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上中下
本書由明代著名醫學家王肯堂編輯,約成書於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全書分六科(實爲五科),即《雜病證治準繩》8卷、《類方證治準繩》8卷、《傷寒證治準繩》8卷、《瘍醫證治準繩》6卷、《幼科證治準繩》9卷、《女科證治準繩》5卷,共44卷
《證治準繩》
《證治準繩》 醫學叢書。一名《六科證治準繩》。明·王肯堂撰。刊於1602年。全書闡述臨牀各科證治爲主。包括《證治準繩·雜病》八卷,《證治準繩·類方》八卷,《證治準繩·傷寒》八卷,《證治準繩·瘍醫》六卷,《證治準繩·幼科》九卷,《證治準繩·
《證治準繩》
《證治準繩》 醫學叢書。一名《六科證治準繩》。明·王肯堂撰。刊於1602年。全書闡述臨牀各科證治爲主。包括《證治準繩·雜病》八卷,《證治準繩·類方》八卷,《證治準繩·傷寒》八卷,《證治準繩·瘍醫》六卷,《證治準繩·幼科》九卷,《證治準繩·
王肯堂
予翰林院檢討,以博學多聞而名揚館閣。後因上書主張抗禦倭寇未果,於萬曆二十年引疾歸裏,遂致志於著述。所著甚多,其中以《證治準繩》爲其代表作,歷十一年始著成。此書又名《六科證治準繩》,計分《證治準繩·雜病》、《雜病證治·類方》,分述中風、中寒等
漫談健脾丸
據《中醫方劑大辭典》所載,健脾丸的配方有兩首,一出自《證治準繩·類方》,一出自《醫學六要-治法匯》。兩個方劑的主要功效基本相同l,但因組方的藥味多寡不一,所以其主治的症狀範圍也不盡一致。此後,在一些方劑書中所載的健脾丸方,其藥物組成有的遵《
《女科證治準繩》
《女科證治準繩》 婦科著作。《證治準繩》中的一種,又名《女科準繩》。五卷。明·王肯堂撰。本書主要以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已校注本)爲藍本,廣泛收集各家學說,對明以前婦科學成就作了較細統的整理。成爲代表明代水平的婦產科專著。全書分爲:治
《女科證治準繩》
《女科證治準繩》 婦科著作。《證治準繩》中的一種,又名《女科準繩》。五卷。明·王肯堂撰。本書主要以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已校注本)爲藍本,廣泛收集各家學說,對明以前婦科學成就作了較細統的整理。成爲代表明代水平的婦產科專著。全書分爲:治
第一節聚星障
聚星障是黑睛上生多個細小星翳,伴澀痛、畏光流淚的眼病。病名見於《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常在熱病後,或慢性疾病,或月經不調等陰陽氣血失調的情況下發病,多單眼爲患,也可雙眼同時或先後發生。本病病程較長,易反覆發作。治不及
第五節雲霧移睛
雲霧移睛是指眼外觀端好,唯自覺眼前似有蚊蠅或雲霧樣黑影飛舞飄移,甚至視物昏朦的眼病。《銀海精微》稱之爲蠅翅黑花。《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始稱雲霧移睛。其病變在神膏。相當於西醫學之玻璃體混濁。常由葡萄膜、視網膜的炎症、出
第一節風牽偏視
風牽偏視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轉動受限,視一爲二爲臨牀特徵的眼病。《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稱之爲神珠將反,並將其中眼珠偏斜嚴重,黑睛幾乎不可見者,稱爲瞳神反背。本病主要由風中經絡所致。相當於西醫學之麻痹性斜視。若伴見半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