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Jīngqú LU8[中國鍼灸學詞典]
jīngqú[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8[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U8[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經穴名·經渠
穴位 | 經渠 | ||
---|---|---|---|
漢語拼音 | Jingqu | ||
羅馬拼音 | Chingchu | ||
美國英譯名 | Meridian Gutter | ||
各國代號 | 中國 | LU8 | |
日本 | P8 | ||
法國 | 莫蘭特氏 | P8 | |
富耶氏 | |||
德國 | L8 | ||
英國 | LU8 | ||
美國 | 8 |
經渠爲經穴名(Jīngqú LU8)[1]。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手太陰肺經。經渠是手太陰肺經五輸穴的經穴,五行屬金。經即經過,渠即溝渠,經氣流注於此,如水經過溝渠,故名經渠。主治咳嗽,咯血,氣喘,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扁桃體炎,喉痹,胸痛,胸背拘急,咽喉腫痛,手腕痛,肩內側痛,前臂內側痛,無脈症,掌中熱,外感,身熱,熱病汗不出,心痛,胃脘痛,嘔吐,瘧疾,食管痙攣,膈肌痙攣,橈神經痛或麻痹等。
3.1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肺出於少商……行於經渠,經渠寸口中也,動而不居,爲經。
3.2 穴名解
通路爲渠,穴當寸口,爲肺經所行的經穴,是處爲肺經經氣經過的衝渠要道,因名經渠。楊上善說:“水出流注入渠,徐行血氣,從井出已流注此。徐引而行,經謂十二經脈也。渠謂溝渠,謂十二經脈血氣流注於此穴,故曰經渠也。”[2]
3.3 特異性
3.4 所屬部位
前臂[3]
3.5 定位
標準定位:經渠在前臂掌面橈側,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凹陷處,腕橫紋上1寸[4][5]。
經渠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1寸,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仰掌取穴。
經渠的位置
3.6 取法
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1寸,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仰掌取穴。
手側伸,拇指與掌心向上,於距腕橫紋1寸的橈動脈搏動處,亦即醫者切脈時中指所着之處取穴。
快速取穴:伸手,掌心向上,用一手給另一手把脈,中指所在位置即是[7]。
3.7 穴位解剖
經渠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肱橈肌、旋前方肌。外側有橈動、靜脈。分佈着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皮膚,由前臂外側皮神經分佈。針在橈神經淺支內側經皮下組織,在橈動、靜脈的橈側穿前臂筋膜,深進旋前方肌,該肌由正中神經的骨間前神經支配。
3.7.1 層次解剖
3.7.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分佈;深層有正中神經肌支、橈神經深支和橈動脈分佈。
3.8 功效與作用
經渠善能瀉熱開瘀、調理肺氣,猶如浚源疏流。其所治症爲胸脹、暴痹、喘咳、氣逆、胸背痛、喉痹、掌中熱、鬱熱、汗不出等症。以開瘀瀉熱爲主,猶分洪流爲多渠也。雖曰脈會太淵,經渠亦有同用。[8]
3.9 主治病症
經渠穴主治咳嗽,咯血,氣喘,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扁桃體炎,喉痹,胸痛,胸背拘急,咽喉腫痛,手腕痛,肩內側痛,前臂內側痛,無脈症,掌中熱,外感,身熱,熱病汗不出,心痛,胃脘痛,嘔吐,瘧疾,食管痙攣,膈肌痙攣,橈神經痛或麻痹等。
經渠穴主要用於呼吸系統及局部疾患:如胸痛、咳嗽、氣喘、喉痹、胸背拘急、手腕疼痛、無脈症、掌中熱及熱病汗不出、心痛、嘔吐等。
經脈病:手腕痛,肩內側、前臂內側痛。
呼吸系統疾病: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扁桃體炎,發熱,胸痛;
3.10 刺灸法
3.10.1 刺法
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脹感。
3.10.2 灸法
不灸。
禁灸。
3.11 配伍
經渠配丘墟,有肅降肺氣,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咳嗽胸滿,胸背急。治胸背痛。
經渠配丘墟、魚際、崑崙、京骨,有通經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背痛。
3.12 特效按摩
3.13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胸中膨膨然,甚則交兩手而瞀,暴癉喘逆,刺經渠及天府。此謂之大俞。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瘧,寒熱,胸背拘急,胸中膨膨痛,喉痹,掌中熱,咳嗽上氣,數欠,熱病汗不出,暴癉喘逆,心痛嘔吐,針入二分。
5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89.
- ^ [2]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49.
- ^ [3]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2.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0-41.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46.
- ^ [7]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 ^ [8]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