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質下
拼音:pízhìxià英文:subcortex;pízhìxià;AT4;subcortex概述:皮質下(pízhìxiàAT4subcortex)爲耳穴名。在對耳屏內側面。標準定位:耳穴·皮質下在對耳屏內側面。耳穴·皮質下位於對耳屏內側面。主治病症:耳穴·皮質下主治痛症、神經衰弱、假性近視等。刺
-
腦皮質下血腫清除術
醉和體位:一般採用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依血腫所在腦葉,取相應的體位。手術步驟:1.切口和骨瓣開顱:一般以出血的腦葉部位爲中心做馬蹄形切口,頭皮及帽狀腱膜翻向下方,在預定鑽孔處推開骨膜準備鑽孔。一般鑽4孔形成骨瓣,連同骨膜把骨瓣翻向下方或側方。2.硬腦膜切開:若顱內壓力很高時,先在硬腦膜切一小口,電
-
顳葉腫瘤
現對未曾到過的地方有熟悉感(環境熟悉感)或本來很熟的場所感到很生疏(環境生疏感)。有的病人表現視物變形(變視症)和視物變大(巨視症)等視幻覺。聽覺的皮質代表區在顳橫回,病人幻聽時,可聽到聲音的變大或變小、鐘錶聲、歌聲、鼓聲、噪音等。幻聽常伴有前庭皮質性眩暈發作和發作性耳鳴。味覺代表區在中央前回最下
-
遺傳性多發腦梗死性癡呆
拼音:yíchuánxìngduōfānǎogěngsǐxìngchīdāi疾病別名遺傳性多梗死性癡呆,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腦動脈病伴皮質下梗死和腦白質病,慢性家族性血管性腦病,cerebralautosomaldominantarteriopathywithsubcorticalinfarctsa
-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腦動脈病及動脈硬化伴皮質下梗死及白質腦病
準,目前採用部分修正標準:1.40歲前出現症狀,臨牀呈進行性(有時可短暫性停頓)智能低下、錐體束徵、錐體外系症狀和假性延髓麻痹等,影像學病變以瀰漫性皮質下白質爲主。2.早年(10~20歲)出現禿頭或廣泛頭髮稀疏。3.急性反覆腰痛,伴變形性脊椎病或椎間盤突出。4.血壓<140mm/90mmHg,未服過
-
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
豐富處白質空泡樣變性,伴有髓纖維數量減少。半球深層白質動脈和小動脈特別是穿髓小動脈呈玻璃樣變性,深層白質髓鞘脫失主要位於枕葉、顳葉及與額葉聯繫纖維,皮質和皮質下U形纖維保留完好,胼胝體常不受累。賓斯旺格病的臨牀表現:1.多於55~65歲發病,男女發病均等,多數病例有多年高血壓病史,發病隱匿,呈亞急
-
單發腦梗死性癡呆
失算等症狀、體徵的不同組合。3.影像學發現大面積腦梗死或丘腦、角回、邊緣葉等梗死證據。鑑別診斷:Binswanger病:Binswanger病或稱皮質下動脈粥樣硬化性腦病(subcorticalatheroscleroticencephalopathy),是大腦前部皮質下白質缺血損害導致慢性進展性
-
單發性腦梗死癡呆
失算等症狀、體徵的不同組合。3.影像學發現大面積腦梗死或丘腦、角回、邊緣葉等梗死證據。鑑別診斷:Binswanger病:Binswanger病或稱皮質下動脈粥樣硬化性腦病(subcorticalatheroscleroticencephalopathy),是大腦前部皮質下白質缺血損害導致慢性進展性
-
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徵
概述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徵(vascularParkinsinism,VP),多由腦血管病變,如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基底核腔隙狀態、澱粉樣血管病,以及皮質下白質腦病等引起,臨牀表現類似PD。臨牀上主要表現爲雙下肢運動障礙。典型症狀爲“磁性足反應”(起步極其困難),但活動中行走近乎正常或呈短小步態。疾病
-
耳穴壓豆法
1次,兩組穴位交替貼壓。兩耳交替或同時貼用。主治病症膽石症膽石耳穴方(《中國民間療法》)王不留行籽。取耳穴胰、肝、膽、脾、胃、食道、賁門、內分泌、皮質下、交感、神門等。將王不留行籽放置在一塊o.6×0.8cm見方的橡皮膏中央,上述耳穴(單側)分別各貼置一塊,間隔1~2天后撕去,貼另一耳穴,反覆交替
-
多形性惡性膠質瘤
概述:膠質母細胞瘤是星形細胞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瘤,屬WHOⅣ級。腫瘤位於皮質下,成浸潤性生長,常侵犯幾個腦葉,並侵犯深部結構,還可經胼胝體波及對側大腦半球。發生部位以額葉最多見,其他依次爲顳葉/頂葉,少數可見於枕葉/丘腦和基底節等。膠質母細胞瘤可原發於腦實質內,亦可呈繼發性。繼發性膠質母細胞
-
多形性膠母細胞瘤
概述:膠質母細胞瘤是星形細胞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瘤,屬WHOⅣ級。腫瘤位於皮質下,成浸潤性生長,常侵犯幾個腦葉,並侵犯深部結構,還可經胼胝體波及對側大腦半球。發生部位以額葉最多見,其他依次爲顳葉/頂葉,少數可見於枕葉/丘腦和基底節等。膠質母細胞瘤可原發於腦實質內,亦可呈繼發性。繼發性膠質母細胞
-
成膠質細胞瘤
概述:膠質母細胞瘤是星形細胞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瘤,屬WHOⅣ級。腫瘤位於皮質下,成浸潤性生長,常侵犯幾個腦葉,並侵犯深部結構,還可經胼胝體波及對側大腦半球。發生部位以額葉最多見,其他依次爲顳葉/頂葉,少數可見於枕葉/丘腦和基底節等。膠質母細胞瘤可原發於腦實質內,亦可呈繼發性。繼發性膠質母細胞
-
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
概述:膠質母細胞瘤是星形細胞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瘤,屬WHOⅣ級。腫瘤位於皮質下,成浸潤性生長,常侵犯幾個腦葉,並侵犯深部結構,還可經胼胝體波及對側大腦半球。發生部位以額葉最多見,其他依次爲顳葉/頂葉,少數可見於枕葉/丘腦和基底節等。膠質母細胞瘤可原發於腦實質內,亦可呈繼發性。繼發性膠質母細胞
-
膠質母細胞瘤
音:jiāozhìmǔxìbāoliú英文:glioblastoma概述:膠質母細胞瘤是星形細胞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瘤,屬WHOⅣ級。腫瘤位於皮質下,成浸潤性生長,常侵犯幾個腦葉,並侵犯深部結構,還可經胼胝體波及對側大腦半球。發生部位以額葉最多見,其他依次爲顳葉/頂葉,少數可見於枕葉/丘腦和基
-
腦缺血性疾病
區、皮質下都有類似邊緣區。這些區域主要由各大血管末梢支供血,最易受到缺血損害,形成從額葉到枕葉的鐮形缺血竈。(4)腔隙性梗死:由小穿通動脈病損引起的腦深部微小梗死,佔腦梗死的12%~25%。梗死好發於基底節區以及丘腦、腦橋、內囊和白質內,可隱匿起病、無症狀或表現爲神經功能障礙。意識狀態和高級皮質功
-
紋狀體黑質變性
ager綜合徵表現。許多患者有尿便控制障礙,可能是由於骶部Onuf’s核神經元變性所致。也可有錐體束徵的表現。由於黑質紋狀體功能障礙,部分患者呈現皮質下癡呆及神經心理障礙,但癡呆不常見。有的病例有巴賓斯基徵,輕度肌萎縮,上視麻痹。病程呈進行性,一般爲3~8年,平均死亡年齡57歲。疾病病因:病因參見
-
滴咖-長效
o藥品說明書:別名:氟奮乃靜癸酸鹽,滴咖-長效成分:氟奮乃靜癸酸鹽適應症:精神分裂症。用量用法:12.5-25mg每2-5週一次,肌肉注射。禁忌:皮質下腦操作病者,接受大劑量安眠藥者,昏迷或嚴重抑鬱狀態,血質不調,肝功能損害,12歲以下兒童。不良反應:錐體外系反應。肝功能損害,嗜睡,乏力,口乾。月
-
氟奮乃靜癸酸鹽
e藥品說明書:別名:氟奮乃靜癸酸鹽,滴咖-長效成分:氟奮乃靜癸酸鹽適應症:精神分裂症。用量用法:12.5-25mg每2-5週一次,肌肉注射。禁忌:皮質下腦操作病者,接受大劑量安眠藥者,昏迷或嚴重抑鬱狀態,血質不調,肝功能損害,12歲以下兒童。不良反應:錐體外系反應。肝功能損害,嗜睡,乏力,口乾。月
-
氟奮乃靜癸酸酯
12.5~100mg,一般爲1次25mg,每2~4周1次。宜從小劑量開始,以後酌情增加或減少。注意事項:1.可出現錐體外系症狀。2.既往有抽搐史或皮質下有器質性病變者、6歲以下兒童、老年病人、肝腎功能嚴重減退者、青光眼病人均慎用。3.對氟奮乃靜過敏者禁用。4.嚴重抑鬱症者忌用。規格:注射液:每支2
-
二氧化碳麻醉
拼音:èryǎnghuàtànmázuì英文:carbondioxidenarcosis;CO2anesthesia二氧化碳麻醉(carbondioxidenarcosis)是指因體內二氧化碳瀦留抵抑制大腦皮質下層,患者出現神志淡漠、嗜睡、昏睡,並有肌肉震顫、間斷抽搐,最後陷入昏迷的病態。
-
小兒消化性潰瘍
瘍病可用小建中湯、柴胡桂枝湯等,配合針刺治療,往往可止疼,取穴部位爲胃俞、足三裏、內關、期門、脾俞、膽俞、三焦俞、中脘等。如用耳針,可取胃、小腸及皮質下區等。病因學:小兒時期急性消化性潰瘍多於慢性潰瘍,繼發性多於原發性。常繼發於嚴重缺氧或嚴重感染(敗血症、肺炎、胃腸炎、腦膜炎)、重度營養不良、大量
-
外側膝狀體
英文:lateralgeniculatebody;外側膝狀體(lateralgeniculatebody)爲視路的一部分。位於大腦腳外側呈卵圓形的皮質下中樞。由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發出的神經纖維約70%在此處與外側膝狀體的節細胞形成突觸,換神經元后,再進入視放射。外側膝狀體收容大部分由視束而來的纖維,
-
高血壓中醫健康管理技術規範(試行)
薦時切勿盲目,以免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害。三、常用中醫鍼灸保健療法:(一)耳穴療法:1.材料:一般常選用生王不留行。2.選穴:降壓溝、降壓點、肝、皮質下、高血壓點等。3.操作方法:將王不留行置於相應耳穴處,用膠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對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壓30-40次,達到使耳廓輕度發熱、發痛。
-
柯薩可夫精神病
的後遺症,也可是酒精中毒性幻覺症的後遺症。也有由於大量嗜酒數十年後緩慢發展而成。本病的發生,早期是由於缺乏維生素B族所引起。近來研究認爲乙醇對大腦皮質下結構有直接毒性作用,從而引起大腦皮層聯合區發生改變而致本病。本症以嚴重近記憶力障礙、遺忘、錯構及虛構、定向力障礙爲基本症狀。新近的研究又指出本病是
-
胎位不正
療:刺灸法:選穴至陰方法放鬆腰帶仰臥牀上,或坐在靠背椅上,以艾條灸兩側至陰穴15~20min,每日1~2次,灸至胎位正常。耳針法:選穴內生殖器交感皮質下肝腎腹方法將王不留行籽壓貼在上述耳穴上,膠布固定。每3~4日更換1次,左右兩側耳穴輪換貼壓,每日早、中、晚飯後約30min,依次用指壓穴15min
-
HIV感染所致的精神行爲障礙
副作用等越發嚴重。臨牀特徵:基於HIV的病理改變及可能的心理、社會因素影響,患者可表現出一系列精神、心理症狀。認知障礙:HIV相關性神經認知障礙爲皮質下癡呆,發病一般較隱襲,在疾病早期表現爲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閱讀和理解障礙、表情減少等,此後會出現步態不穩、震顫、以及精細動作能力下降。發展到癡
-
滷吡醇
概述:氟哌啶醇是一種抗精神病藥。爲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可抑制皮質下、腦幹網狀結構,有抗GABA、多巴胺能作用及微弱的抗中樞膽鹼能作用。口服吸收良好,分佈全身脂肪組織內,然後緩慢釋放。在體內有一定蓄積作用,血藥峯值可持續數天。主要用於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幻覺、妄想、行爲障礙、思維障
-
氟哌醇
拼音:fúpàichún英文:Haloperidol概述:氟哌啶醇是一種抗精神病藥。爲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可抑制皮質下、腦幹網狀結構,有抗GABA、多巴胺能作用及微弱的抗中樞膽鹼能作用。口服吸收良好,分佈全身脂肪組織內,然後緩慢釋放。在體內有一定蓄積作用,血藥峯值可持續數天。主要
-
HPD
概述:氟哌啶醇是一種抗精神病藥。爲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可抑制皮質下、腦幹網狀結構,有抗GABA、多巴胺能作用及微弱的抗中樞膽鹼能作用。口服吸收良好,分佈全身脂肪組織內,然後緩慢釋放。在體內有一定蓄積作用,血藥峯值可持續數天。主要用於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幻覺、妄想、行爲障礙、思維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