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Chlorpromazine, actargil, aminazine,wintermin[朗道漢英字典]
contomin,CP,cromedazine,hibanil,MB 2378,megaphen,plegomazin,proma,protran,RP4560,SKF-260IA,thorazine,torazina,wintami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國家基本藥物
序號 | 基本藥物目錄序號 | 藥品名稱 | 劑型 | 規格 | 單位 | 零售指導價格 | 類別 | 備註 |
498 | 69 | 氯丙嗪 | 片劑 | 25mg*100 | 盒(瓶) | 4.8元 | 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 *△ |
499 | 69 | 氯丙嗪 | 片劑 | 50mg*100 | 盒(瓶) | 8.2元 | 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 |
500 | 69 | 氯丙嗪 | 注射劑 | 25mg:1ml | 瓶(支) | 0.39元 | 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 * |
501 | 69 | 氯丙嗪 | 注射劑 | 50mg:2ml | 瓶(支) | 0.66元 | 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
注(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爲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註欄中加註“△”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係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爲臨時價格。
注(中成藥部分):
2、表中備註欄加註“△”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爲臨時價格。
4 概述
氯丙嗪廣泛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出現安定、鎮靜、抗精神病作用。本品具有中樞多巴胺受體的阻滯作用和抗膽鹼能作用。口服吸收好,可透過血腦脊液屏障,腦內濃度高於血濃度。主要用於治療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躁狂症、躁狂抑鬱症、衝動暴力行爲和重症焦慮不安的短程治療。也可用於止吐,消除破傷風性痙攣、原發性肌力障礙等病症。可發生急性中毒反應,主要毒性在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
5 氯丙嗪說明書
5.1 藥品名稱
5.2 英文名稱
Chlorpromazine
5.3 別名
氯普馬嗪;冬眠靈;可樂靜;可平靜;氯硫二苯胺;Chlorpromazium;Wintermin;Aminazine
5.4 分類
神經系統藥物 > 抗精神、抗抑鬱、抗焦慮症藥物 > 吩噻嗪類藥
5.5 劑型
1.12.5mg,25mg,50mg;
2.注射劑(粉):10mg,25mg,50mg;
3.複方製劑:複方氯丙嗪片:每片含鹽酸氯丙嗪及鹽酸異丙嗪各12.5mg;複方注射劑:每2ml含鹽酸氯丙嗪及鹽酸異丙嗪各25mg;
4.冬眠合劑:鹽酸氯丙嗪、鹽酸異丙嗪各50mg,哌替啶1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劑中,靜脈輸注,用於冬眠療法。
5.6 氯丙嗪的藥理作用
1.抗精神病作用:目前認爲,氯丙嗪通過阻斷與情緒和思維有關的邊緣系統的多巴胺受體而起抗精神病作用。而阻斷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的α腎上腺素受體,則與鎮靜安定的作用有關。正常人服用治療量後,出現安靜、活動減少、感情淡漠、注意力降低、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等反應。安靜時可誘導入睡,但易被喚醒。精神患者服用後,在不過分抑制的情況下,可迅速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躁狂症狀,減少或消除幻覺、妄想等症狀,使思維活動及行爲趨於正常。
2.鎮吐作用:小劑量可抑制延腦催吐化學敏感區的多巴胺受體,大劑量時又可直接抑制嘔吐中樞,產生強大的鎮吐作用。但對刺激前庭所致的嘔吐無效。
3.降溫作用:氯丙嗪對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有很強的抑制作用,不但降低發熱患者的體溫,還能降低正常體溫,這與解熱鎮痛藥不同,後者只降低發熱體溫而不降低正常體溫。氯丙嗪的降溫作用隨外界環境溫度而變化,環境溫度愈低其降溫作用愈明顯,與物理降溫同時運用具有協同作用,在炎熱的天氣,氯丙嗪反可使體溫升高,這是干擾了機體正常散熱的結果。
4.阻斷外周腎上腺素受體,直接擴張血管,引起血壓下降。大劑量時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壓。還可解除小動脈、小靜脈痙攣,改善微循環,從而起抗休克的作用。同時由於擴張大靜脈的作用大於擴張動脈的作用,故可降低心臟前負荷,從而改善心臟功能(尤其是左心功能衰竭)。
5.內分泌系統:可阻斷結節-漏斗系統中的D2亞型受體,從而使血中催乳素濃度增高,出現乳房腫大、乳溢。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促皮質素及促生長激素分泌,延遲排卵。由於氯丙嗪也抑制垂體生長激素的分泌,故可試用於巨人症的治療。
6.對M膽鹼受體的阻斷作用較弱,可引起口乾、便祕和視力模糊等不良反應。
5.7 氯丙嗪的藥代動力學
口服吸收慢而不規則,肌內注射吸收迅速。治療精神分裂症時的有效藥物濃度爲100~300ng/ml。肌內注射後的血藥濃度是口服的4~10倍。不同患者之間的血藥濃度、臨牀效應存在較大個體差異。達峯時間口服爲2.8h,肌內注射爲1~4h,靜脈給藥爲2~4h。單次口服藥效持續時間爲6h左右。口服的生物利用度爲32%,蛋白結合率爲90%~99%,分佈容積爲8~160L/kg。氯丙嗪分佈於全身,在腦、肺、肝、脾、腎中較多,其中腦脊液(CSF)中的濃度是血漿濃度的5倍。腦脊液中氯丙嗪的蛋白結合率在19%~72%之間。可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氯丙嗪脂溶性高,易蓄積於脂肪組織中。氯丙嗪有首過代謝效應。大部分在肝臟中以氧化或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方式代謝,在小腸壁也有不同程度的代謝。氯丙嗪的生物轉化在兒童(0.3~17歲)體內比在成人體內快。23%的藥物從腎臟排泄。可經母乳分泌。母體藥物的清除半衰期爲6h,但停藥6個月後,仍可從尿中檢出氯丙嗪代謝物。肝臟疾病並不明顯影響半衰期。氯丙嗪不能經血液誘析、腹膜透析清除。
5.8 氯丙嗪的適應證
1.用於控制精神分裂症,主要用於Ⅰ型精神分裂症(以精神運動性興奮和幻覺妄想爲主),尤其對急性患者效果顯著,但不能根治。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療效較差,對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無效,甚至加重病情。還可用於治療其他精神病的興奮躁動、緊張不安、幻覺、妄想等症狀,對憂鬱症狀及木僵症狀的療效較差。
2.鎮吐:幾乎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有效,如尿毒症、胃腸炎、癌症、妊娠及藥物引起的嘔吐。也可治療頑固性呃逆。但對暈動病的嘔吐無效。
3.低溫麻醉及人工冬眠:用於低溫麻醉時可防止休克發生。人工冬眠時,與哌替啶、異丙嗪配成冬眠合劑用於創傷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燒傷、高燒及甲狀腺危象的輔助治療。
5.治療心力衰竭。
5.9 氯丙嗪的禁忌證
5.10 注意事項
1.(1)肝功能不良者;(2)尿毒症患者;(3)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如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4)青光眼者;(5)前列腺肥大、尿瀦留者;(6)嚴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尤其是兒童患者);(7)震顫麻痹症患者;(8)孕婦、哺乳婦女;(9)暴露於高熱環境、有機磷殺蟲劑及接受阿托品或相關藥物治療的患者;(10)有神經阻滯劑所致惡性綜合徵病史者;(11)有瑞氏綜合徵徵象和症狀者;(12)乳癌患者。
2.藥物對老人的影響:老年人對本類藥物的耐受降低,且易產生低血壓、過度鎮靜及不易消除的遲發性運動障礙等。
3.藥物對檢驗值或診斷的影響:治療時可出現心電圖異常,如Q波或T波改變等;有時會影響免疫妊娠試驗,出現假陽性反應;尿膽紅素測定時也可出現假陽性。
4.用藥前後及用藥時應當檢查或監測:(1)長期治療或用量大時應定時檢查白細胞計數與分類;(2)肝功能;(3)尿膽紅素;(4)長期大量應用時應注意進行眼科檢查。常規半年檢查一次。
5.注射給藥只限用於急性興奮躁動的患者,並需密切觀察與監測,防止發生低血壓。
6.服藥大約2周後才能充分顯效。
7.肌內注射時應緩慢深部注射。爲防止直立性低血壓,用藥後應靜臥1~2h,血壓過低時可靜脈滴注去甲腎上腺上腺上腺素或麻黃鹼升壓。但不可用腎上腺素,以防血壓降得更低。
8.不要突然停藥,否則可導致噁心、嘔吐、胃部刺激、頭痛、心跳加快、失眠或病情惡化。經長期治療需停藥時,應在幾周之內逐漸減少用量。
9.出現粒細胞減少時應立即停藥;在脊髓X線攝影之前至少停藥48h。
10.用量須從小劑量開始,按照個體化的原則調整增加量。經數日或數週,精神狀態明顯好轉後,還須鞏固治療至少兩週,然後逐漸減至最小有效維持量。維持量使用的期限鬚根據臨牀需要而定。
12.如只存在角膜和晶體混濁而無視力障礙時,可在觀察下使用氯丙嗪;如有皮膚或視網膜色素沉着或不明原因的視力障礙時,則應減少劑量到每天40mg以下或用其他抗精神病藥代替。大劑量應用氯丙嗪時,夏季應注意防曬,最好戴太陽鏡以保護角膜和晶體。
13.過量症狀有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包括昏迷、低血壓和運動障礙。
14.過量處理主要是對症治療和支持治療。必要時採取以下措施:儘早洗胃和(或)給予藥用炭懸液及鹽類瀉劑。不得誘嘔。監測體溫和心血管功能,至少5天。靜脈注射苯妥英鈉9~11mg/kg,以控制心率失常。用洋地黃治療心功能衰竭。給予去甲腎上腺上腺上腺素或去氧腎上腺腎上腺腎上腺素治療低血壓。進行心電圖監測;給予地西泮,隨後給予苯妥英鈉15mg/kg,以控制驚厥。給予苯扎託品或苯海拉明處理可能出現的帕金森樣症狀。
5.11 氯丙嗪的不良反應
1.大劑量給藥時,由於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作用,可出現直立性低血壓。
2.錐體外系反應:長期大劑量應用可致錐體外系症狀,發生率約30%。除遲發性運動障礙外,應用抗膽鹼藥如苯海索(安坦)、苯扎託品、東莨菪鹼;或適當減少用量,可使症狀緩解。
3.變態反應:可出現蕁麻疹、接觸性皮炎。偶見剝脫性皮炎、紅斑狼瘡樣症狀、急性肝炎樣症狀,並伴有肝實質細胞損害、肝功能異常及阻塞性黃疸。也可發生皮膚及眼部色素沉着,角膜和晶體混濁。
4.內分泌系統:長期應用可致內分泌紊亂,表現爲男性乳腺增生、泌乳、閉經、體重增加、兒童抑鬱等。
5.血液系統可發生粒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細胞減少,甚至粒細胞減少致死的報道多與過敏有關,常發生在治療開始的4~10周。
6.急性中毒反應:表現爲昏迷、呼吸抑制、血壓下降、休克、心肌損害和心臟驟停等症狀。
7.停藥反應:長期大劑量應用,突然停藥可出現噁心、嘔吐、胃炎和震顫。
8.偶可誘發癲癇。
9.抗精神病藥惡性綜合徵(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是一種抗精神病藥(還包括多巴胺拮抗藥如甲氧氯普氯普胺)引起的最嚴重的致死性不良反應。臨牀表現有高熱、嚴重的錐體外系統反應包括肌肉僵直、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意識不清;骨骼肌損害可能發生,並引起肌紅蛋白尿,繼而導致腎衰。然而,對這一綜合徵尚無一個統一的標準,當疑及此綜合徵時,應立即停藥,採取積極的對症治療,以制止病情惡化。
5.12 氯丙嗪的用法用量
1.(1)口服25~75mg,每天2~3次,1~2周內逐漸增至每天400~600mg,2~3次分服。維持量每天100~300mg,2~3次分服。(2)肌內注射:可用於控制嚴重症狀,一般每次25~50mg,深部肌內注射。(3)靜脈注射:偶可用於極度躁動患者,每次不超過50mg,用0.9%氯化鈉注射劑20ml稀釋,緩慢推注。
2.止吐或止呃逆:(1)成人口服:12.5~50mg,每天3~4次;肌內注射每次可用25~50mg。如症狀持續,可用氯丙嗪25~50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劑500ml中緩慢輸注。(2)小兒:肌內注射或輸注劑量均爲每次0.5~1mg/kg。(3)手術前給藥:25~50mg加哌替啶50~100mg,於全身麻醉前1次肌內注射。
5.13 藥物相互作用
1.三環類抗抑鬱藥(如阿莫沙平、度硫平、多塞平、阿米替林、氯丙米嗪、曲丙米嗪、洛非帕明、地昔帕明、丙咪嗪、去甲替林、普羅替林等)與氯丙嗪合用時,兩者可相互影響對方的代謝,導致藥物濃度均升高,毒性增強。另外,兩者都有抗膽鹼活性,合用則抗膽鹼作用增強。故合用時應謹慎。
3.檳榔有膽鹼能效應,與氯丙嗪合用,可增加氯丙嗪的錐體外系反應。
4.氯丙嗪與卡託普利、曲唑酮合用時,產生協同降壓作用,可能導致低血壓。
5.阿替洛爾、美託洛爾與氯丙嗪合用時,兩者相互抑制對方的代謝,使血藥濃度均升高,導致低血壓和/或氯丙嗪毒性增加。
6.西沙必利、多非利特、索他洛爾、匹莫齊特、斯帕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格雷沙星、左氟沙星、左美沙酮、滷泛羣等與氯丙嗪合用時,對心臟的毒性增加,故不宜合用。
8.氯丙嗪可誘導或抑制苯妥英鈉的代謝,而苯妥英鈉則誘導氯丙嗪的代謝,故合用時苯妥英鈉的濃度可能會升高或降低,而氯丙嗪的濃度則降低。
11.卡法根與氯丙嗪合用時,對多巴胺的拮抗作用增加,從而導致氯丙嗪的治療作用和/或不良反應都增加。
12.氯丙嗪與鋰劑合用(尤其是氯丙嗪的用量較大時),可能導致虛弱、運動障礙、錐體外系反應加重、腦病及腦損傷等。
14.卟吩姆鈉與氯丙嗪都有致光敏感的作用,合用可加重光敏感組織的細胞內損害。
16.氨甲環酸與氯丙嗪合用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時,有導致腦血管痙攣及腦缺血的報道,可能是兩者都有擬交感神經的作用所致。
17.安非他明與氯丙嗪合用時兩者效力均降低,且使驚厥發生的危險性增加,而氯丙嗪的抗精神病作用降低,故不推薦合用。
18.制酸劑對氯丙嗪的吸附作用可降低氯丙嗪的吸收,故合用時氯丙嗪療效降低。應在氯丙嗪用藥前至少1h或用藥後2h服用制酸劑。
19.苯扎託品、奧芬那君、丙環定、安坦可延遲胃排空,增加氯丙嗪的腸壁代謝,並降低吸收,導致氯丙嗪的血藥濃度降低,藥效減弱,而抗膽鹼作用則加強。
20.卡麥角林爲多巴胺D2受體激動劑,不應與多巴胺D2拮抗劑如氯丙嗪同時使用。兩者如合用,治療學效應均降低。
23.氯丙嗪可拮抗右苯丙胺的作用,還能抑制其畏食作用。故氯丙嗪常用於逆轉苯丙胺過量時的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
24.氯丙嗪可降低胍乙啶、去甲腎上腺上腺上腺素、芬美曲秦的藥效。還可使左旋多巴失效。
27.長期使用氯丙嗪可能會顯著降低促甲狀腺激素(TSH)對普羅瑞林的反應。
28.在一項實驗中,西酞普蘭與氯丙嗪合用,未觀察到兩者的藥動學受到影響。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來證實。
30.與月見草油、甲泛葡胺、曲馬朵、佐替平合用時,發生驚厥的危險性增加。
31.氯丙嗪可使同用的丙戊酸的血藥濃度增加,但沒有臨牀意義。
32.唑吡坦與氯丙嗪合用不會引起藥動學的變化。
33.吸菸者的藥物峯濃度及曲線下面積比不吸菸者略低;吸菸者在服用氯丙嗪時其嗜睡作用會減少。
5.14 專家點評
氯丙嗪治療急、慢性的各種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他具有興奮、幻覺、妄想等陽性症狀的精神病效果較好。但對陰性症狀如淡漠、孤僻、少語療效差。可出現不良反應。總之此藥是治療精神病老一代藥物,已長久應用臨牀,也是最常用的抗精神病藥物,療效肯定、價格比較低,但是容易出現不良反應,臨牀上有被新一代抗精神病藥取代的趨勢。
6 氯丙嗪中毒
氯丙嗪(冬眠靈,氯普馬嗪,可樂靜)廣泛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出現安定、鎮靜、抗精神病作用。本品具有中樞多巴胺受體的阻滯作用和抗膽鹼能作用。口服吸收好,血漿蛋白結合率>95%,分佈容積7L/kg,血漿半衰期16~30h。本品可透過血腦脊液屏障,腦內濃度高於血濃度。主要用於治療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躁狂症、躁狂抑鬱症、衝動暴力行爲和重症焦慮不安的短程治療。也可用於止吐,消除破傷風性痙攣、原發性肌力障礙等病症。治療血濃度爲0.5mg/L。成人每天常用量50~800mg,分次服用。1次劑量達2~4g,可發生急性中毒反應,主要毒性在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1]
6.1 臨牀表現
1.治療應用時,患者初起有嗜睡、乏力,體位性低血壓;大劑量服用出現口乾、便祕、鼻塞、視力模糊、眼壓升高或心動過速及Q-T間期延長,後者是產生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先兆。
2.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爲昏迷、血壓下降甚至休克。心電圖異常的發生率達70%~80%,以QT間期延長最爲多見,偶見QRS增寬。可出現低體溫。
3.個別患者在服藥過程中突然因心臟意外、低血壓、休克或肺栓塞而死亡。錐體外系反應(震顫麻痹綜合徵表現):靜坐不能、運動不能、語言不清、吞嚥困難、扭轉性痙攣、流涎等表現。本藥可引起抑鬱狀態、意識障礙、興奮躁動和幻覺妄想等藥源性精神異常。
4.眼部的併發症有眼壓升高、角膜和晶狀體混濁。服用氯丙嗪偶有引起兒童發育遲緩,女性乳房增大、溢乳和停經。
5.過敏反應:常在用藥後6~12周出現白細胞減少,少數發生再障性貧血、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出現發熱、皮疹、哮喘、紫癜、中毒性肝炎,黃疸等。
6.慢性精神病用氯丙嗪治療者可能發展到高熱、強直、昏迷等表現,往往是致死性的。
6.2 診斷
1.有服用或誤服氯丙嗪史,出現上述臨牀表現。
2.排除其他藥物中毒可能性。
6.3 治療
1.過量服用時,立即給予吞服藥用炭,不宜引吐。
3.發生過敏表現時,應立即停藥,並予以抗過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