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痛
縮,牙齒鬆動,咬物無力,午後加重,腰脊痠軟,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牙痛的鍼灸治療:注意:鍼灸對本症有較好的止痛作用,但應以病因治療爲主。體針:方一:取合谷、下關、頰車、牙痛穴等爲主。風火牙痛者加外關、風池;胃火牙痛加內庭、勞宮;虛火牙痛加太溪、行間;齲齒痛加二間、陽穀;齦腫加角孫、小海;頭痛
-
清胃散
。主治:《活人心統》卷下方之清胃散主治心下痞悶,嘔吐,諸藥不效者。用法用量:用冷水或沸湯調下1-2錢。製備方法:上爲末。出處:《活人心統》卷下《青囊祕傳》方之清胃散:方名:清胃散組成:殭蠶、白芷、細辛、川芎各等分。主治:《青囊祕傳》方之清胃散主治風牙作痛。用法用量:上爲細末,吹患處。出處:《青囊祕傳
-
中魁
側,遠側指骨關節橫紋之中點處(《鍼灸經外奇穴圖譜》)。中魁在中指背側,近側指間關節的中點處。中魁穴的位置(《中國鍼灸學詞典》)中魁穴的位置中魁穴取穴方法:握拳,於中指背側第二指間骨關節橫紋中點取穴。快速取穴:中指背側靠近心臟端的指骨間關節中點處即是中魁穴。中魁穴穴位解剖: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
-
火牙痛
拼音:huǒyátòng英文:pyretictoothache;火牙痛爲病證名。係指牙痛之因於火者。火有虛實之分,因於實火者,多由陽明胃火上炎所致,牙痛得涼痛減。治宜瀉火解毒,可選用清胃散、玉女煎等加減。因於虛火者,多由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治宜滋陰降火。可選用知柏地黃湯、左歸飲等加減。參見牙痛:
-
蟲牙痛
拼音:chóngyátòng英文:cariouspain蟲牙痛爲病名。指齒牙蛀蝕間或食物殘渣嵌於齲孔而致疼痛。《沈氏尊生書》卷二十三:“蟲蛀痛,由飲食餘滓積齒縫間,腐臭之氣淹漬,致齒齦有孔,蟲生其間,蝕一齒盡,又蝕一齒。”宜以五倍子、胡椒研末爲丸,塞蛀孔中。保持口腔清潔,宜薄荷、金銀花、連翹、甘草
-
風牙痛
拼音:fēngyátòng英文:風牙痛爲病名。指牙痛之因於風者。風爲百病之長。多與寒、溼、火等邪共同爲患,因此,在臨牀上應審證求因,辨證用藥。參見牙痛:牙痛爲病證名。見《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牙齒疼痛,其因有四:1.因於火者,系陽明伏火與風熱之邪相搏,風火上炎致牙齒疼痛。患牙得涼痛減。治宜疏風、瀉火
-
外踝尖
面,外踝的凸起處。外踝尖位於足外踝之高點上。外踝尖位於踝區,外踝的最凸起處。左右計2穴。經外奇穴——外踝尖的位置經外奇穴——外踝尖的位置外踝尖穴取穴方法:患者正坐位或側臥位取穴。正坐或仰臥位,在外踝的最凸起處取穴。快速取穴:正坐垂足,外踝之最高點處即是外踝尖穴。外踝尖穴穴位解剖:外踝尖穴下有皮膚、
-
風毒牙痛
拼音:fēngdúyátòng英文:anemogenoustoothache;風毒牙痛爲病證名。見《祕傳證治要訣》卷五。症見風毒及熱壅上攻,牙齦疼,或齒縫有紅肉胬出。治宜祛風解毒、清熱止痛。可選用清胃散、玉女煎、三仁湯、黃連溫膽湯等加減。參見牙痛、齒壅:牙痛爲病證名。見《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牙齒
-
祕傳牙痛方
拼音:mìchuányátòngfāng《人已良方》:方名:祕傳牙痛方別名:千金一笑散組成:巴豆1粒(去殼,取仁)。主治:牙痛。用法用量:以龍眼肉包好含患處1炷香久取出。其涎水隨藥而出,吐清涎水便愈。用藥禁忌:切勿嚥下,令作嘔泄,慎之。
-
牙痛草
拼音:yátòngcǎo英文:紫金牛科植物鐵仔的根或全株·牙痛草:牙痛草爲中藥名,出自《雲南中草藥選》,爲《中草藥通訊》(1972,(3):26)記載的鐵仔之別名。別名:碎米棵、小鐵子、牙痛草、大紅袍、豆瓣柴來源及產地:紫金牛科植物鐵仔MyrsineafricanaL.的根或全株。分佈西南及陝西、甘
-
虛火牙痛
拼音:xūhuǒyátòng虛火牙痛病證名。指虛火上炎引起牙齒疼痛的一類病證。素體陰虛,虛火上炎,致齒牙浮動、牙齒隱痛,治宜滋陰降火,可用知柏地黃湯加減。參見牙痛條。
-
痰毒牙痛
拼音:tándúyátòng痰毒牙痛病證名。係指因痰毒上攻牙齒而致的牙齒疼痛病證。《雜病源流犀燭》卷二三:“素有熱,熱生痰,痰流毒,痰毒灌注經絡,上攻牙齒而痛。”治宜清熱滌痰,瀉火解毒。可選用黃連溫膽湯加減。參見牙痛條。
-
內踝尖
2穴。《備急灸法》載,在“足兩踝尖”。在內者稱內踝尖(亦名呂細、踝尖),在外者稱外踝尖。經外奇穴——內踝尖的位置經外奇穴——內踝尖的位置內踝尖穴取穴方法:患者正坐位或側臥位取穴。正坐或側臥位,在內踝的最凸起處取穴。快速取穴:正坐垂足,內踝之最高點處即是內踝尖穴。內踝尖穴穴位解剖:內踝尖穴下有皮膚、
-
一粒笑
拼音:yīlìxiào《飼鶴亭集方》:方名:一粒笑別名:牙痛一粒笑組成:麝香5分,蟾酥1錢,乳香3錢,沒藥3錢。主治:風火蟲牙痛,及牙根浮腫。用法用量:用置患處,待化。如虛火牙痛,兼服知柏八味丸,老人兼服還少丹。製備方法:上爲末,蟾酥爲丸,如白芥子大。附註:牙痛一粒笑(《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
立止牙痛即安丹
ndān別名:一粒笑處方:蟾酥(酒化烊)2錢,蓽茇(研末)1錢,五靈脂(酒飛)2錢,麝香(研末)2分。製法:上藥打勻爲丸,如綠豆大,曬乾,貯於玻璃瓶內塞好,不令出氣。功能主治:牙痛。用法用量:凡1-2個牙齒痛者,乃風火牙痛是也,每用此丸1粒,嵌於痛處。待其涎流丸藥化盡,其痛立止。摘錄:《吉人集驗方》
-
複方牙痛寧搽劑
,應去醫院就診。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7.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藥理作用:備
-
丁細牙痛膠囊
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9.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10.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11.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12.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13.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
複方牙痛酊
醫院就診。6.對本品及酒精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7.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藥理作用:備
-
蜂窩散
拼音:fēngwōsǎn《萬病回春》卷五:蜂窩散:處方:馬蜂窩白蒺藜花椒艾葉蔥頭荊芥細辛白芷製法:上等分銼碎,醋煎。功能主治:主治牙痛或腫、風牙、蟲牙、牙痛、牙長,痛不可忍。用法用量:口噙漱良久,吐出再噙。摘錄:《萬病回春》卷五《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蜂窩散:處方:蜂房1個,胡椒適量,川椒適量,黃
-
胃火牙痛
拼音:wèihuǒyátòng胃火牙痛病證名。指由於陽明痰火內蘊上攻牙齒而痛,伴齦腫口臭、便祕脈滑。治宜清熱瀉火滌痰止痛,方選黃連解毒湯。參見牙痛條。
-
寒牙痛
拼音:hányátòng寒牙痛病證名。係指齒牙疼痛,時惡風寒,得熱痛減的病證。其病因多爲素體陽虛,復感風寒所致。治宜疏風散寒,可選用麻黃附子細辛而加減治療。參見牙痛條。
-
溼熱牙痛
拼音:shīrèyátòng溼熱牙痛病證名。係指由於胃經溼熱內蘊所致的牙痛。可用甘露消毒丹加減治療。參見痰毒牙痛條。
-
陰虛牙痛
拼音:yīnxūyátòng英文:toothachewithasthenicyin概述:陰虛牙痛爲病證名。係指因肝腎陰虛所致的牙痛。症狀:症見牙齒隱痛,脣紅赤,腰膝痠軟無力,脈細數。治療:治宜滋養肝腎。可選用知柏地黃湯、大補陰丸、左歸飲等加減。
-
紫莖牙痛草
拼音:zǐjīngyátòngcǎo《全國中草藥彙編》:紫莖牙痛草:別名:松毛杆、草連翹、疳積藥、牙痛草、翼莖草、魚邦草來源:玄蔘科翅莖草屬植物疏毛翅莖草PterygielladuclouxiiFranch.,以全草入藥。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性味:苦,涼。功能主治:清熱平肝,消腫止痛。用於急、慢性
-
牙痛子
拼音:yátòngzǐ英文:SEMENHYOSCYAMI;概述:牙痛子爲中藥名,出自《本草原始》,爲《本草圖經》記載的天仙子之別名。別名:莨菪子、牙痛子、小顛茄子、薰牙子來源及產地: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nigerL.的種子。主產河南、河北、遼寧。性味歸經:苦,溫,有大毒。入心、肝、胃經。
-
牙痛一粒丹
拼音:yátòngyīlìdān《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西安方):組成:蟾酥1錢,五靈脂1錢,薄荷冰5分,麝香1分。主治:牙痛。用法用量:每次1粒,含於痛牙處。痛止停用。製備方法:先將蟾酥用陳酒化透,共爲末,金箔爲衣。
-
牙痛點1
拼音:yátòngdiǎn1英文:牙痛點1爲耳穴名。見《針法灸法學》。位於耳垂一區的後下角。主治牙痛、牙周炎、並可用於拔牙麻醉。一般用毫針、埋針、壓籽法、刺血法等進行刺激。
-
牙痛點2
拼音:yátòngdiǎn2英文:牙痛點2爲耳穴名。見《針法灸法學》。位於耳垂四區的中央。主治牙痛、牙周炎,並可用於拔牙麻醉。一般用毫針、埋針、壓籽法、刺血法等進行刺激。
-
牙痛穴
拼音:yátòngxué英文:概述:牙痛穴爲經外奇穴名。出《新醫療法手冊》。位置:位於手掌,第三、四掌骨小頭之間,距指蹼緣0.5寸處。左右計2穴。位於手掌側面,當第三、四掌指關節間之中點處。牙痛穴(圖出自《中國鍼灸學詞典》)圖24(圖出自《中醫大辭典》)功能主治:主治牙痛、下頜關節痛。刺灸法:—般直
-
蜂膠牙痛酊
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本品不宜長期使用。6.對本品及酒精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5.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7.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8.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藥理作用: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