赤藥還有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激活纖溶、促進纖溶蛋白溶解、改善高脂血症的作用。當歸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當歸所含阿魏酸鈉可減少心肌細胞內Ca2+、Na+蓄積,減少MDA生成及AST、LDH、CPK釋放,降低心肌含水量,改善心肌超微結構,縮小心肌梗死範圍,拮抗垂體後葉素所致心肌缺血;同時當歸可減慢傳導,延長有效不應期,消除折返,延長平臺期,抑制異位節律點,提高致顫閾,從而具有顯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當歸所含阿魏酸能選擇性抑制TXA2合成酶活性,降低TXA2含量,升高PGI2/TXA2比率,升高血小板cAMP水平,抑制磷酸二酯酶,直接對抗TXA2和增強PGI2活性,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當歸所含豐富的磷脂在體內轉化成較強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溶血磷脂和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的磷脂,增強血管壁膽固醇活力,抑制使膽固醇脂化的乙酰輔酶A、膽固醇酰基轉移酶活力,阻礙膽固醇在肝中沉積,阻止類脂在血清中滯留並阻止其滲透到動脈內膜,從而減輕動脈粥樣硬化。臣藥枸杞子有降血膽固醇作用,並能降低血壓。菟絲子可使心率減慢、心肌收縮力增強,擴張腦血管,降低血壓,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預防和減輕心肌缺血。使藥牛膝有降血壓及利尿作用,其煎劑可明顯降低全血黏度、血細胞比容、RBC聚集指數,使凝血酶原時間、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血漿復鈣時間延長。補骨脂能顯著擴張冠狀動脈、拮抗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冠脈收縮。茯苓各種提取物均能使心肌收縮力加強、心率加快,並有顯著的利尿作用,從而可減輕心臟前負荷。
可見該方劑對心功能、血壓、血液流變學有着十分顯著的積極的影響。
4.7.6 對消化系統功能的影響
君藥何首烏通過抑制過氧化脂質形成對肝細胞損傷有保護作用,其所含大量卵磷脂也有助於脂肪肝的防治。白芍對多種實驗性肝損傷及免疫性肝損傷均有保護作用,能防止肝細胞變性及壞死,降低血清SGPT;芍藥總苷及其牡丹酚能抑制胃酸分泌,具有抗潰瘍作用,同時白芍水提取物能抑制胰腺澱粉酶的活力,拮抗胰腺腺泡細胞膜上八肽膽囊收縮素受體成分;白芍可降低腸管張力,對BaCl2引起的腸管收縮有抑制作用,但可使大腸黏液分泌增加,促進小腸的推進運動,使小腸含水量增加,因而有瀉下作用。赤藥可通過刺激血漿纖維連接蛋白水平升高,改善肝微循環,降低門靜脈高壓,提高血漿纖維連接蛋白水平而具有保肝和抗肝纖維化的作用;赤芍還能促進肝細胞DNA合成,促進肝細胞再生,促進肝功能恢復,防止肝萎縮,對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其所含芍藥甙及牡丹酚還有抑制胃酸分泌、抗潰瘍作用。臣藥枸杞子可能通過清除超氧離子自由基等作用而具有保肝和抗脂肪肝的作用,並能促進肝細胞再生,抑制脂肪在肝內沉積。菟絲子能清除肝中自由基,抑制脂肪過氧化,從而有保肝作用。佐藥當歸通過降低過氧化脂質、腺苷脫氫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之含量和活性而具有保肝作用,能降低肝膠原蛋白含量,促進肝纖維吸收,對肝硬化患者能有效地預防和治療;同時對門脈性肝硬化治療發揮作用,對腸管收縮有抑制作用。使藥茯苓所含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對肝損傷及代謝障礙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能促進肝細胞再生速度;茯苓醇能促進肝硬化肝臟膠原蛋白降解,促進肝內纖維吸收,從而具有抗肝硬化作用;茯苓還能降低胃酸含量,具有抗潰瘍作用,同時對腸道平滑肌有鬆弛作用。
4.7.7 對腫瘤的影響
君藥赤芍水提取物可顯著延長淋巴細胞白血病L1210的生存時間,並顯著增強環磷酰胺、甲氨蝶呤的抗腫瘤作用,增強絲裂黴素C的抗瘤活性,其正丁醇提取物能抑制肉瘤S180。臣藥枸杞具有明顯的抑瘤作用,能抑制瘤細胞DNA的合成,干擾細胞分裂增殖,使瘤細胞變性,細胞器破壞。菟絲子通過抑制癌細胞DNA生物合成而具有抗癌作用,其作用隨劑量增加而增強。佐藥當歸可能通過增加免疫功能而具抗腫瘤作用,並能增強抗腫瘤藥環磷酰胺的抗瘤效果。牛膝通過免疫作用對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有抑殺作用。補骨脂揮發油及補骨脂素具有抗癌作用,具體機理尚待研究。茯苓所含茯苓多糖、茯苓素通過抑制腫瘤細胞DNA合成而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茯苓素能與腫瘤細胞膜上核苷轉運蛋白結合,抑制核苷轉運,使腫瘤細胞破壞;同時通過增強免疫監督系統抑制腫瘤生長。
4.7.8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藥何首烏有顯著的體外抗菌效果,對多種致病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奈氏卡他菌、白喉桿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白芍水煎劑體外對多種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如志賀痢疾桿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桿菌及某些真菌,同時還有直接抗病毒作用。赤藥也有十分顯著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除上述所列細菌外還對肺炎球菌、百日咳桿菌、霍亂弧菌、變形桿菌有顯著抑制作用。枸杞子浸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壁微球菌,傷寒、副傷寒及鼠傷寒桿菌、痢疾桿菌、銅綠假單胞桿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枯草桿菌、炭疽桿菌、鼠疫桿菌、白色念珠菌等17種細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皰疹病毒及某些腸道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臣藥菟絲子對上述部分細菌有抑制作用。佐藥當歸煎劑對上述大部分細菌有抑制作用。茯苓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有抑制作用。使藥補骨脂對青黴素耐藥或對其他抗生素產生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補骨脂素加黑光照射對常見的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乙醇提取物還能殺死鉤端螺旋體。這些對感染性不育症及牙周病大有益處。
4.8 摘錄
《本草綱目》卷十八引邵應節
5 《本草綱目》卷十八引《積善堂方》之七寶美髯丹
5.1 別名
5.2 組成
赤何首烏1斤,白何首烏1斤(米泔水浸3、4日,瓷片颳去皮,用淘淨黑豆2升,以砂鍋木甑,鋪豆及首烏,重重鋪蓋蒸之,豆熟取出,去豆曬乾,換豆再蒸,如此9次,曬乾,爲末),赤茯苓1斤,白茯苓1斤(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捻塊,以人乳10碗浸勻,曬乾,研末),牛膝8兩(去苗,酒浸1日,同何首烏第7次蒸之,至第9次止,曬乾),當歸8兩(酒浸,曬),枸杞子8兩(酒浸,曬),菟絲子8兩(酒浸生芽,研爛,曬),補骨脂4兩(以黑脂麻炒香)[6]。
5.3 功效
補腎,固精,烏髮,壯骨,繼嗣,延年。滋陰益氣,調理榮衛。培補肝腎,益氣養血。
5.4 主治
主治肝腎不足,鬚髮早白,齒牙動搖,夢遺滑精,崩漏帶下,腎虛不育,腰膝痠軟。氣血不足,羸弱,周痹,腎虛無子,消渴,淋瀝遺精,崩帶,癰瘡,痔腫。女子血虧脫髮,精神衰弱,男子腰腎不足,筋骨不壯。由腎水虧損,血氣不足引起的鬚髮早白,牙齒動搖。肝腎兩虧,腰痠肢軟。
5.5 用法用量
每日3丸,侵晨溫酒送下,午時薑湯送下,臥時鹽湯下;其餘並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酒服100丸。
5.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彈子大,共150丸。
5.7 用藥禁忌
忌諸血、無鱗魚、蘿蔔、蒜、蔥、鐵器;忌食糟、醋。
5.8 藥理作用
提高應激生存能力《中成藥研究》(1986;12:40),用七寶美髯丹給大、小鼠飼養15日後,通過應激試驗證明,能顯著提高小鼠在缺氧狀況下的應激生存能力。測定餵養前後大鼠血紅蛋白(Hb)、血清鐵與過氧化氫酶(CAT)含量,結果表明:本方能增加大鼠蛋白質合成,提高大鼠聚鐵能力和CAT活性,降低有害色素的累積。
5.9 臨牀應用
1.腎虛乏嗣:嘉靖初,邵應節真人,以七寶美髯丹方上進,世宗肅皇帝服餌有效,連生皇嗣。
2.脫髮:用七寶美髯丹加減內眼,並配合油麻槁、柳枝洗頭,治療脫髮症,療程6-17周,共治癒24例。
5.10 各家論述
《醫方集解》;此足少陰、厥陰藥也。何首烏澀精固氣,補肝堅腎爲君;茯苓交心腎而滲脾溼;牛膝強筋骨而益下焦;當歸辛溫以養血;枸杞甘寒而補水;菟絲子益三陰而強衛氣;補骨脂助命火而暖丹田。此皆固本之藥,使榮衛調適,水火相交,則氣血太和,而諸疾自己也。即有加減,當各依本方隨病而施損益。今人多以何首烏加入地黃丸,合兩方爲一方,是一藥二君,安所適從乎?失制方之本旨矣。
5.11 附註
七珍至寶丹、烏須健陽丹(《扶壽精方》)、美髯丹(《醫級》卷八)、七寶美髯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武漢方)。首烏補益丸(《實用中成藥手冊》)。《扶壽精方》:初服三四日,小便多或雜色,是五臟中雜病出;二七日脣紅生津液,再不夜起,若微有腹痛,勿懼,是搜病也;三七日身體輕便,兩乳紅潤;一月鼻覺辛酸,是諸風百病皆出;四十九日補血生精,瀉火益水,強筋骨,黑鬚發。
6 《仙拈集》卷三方之七寶美髯丹
6.1 組成
何首烏8兩(切片,米泔水浸過,用烏豆五升浸軟,一層豆,一層首烏,密蓋,九蒸曬),當歸2兩,人蔘2兩,黃柏2兩,菟絲2兩,熟地5兩,茯苓5兩,天冬3兩,麥冬3兩,生地3兩,牛膝3兩,枸杞3兩,山萸3兩,山藥2兩半,五味1兩。
6.2 功效
固元氣,生多男,耐飢勞,美容顏,黑鬚發。
6.3 用法用量
每服60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6.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7 參考資料
- ^ [1]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305.
- ^ [2]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300.
- ^ [3]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300-301.
- ^ [4]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301.
- ^ [5]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301-305.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