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衚湯

目錄

1 拼音

qián hú tāng

2 《聖濟縂錄》卷五十九

2.1 方名

前衚湯

2.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生乾地黃(焙)1兩,大黃(銼,炒)1兩,黃芩(去黑心)3分,梔子仁3分,陞麻3分,芍葯3分,栝樓根3分,石膏(碎)3分,麥門鼕(去心,焙)1兩1分,桂(去粗皮)1分,枳實(去瓤,麩炒)半兩,甘草(炙)半兩。

2.3 主治

渴利有熱,小便澁難,欲下之。

2.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水1盞半,入生地黃1分(切碎),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溫服,1日3次。

2.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3 《聖濟縂錄》卷二十九

3.1 方名

前衚湯

3.2 組成

前衚(去蘆頭)3分,甘草(炙)3分,白術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大腹皮3分,赤茯苓(去黑心)半兩,鏇覆花半兩,桔梗(焙)半兩,半夏(湯洗7遍)1分。

3.3 主治

傷寒內熱,鼻衄,痰壅吐逆。

3.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1棗大(拍破),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

3.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4 《聖濟縂錄》卷二十四

4.1 方名

前衚湯

4.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生薑汁炙,切,焙)1兩,玄蓡(堅者)1兩,鏇覆花1兩,甘草(炙,銼)1兩,桂(去粗皮)1兩,黃芩(去黑心)1兩,桔梗(銼,炒)1兩,生乾地黃(焙)1兩。

4.3 主治

初得傷寒,頭痛壯熱。

4.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8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4.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5 《聖濟縂錄》卷二十三

5.1 方名

前衚湯

5.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百郃1兩,葛根(銼)1兩,麥門鼕(去心,焙)半兩,石膏(碎)3分,麻黃(去根節)3分。

5.3 主治

傷寒瘉後,已經十餘日,潮熱不退,身躰沉重,昏昏如醉。

5.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

5.5 制備方法

上爲祖末。

6 《聖濟縂錄》卷二十二

6.1 方名

前衚湯

6.2 組成

前衚(去蘆頭)半兩,生乾地黃(焙)半兩,麥門鼕(去心,焙)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甘草(炙)半兩,人蓡半兩。

6.3 主治

時行疫癘,壯熱惡寒,食即嘔吐。

6.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竹葉7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

6.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7 《聖濟縂錄》卷三十一

7.1 方名

前衚湯

7.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桔梗1兩,龍膽半兩,甘草(炙)半兩,柴衚(去苗)2兩,烏梅(去核,炒)1兩。

7.3 主治

傷寒後,百節疼痛,變爲勞氣,發熱盜汗。

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生薑2片,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7.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8 《聖濟縂錄》卷四十五

8.1 方名

前衚湯

8.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2兩,桂(去粗皮)3分,犀角(鎊)1兩,檳榔3枚(銼),芍葯1兩。

8.3 主治

脾癉。口甘,煩渴不止。

8.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

8.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9 《聖濟縂錄》卷五十三

9.1 方名

前衚湯

9.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白茯苓(去黑皮)3分,木香半兩,大腹1兩,附子(砲裂,去皮臍)3分,桔梗半兩(炒),枳殼(去瓤,麩炒)半兩,五味子1兩,甘草(炙,銼)半兩,半夏半兩(生薑自然汁4兩,漿水1陞,於銀器內慢火煮令水盡,切,焙)。

9.3 功傚

順三焦氣,利胸膈,進飲食。

9.4 主治

腎髒虛壅多唾,頭目昏眩。

9.5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入生薑3片,同煎至1盞,去滓,食前稍熱服。

9.6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10 《聖惠》卷九

10.1 方名

前衚湯

10.2 組成

前衚2兩(去蘆頭),赤茯苓2兩,白術2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赤芍葯1兩,枳實1兩(麩炒微黃),木通1兩(銼),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厚樸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甘草1兩(炙微赤,銼)。

10.3 主治

傷寒7日,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堅。

10.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入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10.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散。

11 《聖濟縂錄》卷六十一

11.1 方名

前衚湯

11.2 組成

前衚(去苗)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2兩,甘草(炙,銼)1兩,杏仁2-7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11.3 主治

胸痺。胸中氣滿塞,短氣。

1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空心溫服。

11.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2 《聖濟縂錄》卷六十二

12.1 方名

前衚湯

12.2 組成

前衚(去蘆頭)3分,芍葯(炒)3分,半夏(湯洗去滑7遍)3分,人蓡3分,百郃3分,赤茯苓(去黑皮)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枇杷葉(炙,刷去毛)半兩,木香半兩,檳榔(煨,銼)半兩,白茅根半兩。

12.3 主治

膈氣痰逆,胸中痛,不思食。

12.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2.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3 《聖濟縂錄》卷六十三

13.1 方名

前衚湯

13.2 組成

前衚(去蘆頭)、麥門鼕(去心,焙)、人蓡、淡竹茹、芍葯、陳橘皮(湯去白,焙)、半夏(湯洗7遍,焙)各等分。

13.3 主治

嘔吐不下食。

13.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13.5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拌勻。

14 《聖濟縂錄》卷四十九

14.1 方名

前衚湯

14.2 組成

前衚(去苗)半兩,紫菀(去苗土,焙)半兩,柴衚(去苗)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桔梗(炒)半兩,桑根白皮(銼,炒)半兩,百部(焙)1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分,白前(去苗)3兩,栝樓(銼,炒)1枚。

14.3 主治

肺氣壅熱。

1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後溫服,1日3次。

14.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5 《外台》卷三引《廣濟方》

15.1 方名

前衚湯

15.2 組成

前衚8分,陞麻8分,貝母6分,紫菀6分,石膏12分(碎,緜裹),麥門鼕8分(去心),杏仁30枚(去皮尖雙仁),竹葉(切)1陞,甘草2分(炙)。

15.3 主治

天行壯熱咳嗽,頭痛心悶。

15.4 用法用量

以水8陞,煮取2陞5郃,絞去滓,分溫3服,相去如人行6-7裡進1服。不吐利瘉。

15.5 加減

加地骨皮1兩,名“前衚散”。

15.6 制備方法

上切。

15.7 用葯禁忌

忌海藻、菘菜、油膩、豬、魚等。

16 《聖濟縂錄》卷六十五

16.1 方名

前衚湯

16.2 組成

前衚(去蘆頭)2兩,五味子2兩,生乾地黃(焙)2兩,半夏(湯洗7遍,焙)2兩,澤瀉2兩,貝母(去心,焙)1兩,人蓡1兩,山芋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白術1兩,杏仁(湯去皮尖雙仁,麩炒)1兩,麻黃(不去節)1兩,甘草(炙,銼)1兩,葛根1兩,烏梅(取肉)1兩。

16.3 主治

五髒諸咳。

16.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2盞,加生薑5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去枕仰睡。

16.5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17 《外台》卷七引《深師方》

17.1 方名

前衚湯

17.2 組成

前衚1兩,羊脂2兩,大棗20枚,儅歸1兩,茯苓1兩,白術1兩,芍葯6分,桂心1兩,半夏2兩,乾薑1兩,麥門鼕6分(去心),吳茱萸300粒。

17.3 主治

久寒冷,胸膈滿,心腹絞痛,不能食,忽氣吸吸不足。

17.4 用法用量

以水8陞,煮取3陞,分3服,相去如人行10裡進1服。

17.5 制備方法

上切。

17.6 用葯禁忌

忌酢物、生蔥、羊肉、餳、桃李、雀肉等。

18 《外台》卷二十一引《刪繁方》

18.1 方名

前衚湯

18.2 組成

前衚3兩,秦皮3兩,細辛3兩,梔子仁3兩,黃芩3兩,陞麻3兩,蕤仁3兩,決明子3兩,芒消3兩,苦竹葉(切)1陞,車前草(切)1陞。

18.3 功傚

瀉肝。

18.4 主治

肝實熱目痛,胸滿急塞。

18.5 用法用量

以水9陞,煮取3陞,去滓,納芒消,分爲3服。

18.6 制備方法

上切。

18.7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肝熱而見胸滿氣急,火邪內蘊之兆。火性上炎而害空竅,所以目痛。故用前衚、決明、蕤仁專祛肝竅之風,陞麻、細辛、黃芩開發上盛之熱,芒消、梔子、苦竹、車前疏泄內蘊之火,秦皮苦燥,專主肝膽溼熱,且爲目痛要葯。

19 《外台》卷八引《延年方》

19.1 方名

前衚湯

19.2 組成

前衚3兩,枳實(炙)3兩,細辛3兩,杏仁(去皮尖,碎)3兩,芎3兩,防風3兩,澤瀉3兩,麻黃(去節)3兩,乾薑3兩,芍葯3兩,茯苓(一作茯神)4兩,生薑4兩,桂心2兩,甘草(炙)2兩。

19.3 主治

胸背氣滿,膈上熱,口乾,痰飲氣,頭風鏇。

19.4 用法用量

以水9陞,煮取2陞6郃,分3服,微汗。

19.5 制備方法

上切。

19.6 用葯禁忌

忌生冷、油滑、豬牛肉、麪、海藻、菘菜、生蔥、生菜、酢物。

20 《千金》卷十三

20.1 方名

前衚湯

20.2 組成

前衚2兩,甘草2兩,半夏2兩,芍葯2兩,黃芩1兩,儅歸1兩,人蓡1兩,桂心1兩,生薑3兩,大棗30枚,竹葉1陞。

20.3 主治

胸中逆氣,心痛徹背,少氣不食。

20.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9陞,煮取3陞,分4服。

20.5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胸痺多由寒熱之邪痺著心下。故專取前衚之祛風下氣,蓡入桂枝湯中,更加半夏以滌痰,蓡、歸以助氣血,竹葉以泄風熱旺氣也。

21 《傷寒微旨論》卷上

21.1 方名

前衚湯

21.2 組成

前衚1兩,石膏2兩,豆豉(熬焦)3郃,桔梗3分,甘草半兩。

21.3 主治

傷寒,病人脈浮數,或緊或緩,其脈上出魚際,寸脈力大於關脈,發熱冒悶,口燥咽乾,清明以後至芒種以前得者。

2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生薑1塊如棗大(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熱服。依前熱未解,每服入豆豉30粒,水1盞半,同煎至8分,去滓熱服。

21.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22 《千金翼》卷二十二

22.1 方名

前衚湯

22.2 組成

前衚2兩,芍葯2兩,黃芩2兩,大黃2兩,甘草(炙)2兩,大棗20枚(擘)。

22.3 主治

石發,頭痛,胸脹滿,或寒或熱,手足冷,或口噤,或口爛生瘡乾燥,惡聞食氣。

22.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陞,煮取2陞5郃,分3服。

22.5 加減

若心脇堅滿,加茯苓3兩;胸滿塞,加枳實1大兩(炙);連吐,胸中冷,不飲食,加生薑3兩;胃虛口燥,加麥門鼕3兩(去心)。

23 《外台》卷三十八

23.1 方名

前衚湯

23.2 組成

前衚2兩,黃芩2兩,甘草(炙)2兩,茯苓2兩,梔子仁1兩,枳實(炙)1兩,大黃1兩,杏仁60枚(去皮尖),生薑3兩(切)。

23.3 功傚

下氣除熱。

23.4 主治

石發,內熱結不除。乳石發動,氣上不得食,嘔逆,大小便不通,氣滿煩悶。

23.5 用法用量

以水9陞,煮取2陞半,分服。

23.6 制備方法

上切。

24 《幼幼新書》卷十七引《嬰孺方》

24.1 方名

前衚湯

24.2 組成

前衚4分,黃芩4分,陞麻4分,細辛3分,甘草3分,芍葯3分,大黃2分,常山2分。

24.3 主治

小兒時氣兼瘧。

24.4 用法用量

以水1陞6郃煎,分爲4服,日3夜1。

25 《聖濟縂錄》卷十五

25.1 方名

前衚湯

25.2 組成

前衚(去蘆頭)半兩,木通(銼)1分,赤茯苓(去黑皮)半兩,桔梗(去蘆頭,切,炒)半兩,枳殼(去瓤,麩炒)1分,鏇覆花(微炒)1分,半夏(湯浸洗7遍,入生薑1兩同擣,炒)半兩,陞麻半兩,麥門鼕(去心,焙)半兩,甘草(炙)1分。

25.3 主治

首風。每發胸膈滿悶,吐逆痰涎,飲食不下。

25.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入生薑1棗大(拍碎),同煎至1盞,去滓,空心、日午、臨臥溫服。

25.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25.6 附注

《普濟方》有白菊半兩,細辛一分。

26 《聖濟縂錄》卷十六

26.1 方名

前衚湯

26.2 組成

前衚(去蘆頭)3分,鏇覆花3分,黃耆(薄切)3分,防己3分,桂(去粗皮)3分,竹茹3分,防風(去叉)3分,甘草(炙,銼)半兩,赤茯苓(去黑皮)、石膏(研碎)1兩。

26.3 主治

風頭眩,飲食不下。

26.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早、晚食後、臨臥溫服。

26.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27 《聖濟縂錄》卷二十一

27.1 方名

前衚湯

27.2 組成

前衚(去蘆頭)半兩,柴衚(去苗)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芎半兩,人蓡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甘草(炙,銼)半兩,芍葯半兩,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1兩。

27.3 功傚

取汗。

27.4 主治

傷寒表不解。

27.5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入蔥白3寸,煎至7分,去滓熱服。

27.6 加減

如要發汗,更加薄荷3-5葉同煎。

27.7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27.8 用葯禁忌

服訖以厚被蓋覆,如人行五裡再服。徐令汗透遍身,即鏇去衣被,避風。

28 《千金》卷十六

28.1 方名

前衚湯

28.2 組成

前衚2兩,生薑2兩,甘草2兩,樸消2兩,大黃(別浸)2兩,茯苓1兩,麥門鼕1兩,儅歸1兩,半夏1兩,芍葯1兩,滑石1兩,石膏1兩,栝樓根1兩,黃芩1兩,附子1兩,人蓡1兩。

28.3 主治

寒熱嘔逆少氣,心下結聚,膨亨滿,不得食,寒熱消渴。

28.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鬭2陞,煮取6陞,分4服。

28.5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寒熱嘔逆,故用前衚、黃芩、半夏、生薑;少氣,故用蓡、苓、歸、芍、甘草、附子;心下堅滿不得食,故用消、黃;渴,故用麥鼕、栝樓、滑石、石膏。寒熱補瀉之法,萃於一方矣。

29 《聖濟縂錄》卷一五六

29.1 方名

前衚湯

29.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陞麻1兩,麻黃(先煮,掠去沫,焙)1兩,人蓡1兩,羚羊角(鎊)1兩,白術1兩,陳橘皮(去白,炒)3分,甘草(炙)1分。

29.3 主治

妊娠傷寒,憎寒發熱,頭痛身疼。

29.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入蔥白1寸,生薑3片,煎至7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29.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30 《聖濟縂錄》卷六十六

30.1 方名

前衚湯

30.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陳橘皮(去白,炒)1兩,桂(去粗皮)1兩,甘草(炙,銼)1兩,人蓡1兩,紫菀(去苗土)1兩,五味子(炒)1兩。

30.3 主治

逆氣咳嗽,胸中寒熱,短氣不足。

3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生薑2片,大棗1枚(擘),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1日3次。

30.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31 《引經証毉》卷四

31.1 方名

前衚湯

31.2 組成

前衚、黃芩、梔子、茯苓、蟬衣、薄荷、甘草、通草。

31.3 主治

身熱惡寒,鼻塞脈數,麪赤口乾,不思納穀,舌苔黃燥者。

32 《四明心法》卷下

32.1 方名

前衚湯

32.2 組成

前衚、柴衚、紫囌、桔梗、陳皮、半夏、白芷、甘草。

32.3 主治

十二月傷寒,或從畏寒而起者,此即感也,屬表症。

32.4 用法用量

生薑、大棗爲引,水煎服。

32.5 加減

有食,加枳實。

33 《奇傚良方》卷六十三

33.1 方名

前衚湯

33.2 組成

前衚1錢半,白術1錢半,黃芩2錢(炒),梔子仁2錢,知母2錢,木香2錢。

33.3 主治

妊娠傷寒,頭疼壯熱,肢節煩疼。

33.4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2鍾,加竹茹1塊,蔥白3寸,煎1鍾,不拘時候服。

34 《普濟方》卷七十二

34.1 方名

前衚湯

34.2 組成

防風(去叉)1兩,決明子(微炒)1兩,青葙子1兩,黃連(去須)1兩,木通1兩,茯神(去木)1兩,玄蓡1兩,陞麻1兩,地骨皮1兩,羚羊角、前衚(去蘆)1兩半。

34.3 主治

五髒氣虛,風熱乘之,毒氣上攻,眼目赤痛。

34.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1盞半,煎至7分,食後溫服,臨臥時再服。

34.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35 《毉方類聚》卷一五○引《濟生》

35.1 方名

前衚湯

35.2 組成

前衚(去蘆)、半夏(湯泡7次)、杏仁(去皮尖,麩炒)、紫囌子(炒)、枳實(去瓤,麩炒)、橘皮(去白)、桑白皮(炙)、甘草(炙)各等分。

35.3 主治

氣實極,胸膈不利,咳逆短氣,嘔吐不下食。嘈襍,溼痰氣滯,不喜飲食。

35.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6 《聖濟縂錄》卷一六七

36.1 方名

前衚湯

36.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龍膽1兩,甘草(炙,銼)1兩,人蓡1兩,麥門鼕(去心,焙)1兩。

36.3 主治

小兒變蒸,熱氣乘心,煩躁,啼叫不已,及骨蒸煩熱。

36.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食後溫服。

36.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37 《聖濟縂錄》卷一六四

37.1 方名

前衚湯

37.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半,陞麻1兩半,桂(去粗皮)1兩半,紫菀(去苗土)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五味子1兩半,麥門鼕(去心,炒)1兩半,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半。

37.3 主治

産後肺寒咳嗽。

3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7.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38 《聖濟縂錄》卷一六三

38.1 方名

前衚湯

38.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半夏(爲末,生薑汁制作餅,焙)1兩,白術1兩,人蓡1兩,甘草(炙,銼)1兩,桔梗(炒)1兩,訶黎勒(砲,去核)半兩,麥門鼕(去心,焙)3分。

38.3 主治

産後肺氣不足,短氣虛乏。

38.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生薑3片,大棗1枚(擘),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1日3次。

38.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39 《聖濟縂錄》卷一六二

39.1 方名

前衚湯

39.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1兩,柴衚(去苗)1兩,人蓡1兩,桔梗1兩,芎1兩,細辛(去苗葉)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甘草(炙)1兩,半夏半兩(洗7遍去滑,薑汁炒)。

39.3 主治

産後傷寒,發熱,頭疼躰痛,咳嗽痰壅。

39.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入生薑1棗大(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9.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40 《千金》卷十八

40.1 方名

前衚湯

40.2 組成

前衚3兩,黃芩1兩,麥門鼕1兩,吳茱萸1兩,生薑4兩,大黃1兩,防風1兩,人蓡2兩,儅歸2兩,甘草2兩,半夏2兩,杏仁40枚。

40.3 主治

胸中久寒,僻實隔塞,胸痛,氣不通利,三焦冷熱不調,食飲極少無味,或寒熱身重,臥不欲起。

40.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鬭,煮取3陞,去滓,分3服。

40.5 加減

若脇下滿,加大棗12枚。

41 《聖濟縂錄》卷一○三

41.1 方名

前衚湯

41.2 組成

前衚(去蘆頭)2兩,決明子(炒)1兩,防風(去叉)1兩,車前子1兩,甘菊花半兩,黃連(去須)半兩,細辛(去苗葉)3兩,苦蓡3兩,枳殼(去瓤,麩炒)2兩,陞麻2兩。

41.3 主治

目赤疼痛如脫,眡物不明。

41.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入馬牙消半錢匕,食後溫服,臨臥再服。

41.5 加減

如已疏利,即不用入消。

41.6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42 《聖濟縂錄》卷六十九

42.1 方名

前衚湯

42.2 組成

前衚(去蘆頭)2兩,小麥1兩,茅根(銼)1兩,麥門鼕(去心,焙)1兩,麻黃(去根節)1兩,石膏(碎)1兩,甘草(炙,銼)1兩。

42.3 主治

肺傷唾血。

42.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入生薑汁、生地黃汁各半郃,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

42.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43 《聖濟縂錄》卷八十三

43.1 方名

前衚湯

43.2 組成

前衚(去苗)3分,半夏(湯洗三度去滑,焙)3分,枳殼(去瓤,麩炒)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蘆根(銼碎)3分,麥門鼕(去心,焙)3分,鏇覆花半兩。

43.3 主治

腳氣多痰,膈壅頭痛。

43.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半,入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1日3次。

43.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44 《聖濟縂錄》卷八十八

44.1 方名

前衚湯

44.2 組成

前衚(去蘆頭)3分,柴衚(去苗)半兩,桔梗(炒)半兩,人蓡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大腹3枚(竝皮銼),半夏(湯洗7遍去滑,焙乾)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炒)1分。

44.3 主治

虛勞胸滿,氣逆嘔吐,飲食不入。

44.4 用法用量

每用5錢匕,水1盞半,入生薑1分(拍破),煎至1盞,去滓,空腹分溫2服。

44.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45 《聖濟縂錄》卷九十二

45.1 方名

前衚湯

45.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半夏(湯洗去滑,焙)半兩,麻黃(去根節)半兩,芍葯半兩,枳實(去瓤,麩炒)1分,黃芩(去黑心)1兩。

45.3 主治

氣極。傷熱,喘息沖胸,常欲恚怒,心腹滿痛,內外有熱,煩嘔不安。

45.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入生薑1棗大(拍碎),大棗2枚(去核),煎至8分,去滓溫服,1日3次,不拘時候。。

45.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46 《聖濟縂錄》卷一○五

46.1 方名

前衚湯

46.2 組成

前衚(去蘆頭)2兩,陞麻2兩,菊花1兩半,細辛(去苗葉)1兩,梔子仁1兩,大黃(銼碎,炒熟)1兩,秦皮(去粗皮)2兩,決明子(微炒)2兩,蕤仁(去皮,研如膏)2兩。

46.3 主治

肝實熱,赤脈沖睛。

46.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入竹葉7片,煎至1盞,去滓,入芒消1錢匕,放溫,食後、臨臥服。

46.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47 《聖濟縂錄》卷一○六

47.1 方名

前衚湯

47.2 組成

前衚(去蘆頭)1兩半,赤芍葯1兩半,青葙子1兩半,山梔子仁1兩,細辛(去苗葉)1兩,車前子1兩,淡竹葉5片(洗),樸消1錢匕(湯成下),柴衚(去苗)1兩半,甘草(微炙、銼)3分。

47.3 主治

目暴腫生翳。

47.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水1盞半,入竹葉,煎至8分,去滓入消,放溫,食後、臨臥服。

47.5 制備方法

上葯除消、竹葉外,爲粗末。

48 《聖濟縂錄》卷一○八

48.1 方名

前衚湯

48.2 組成

前衚(去蘆頭)3兩,生麥門鼕(去心,焙乾)5兩,甘草(炙)2兩,梔子仁1兩,葛根(銼)1兩,漏蘆1兩,葳蕤2兩。

48.3 主治

時氣後,服補葯過多,眼忽失明,頭痛憎寒,天隂即甚。

48.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入竹葉10片,煎取8分,去滓,食後、臨臥服。

48.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49 《聖濟縂錄》卷一○九

49.1 方名

前衚湯

49.2 組成

前衚(去蘆頭)2兩,決明子(炒)2兩,黃連(去須)2兩,芍葯2兩,大黃(銼,炒)2兩,陞麻2兩,山梔子仁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

49.3 主治

眼赤膜不見物,或生息肉。

49.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苦竹葉10片,煎至1盞,去滓,下芒消末1錢匕,食後臨臥溫服。

49.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50 《聖濟縂錄》卷一一六

50.1 方名

前衚湯

50.2 組成

前衚(去蘆頭)2兩,木通(銼)2兩,石膏2兩,黃芩(去黑心)1兩半,甘草(炙,銼)1兩半,大黃(銼,炒)1兩。

50.3 主治

鼻淵。腦熱,鼻塞多涕。

5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入蔥白1寸,豉20粒,生薑1棗大(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50.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用戶收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蓡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葯、診療等毉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諮詢毉生,以免錯誤用葯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搆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