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semen euryales[朗道漢英字典]
gordon euryal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men Euryales(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gordon euryale see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芡實爲中藥名,出《本草綱目》。是睡蓮科植物芡 Euryale ferox Salisb. 的乾燥成熟種仁[1]。呈類球形,多爲破粒,完整者直徑5~8mm。衰面有棕紅色內種皮,一端黃白色,約佔全體1/3,有凹點狀的種臍痕,除去內種皮顯白色。質較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淡。炒芡實表面淡黃色至黃色,偶有焦斑。麩炒芡實表面亮黃色或黃色,略有香氣。
芡實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溼止帶的功能。芡實生品性平,澀而不滯,補脾腎而兼能祛溼,常用於遺精,帶下,白濁,小便不禁,兼有溼濁者尤宜。炒後性偏溫,補脾和固澀作用增強,適用於脾虛之證和虛多實少者。清炒芡實和麩炒芡實功效相似,均以補脾固澀力勝。主要用於脾虛泄瀉和腎虛精關不固的滑精,亦可用於脾虛帶下。
4 拉丁名
Semen Euryales(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gordon euryale seed(《中醫藥學名詞(2004)》)
10 芡實原植物形態
一年生水生草本,全株多刺。地下莖粗短。初生葉沉水,箭形而小,後生葉漂浮水面,圓盾形或盾狀心形,直徑可達130cm,上面多皺摺,下面帶紫色,葉柄及葉脈均多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伸出水面;萼片4,有刺;花瓣多數,紫紅色;雄蕊多數;子房下位,8室,柱頭圓盤形。漿果雞頭狀,海綿質,暗紫紅色,密被尖刺。種子球形,直徑約1cm,黑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栽培或野生於湖沼、池塘中;幾遍全國。主產江蘇、山東、湖南、湖北、安徽。
13 芡實的炮製
清代基本沿用前法。
13.1 炮製方法
13.1.1 芡實
取原藥材,除去硬殼及雜質,用時搗碎。
13.1.2 炒芡實
取淨芡實,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晾涼,用時搗碎。
13.1.3 麩炒芡實
先將鍋用中火加熱,均勻撒入麥麩即刻煙起,隨即投入淨芡實,迅速拌炒至表面亮黃色時,取出,篩去麩皮,放涼。
每100kg芡實,用麥麩15kg。
13.2 炮製成品性狀
芡實呈類球形,多爲半球形破粒。表面有紅棕色內種皮,一端黃白色,約佔全體的1/3,有凹點狀種臍痕,除去內種皮顯白色。質較硬,斷面白色,粉性。無臭,味淡。
炒芡實表面淡黃色至黃色,偶有焦斑。
麩炒芡實表面亮黃色或黃色,略有香氣。
13.3 炮製作用
芡實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溼止帶的功能。
芡實生品性平,澀而不滯,補脾腎而兼能祛溼,常用於遺精,帶下,白濁,小便不禁,兼有溼濁者尤宜。如治遺精、帶下的水陸二仙丹(《洪氏集驗方》);治夢遺滑精的玉鎖丹(《楊氏家藏方》)。
炒後性偏溫,補脾和固澀作用增強,適用於脾虛之證和虛多實少者。清炒芡實和麩炒芡實功效相似,均以補脾固澀力勝。主要用於脾虛泄瀉和腎虛精關不固的滑精,亦可用於脾虛帶下。如治脾氣虛弱,泄瀉急迫,不能稍停的甘緩湯(《羅氏會約醫鏡》);治腎虛精關不固的滑精,腰膝痠軟,頭昏耳鳴,四肢無力等的鎖陽固精丸(《中國藥典》)。
13.4 貯存方法
16 芡實的功效及主治
芡實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溼止帶的功能。用於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芡實生品性平,澀而不滯,補脾腎而兼能祛溼,常用於遺精,帶下,白濁,小便不禁,兼有溼濁者尤宜。如治遺精、帶下的水陸二仙丹(《洪氏集驗方》);治夢遺滑精的玉鎖丹(《楊氏家藏方》)。
炒芡實性偏溫,補脾和固澀作用增強,適用於脾虛之證和虛多實少者。清炒芡實和麩炒芡實功效相似,均以補脾固澀力勝。主要用於脾虛泄瀉和腎虛精關不固的滑精,亦可用於脾虛帶下。如治脾氣虛弱,泄瀉急迫,不能稍停的甘緩湯(《羅氏會約醫鏡》);治腎虛精關不固的滑精,腰膝痠軟,頭昏耳鳴,四肢無力等的鎖陽固精丸(《中國藥典》)。
芡實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的功效。治遺精,滑精,尿頻,遺尿,白濁,帶下,久瀉。煎服:15~30g。
芡莖:止煩渴,除虛熱。
17 芡實的藥典標準
17.1 品名
Qianshi
EURYALES SEMEN
17.2 來源
本品爲睡蓮科植物芡EuryaLe feror Salisb.的乾燥成熟種仁。秋末冬初採收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取出種子,洗淨,再除去硬殼(外種皮),曬乾。
17.3 性狀
本品呈類球形,多爲破粒,完整者直徑5~8mm。衰面有棕紅色內種皮,一端黃白色,約佔全體1/3,有凹點狀的種臍痕,除去內種皮顯白色。質較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淡。
17.4 鑑別
(1)本品粉末類白色。主爲澱粉粒,單粒類圓形,直徑1~4μm,大粒臍點隱約可見;復粒多數由百餘分粒組成,類球形,直徑13~35μm,少數由2~3分粒組成。
(2)取本品粉末2g,加二氯甲烷3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芡實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丙酮(5: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7.5 檢查
17.5.1 水分
不得過14.0%(附錄ⅨH 第一法)。
17.5.2 總灰分
不得過1.0%(附錄ⅨK)。
17.6 芡實飲片
17.6.1 炮製
17.6.1.1 芡實
除去雜質。
17.6.1.1.1 性狀、鑑別、檢查
同藥材。
17.6.1.2 麩炒芡實
本品形如芡實,表面黃色或微黃色。味淡、微酸。
17.6.1.2.1 檢查
17.6.1.2.2 鑑別
(2) 同藥材。
17.6.2 性味與歸經
甘、澀,平。歸脾、腎經。
17.6.3 功能與主治
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17.6.4 用法與用量
9~15g。
17.6.5 貯藏
17.7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