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desmodium[朗道漢英字典]
Polygonum filiforme Th.[朗道漢英字典]
christina loosestrif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ysimachiae,herb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hristina loosestrife herb(大金錢草)[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erba Lysimachi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hristina loosestrif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大金錢草·金錢草
金錢草爲中藥名,出見《四川中藥志》,即《重慶草藥》記載的大金錢草[1][2]。爲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乾燥全草[3]。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3.1 拉丁名
Herba Lysimachi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3.2 英文名
christina loosestrife(《中醫藥學名詞(2004)》)
Christina Loosestrife Herb
3.3 別名
大金錢草、地蜈蚣、四川大金錢草、銅錢草、對座草、一串錢、黃疸草。
3.4 來源
金錢草爲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全草。
3.5 產地
3.6 原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全株近無毛,葉、花萼、花冠均有黑色腺條。莖匍匐,由基部向頂端逐漸細弱呈鞭狀,長20~60cm。葉對生,寬卵形或心形,長2~5 cm、寬1~4.5cm,先端鈍尖或鈍,基部心形或近圓形,全緣;葉柄長1~4cm。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達葉端;花萼5深裂;花冠黃色,5裂;雄蕊5,不等長,花絲基部癒合成筒。蒴果球形,有黑色短腺條紋。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於山地林緣、溝邊、溪旁。
3.7 產地
3.8 採收與初加工
夏、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3.9 金錢草的化學成分
3.10 性味歸經
金錢草性微寒,味甘、鹹。
3.11 金錢草的功效與主治
金錢草具有清熱利溼,通淋,消腫的功效,用於熱淋、砂淋、尿澀作痛,黃疸尿赤,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肝膽結石,尿路結石 。
金錢草治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結石,尿路感染及結石,水腫:煎服,15~30g(鮮品60~120g)。
金錢草治乳腺炎,瘡癰腫毒,跌打損傷,毒蛇咬傷:鮮品搗敷並搗汁飲。
3.12 金錢草的化學成分
金錢草含對羥基苯甲酸,尿嘧啶,山柰酚、槲皮素和它們的苷。又含氨基酸、鞣質、揮發油、膽鹼。預試還含皁苷及內酯類等。
3.13 金錢草的藥理作用
金錢草煎劑有利膽作用,可能是促進肝細胞分泌膽汁,並使奧狄氏括約肌鬆弛。
3.14 金錢草中毒
金錢草含有槲皮素、黃酮累及山柰素、揮發油等。藥理作用有利膽排石,利尿排石,降壓,抗心肌缺血,鬆弛血管平滑肌,抗凝,抗炎,抗細菌,免疫抑制。
3.14.1 不良反應機制
本品含有的黃酮類、揮發油、鞣質等成分,可引起變態反應,還可能影響排鉀利尿。
3.14.2 金錢草中毒的症狀
金錢草中毒的主要症狀爲過敏反應。表現爲皮膚瘙癢、全身發紅、發熱,以手足及面部尤甚。長期大劑量應用,可產生頭暈、心悸、腹痛、大便時肛門灼熱疼痛等。
3.14.3 治療
2.出現過敏反應時,抗過敏治療,可口服抗過敏藥或靜脈給予10%葡萄糖20ml、氫化可的松50mg。
3.15 金錢草的藥典標準
3.15.1 品名
Jinqiancao
LYSIMACHIAE HERBA
3.15.2 來源
本品爲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乾燥全草。夏、秋二季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3.15.3 性狀
本品常纏結成團,無毛或被疏柔毛。莖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紅色,有縱紋,下部莖節上有時具鬚根,斷面實心。葉對生,多皺縮,展平後呈寬卵形或心形,長1~4cm,寬1~5cm,基部微凹,全緣;上表麪灰綠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較淺,主脈明顯突起,用水浸後,對光透視可見黑色或褐色條紋;葉柄長1~4cm。有的帶花,花黃色,單生葉腋,具長梗。蒴果球形。氣微,味淡。
3.15.4 鑑別
(1)本品莖橫切面:表皮細胞外被角質層,有時可見腺毛,頭部單細胞,柄部l~2細胞。栓內層寬廣,細胞中有的含紅棕色分泌物;分泌道散在,周圍分泌細胞5~10個,內含紅棕色塊狀分泌物;內皮層明顯。中柱鞘纖維斷續排列成環,壁微木化。韌皮部狹窄。木質部連接成環。髓常成空腔。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葉表面觀:腺毛紅棕色,頭部單細胞,類圓形,直徑25μm,柄單細胞。分泌道散在於葉肉組織內,直徑45μm,含紅棕色分泌物。被疏毛者莖、葉表面可見非腺毛,1~17細胞,平直或彎曲,有的細胞呈縊縮狀,長59~1070μm.基部直徑13~53μm,表面可見細條紋,胞腔內含黃棕色物。
(2)取本品粉末1g,加80%甲醇50ml,加熱迴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10ml,棄去乙醚液,水液加稀鹽酸10ml,置水浴中加熱1小時,取出,迅速冷卻,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併乙酸乙酯液,用水30ml洗滌,棄去水液,乙酸乙酯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對照品、山柰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0.5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品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一甲酸乙酯一甲酸(10:8: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3%三氯化鋁乙醇溶液,在105℃加熱數分鐘,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15.5 檢查
3.15.5.1 雜質
不得過8%(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A)。
3.15.5.2 水分
不得過13.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 第一法)。
3.15.5.3 總灰分
不得過13.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3.15.5.4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3.15.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Ⅹ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75%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8.0%。
3.15.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3.15.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360nm。理論板數按槲皮素峯計算應不低於2500。
3.15.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槲皮素對照品、山柰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80%甲醇製成每1ml各含槲皮素4μg、山柰素20μg的溶液,即得。
3.15.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1.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加熱迴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8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5ml,精密加入鹽酸5ml,置90℃水浴中加熱水解1小時,取出,迅速冷卻,轉移至50ml量瓶中,用80%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3.15.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槲皮素(C15H10O7)和山柰素(C15H10O6)的總量不得少於0.10%。
3.15.8 金錢草飲片
3.15.8.1 炮製
本品爲不規則的殷。莖棕色或暗棕紅色,有縱紋,實心。葉對生,展平後呈寬卵形或心形,上表麪灰綠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較淺,主脈明顯突出,用水浸後,對光透視可見黑色或褐色的條紋。偶見黃色花,單生葉腋。氣微,味淡。
3.15.8.2 鑑別、檢查
3.15.8.3 浸出物 、含量測定
同藥材。
3.15.8.4 性味與歸經
甘、鹹,微寒。歸肝、膽、腎、膀胱經。
3.15.8.5 功能與主治
刺溼退黃,利尿通淋,解毒消腫。用於溼熱黃疸,膽脹脅痛,石淋,熱淋,小便澀痛,癰腫疔瘡,蛇蟲咬傷。
3.15.8.6 用法與用量
15~60g。
3.15.8.7 貯藏
置乾燥處。
3.15.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4 連錢草的別名·金錢草
金錢草爲中藥名,出《本草綱目拾遺》。爲《質問本草》記載的連錢草的別名。
4.1 別名
連錢草、馬蹄草、穿牆草、金錢薄荷、江蘇金錢草、一串錢[5]。
4.2 來源
連錢草爲脣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Nakai) Kupr.的全草。
4.3 產地
連錢草主產江蘇、浙江等地。
4.4 性味歸經
4.5 連錢草的功效與主治
連錢草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腎炎水腫,黃疸,感冒咳嗽,腦漏,風溼關節痛,瘧疾:煎服,9~30g。
4.6 連錢草的化學成分
連錢草含揮發油,其中主成分爲左旋松樟酮(Pinocamphone),還有蒎烯、薄荷醇、檸檬烯等。又含熊果酸、膽鹼、鞣質、苦味質、水蘇糖、硝酸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