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痙

中醫學 鍼灸學 經外奇穴 中醫治法

1 拼音

jiě jìng

2 概述

解痙:1.經外奇穴名;2.治療學術語。

3 經外奇穴名·解痙

解痙經外奇穴名。出《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位於膕窩橫紋近外側端,股二頭肌腱內側的稱解痙l。左右計2穴。位於膕窩橫紋近內端,半腰肌腱內側的稱解痙2。左右計2穴。主治外傷性截癱。一般直刺0.5~1.0寸。[1]

4 治療學術語·解痙

解痙爲治療學術語。又稱鎮痙。用平肝、鎮潛、祛風藥物解除震顫、手足痙攣及角弓反張等症,稱解痙

5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18.

有解痙作用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