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 中醫學 中醫病名 中醫內科學 中醫常見病

1 拼音

nuè

2 英文參考

malaria[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3 註解

瘧爲病名,即瘧疾[1]。《黃帝內經素問·瘧論》:“夏傷於暑,秋必病瘧。”又:“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

瘧疾(malaria[2][3])《內經》稱瘧、痎瘧;《金匱要略方論》稱瘧病。俗稱打擺子[4]。是指感染瘧原蟲、瘴毒或風寒暑溼之氣,以往來寒熱頭痛,汗出,休作有時,反覆發作,日久脅下有痞塊爲主要表現的疾病[5]。多發於夏秋季節。發作時,寒熱往來的稱“正瘧”;但寒不熱的稱“牝瘧”;但熱不寒的稱“癉瘧”;熱多寒少的稱“溫瘧”;發於嶺南寒熱不清的稱“瘴瘧”;久瘧不愈脅下有痞塊的稱“瘧母[6]

鍼灸治療間日瘧,不僅能控制症狀,而且能使瘧原蟲檢查轉陰。但惡性瘧疾病情危重者,應採取綜合治療措施。

現代醫學瘧疾多屬本病正瘧範疇,有時也似溫瘧

詳見瘧疾條。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7.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7.
  5. ^ [5]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22-226.
  6. ^ [6]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53-5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