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muxiang shunqi pill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木香順氣丸中成藥的主要成分爲木香、枳殼(制)、陳皮、香附(醋制)、檳榔、蒼朮(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1]。具有行氣化溼,健脾和胃的功效。用於溼濁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噁心、噯氣納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記載有木香順氣丸的部頒標準。
4 《證治準繩·類方》第四冊引《醫學統旨》方之木香順氣丸
木香順氣丸爲方劑名,即《證治準繩·類方》第四冊引《醫學統旨》方木香順氣散作水丸[2]。
4.1 組成
木香、香附、檳榔、青皮(醋炒)、陳皮、厚朴(薑汁炒)、蒼朮(米泔浸炒)、枳殼(麩炒)、砂仁各一錢,炙甘草五分。
4.2 製法
上藥爲末
4.3 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5 《便覽》卷二方之木香順氣丸
5.1 組成
廣木香1兩(不見火),大川烏(火炮,去皮臍)7錢,三柰5錢,巴豆7錢(去皮油,取霜),一方加丁香3錢,川芎5錢,蘿蔔子7錢。
5.2 主治
《便覽》卷二之木香順氣丸主治脾胃飲食所滯,生痰上攻,氣喘不寧,堵塞不通,吐痰不絕,胸膈脹滿,氣滯不散,風痰壅盛,氣促不安。
5.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嚼白蘿蔔送下,再喫蘿蔔壓之;氣虛弱喘嗽,服綠豆大1丸。
5.4 製備方法
上爲末,酒煮肥棗(去皮核),搗如泥爲丸,如黃豆大,或麪糊爲丸。
6 《古今醫鑑》卷五方之木香順氣丸
6.1 組成
沉香5錢,木香3錢,當歸1兩(酒浸),白茯苓1兩,山藥1兩,郁李仁2兩,檳榔2兩,菟絲子1兩(酒制),牛膝2兩(酒浸),枳殼2兩(面炒),獨活1兩,防風1兩,火麻仁2兩,大黃(酒蒸)5錢。
6.2 主治
6.3 用法用量
每服25丸,白滾湯送下。
6.4 製備方法
上爲未,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7 《御藥院方》卷三方之木香順氣丸
7.1 組成
京三棱1兩(炮),石三棱1兩,雞爪三棱1兩,檳榔1兩,木香1兩,陳橘皮1兩(去白),半夏1兩(生薑制),人蔘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去皮),蘿蔔子(微炒)1兩,白豆蔻仁半兩,縮砂仁半兩,黑牽牛(微炒,頭末)5兩。
7.2 主治
7.3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加至50丸,食後溫生薑湯送下。
7.4 製備方法
8 《東醫寶鑑·內景篇》卷一引《丹溪心法》方之木香順氣丸
8.1 組成
黑牽牛子2兩(頭末),破故紙2兩,枳殼1兩,陳皮1兩,香附子1兩,木香5錢,蘿蔔子5錢,大腹皮5錢。
8.2 主治
《東醫寶鑑·內景篇》卷一引《丹溪心法》之木香順氣丸主治諸氣痞滯刺痛。
8.3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溫水送下,不拘時候。
8.4 製備方法
上爲末,水爲丸,如梧桐子大。
9 《袖珍》卷二方之木香順氣丸
9.1 組成
木香半兩,檳榔1兩,青皮(去白)1兩,大黃3兩(微炮),黑牽牛末2兩(1兩生,1兩熟)。
9.2 主治
《袖珍》卷二之木香順氣丸主治諸氣。
9.3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溫水送下。
9.4 製備方法
上爲末,4兩藥,1兩3錢面,用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0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方之木香順氣丸
10.1 組成
陳皮96兩,烏藥96兩,枳實(炒)96兩,檳榔96兩,厚朴(炙)96兩,枳殼(炒)96兩,香附(炙)96兩,黃芩96兩,青皮(醋炒)48兩,黑醜(炒)48兩,大黃48兩,桔梗48兩,木香48兩,三棱(炒)24兩,莪術(炙)24兩,山楂96兩,官桂12兩,甘松12兩,吳茱萸(炙)12兩。
10.2 功效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木香順氣丸具有舒氣開鬱,化滯通便之功效。
10.3 主治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木香順氣丸主治氣滯不舒,胸膈痞悶,腹脅脹滿,大便不利。
10.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至2錢,溫開水送下。
10.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過羅,用冷開水泛爲小丸。
10.6 用藥禁忌
年老氣虛勿服;孕婦忌服。
11 《飼鶴亭集方》之木香順氣丸
11.1 組成
木香3兩,蒼朮3兩,川樸3兩,青皮3兩,草蔻3兩,益智仁3兩,當歸3兩,茯苓2兩,陳皮2兩,半夏2兩,升麻2兩,柴胡2兩,乾薑2兩,吳萸2兩,澤瀉2兩。
11.2 功效
《飼鶴亭集方》之木香順氣丸具有舒脾勝溼,行氣平肝,升清降濁之功效。
11.3 主治
《飼鶴亭集方》之木香順氣丸主治陰陽壅滯,氣不宣通,胸痞腹脹,大便不利。
1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開水送下。
11.5 製備方法
蒸餅爲丸。
12 《楊氏家藏方》卷五方之木香順氣丸
12.1 組成
全蠍1兩(去毒,微炒),茴香1兩(微炒),肉豆蔻1兩(面裹,煨熟),木香1兩,胡椒1兩,薑黃2錢,青橘皮(去白,焙)2錢,蘿蔔子4兩(炒)。
12.2 主治
《楊氏家藏方》卷五之木香順氣丸主治臟腑停滯,氣結不散,腹脅膨脹,臍腹作疼,流注腰腳,沉重疼痛,胸膈痞滿,不思飲食。
12.3 用法用量
12.4 製備方法
13 《普濟方》卷一八二引《瑞竹堂方》之木香順氣丸
13.1 組成
當歸1兩(去蘆),木香1兩,獨活1兩(去蘆),牛膝1兩(酒浸3日,去蘆),防風1兩(去蘆),大黃5兩(半熟半生),檳榔1兩5錢,麻仁3兩(另研),車前子2兩5錢,郁李仁(湯浸,去皮)2兩5錢,枳殼2兩(煨,去瓤),菟絲子2兩(酒浸3日),幹山藥2兩,山茱萸2兩(去核)。
13.2 功效
14 木香順氣丸的藥典標準
14.1 品名
Muxiang Shunqi Wan
14.2 處方
木香100g、砂仁100g、醋香附100g、檳榔100g、甘草50g、陳皮100g、厚朴100g、枳殼(炒)100g、蒼朮(炒)100g、青皮(炒)100g、生薑200g
14.3 製法
以上十一味,除生薑外,其餘木香等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生薑加水煎煮二次,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用濃縮液泛丸,乾燥,即得。
14.4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的水丸;氣香,味苦。
14.5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分泌細胞類圓形,內含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其周圍細胞作放射狀排列;纖維束紅棕色或黃棕色,細長,壁甚厚(醋香附)。木纖維成束,長梭形,直徑16~24μm,紋孔口橫裂縫狀、十字狀或人字狀(木香)。內胚乳細胞碎片白色,壁較厚,有較多大的類圓形紋孔(檳榔)。
(2)取本品4g,研碎,加二氯甲烷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木香對照藥材0.5g,加甲醇2ml,超聲處理5分鐘,濾過,濾液作爲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甲醇(27: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4g,研碎,加甲醇15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稀鹽酸20ml使溶解,用二氯甲烷振搖提取3次,每次20ml,合併二氯甲烷液,用2%氫氧化鈉溶液振搖提取3次,每次20ml,合併氫氧化鈉液,加鹽酸調節pH值至1~2,用二氯甲烷振搖提取3次,每次20ml,合併二氯甲烷液,用無水硫酸鈉脫水,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厚朴酚對照品、和厚朴酚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甲醇(27: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4.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14.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4.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乙腈—水—磷酸(50:19:31:0.3)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94nm。理論板數按厚朴酚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14.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厚朴酚對照品、和厚朴酚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厚朴酚、和厚朴酚各20μg的溶液,即得。
14.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適量,研細,取約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5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14.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g含厚朴以厚朴酚(C18H18O2)與和厚朴酚(C18H18O2)的總量計,不得少於1.7mg。
14.8 功能與主治
行氣化溼,健脾和胃。用於溼濁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噁心、噯氣納呆。
14.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14.10 注意
孕婦慎用。
14.11 規格
每100丸重6g
14.12 貯藏
密封。
14.13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5 木香順氣丸的中藥部頒標準
15.1 拼音名
Muxiang Shunqi Wan
15.2 標準編號
WS3-B-0033-89
15.3 處方
木香 100g 砂仁 100g 香附(醋制) 100g 檳榔 100g 甘草 50g 陳皮 100g 厚朴(制) 100g 枳殼(炒) 100g 蒼朮(炒) 100g 青皮(炒) 100g
15.4 製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生薑 200g,分次加水煎煮,合併煎液;用濾液泛丸,乾燥,即得。
15.5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的水丸;氣香,味苦。
15.6 檢查
15.7 功能與主治
行氣化溼,健脾和胃。用於溼濁阻滯氣機,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噁心,噯氣納呆。
15.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6~ 9g,一日 2~ 3次。
15.9 規格
每50粒重 30g
15.10 貯藏
密閉,防潮。
16 木香順氣丸(水蜜丸)藥品說明書
16.1 藥品名稱
16.2 藥品漢語拼音
Muxiang Shunqi Wan
16.3 劑型
每100丸重6g
16.4 性狀
16.5 木香順氣丸的主要成份
木香、砂仁、枳殼、青皮、蒼朮、生薑、陳皮、厚朴、檳榔、香附、甘草等。
16.6 木香順氣丸的功能主治
行氣化溼,健脾和胃。用於溼濁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噁心、噯氣納呆。
16.7 木香順氣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16.8 注意事項
1.孕婦慎用。
2.忌生冷油膩食物。
4.木香順氣丸爲香燥之品組成,如遇口乾舌燥,手心足心發熱感的陰液虧損者慎用。
5.木香順氣丸對氣機鬱滯,肝氣犯胃的胃痛竄走者效果好,不適用於其他證侯的胃痛。
6.服藥三天症狀無改善,或出現胃痛加重或其他症狀時,應去醫院就診。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木香順氣丸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16.9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16.10 備註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