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Polygonum cospidatum S.et Z.[朗道漢英字典]
giant knotweed rhizom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giant knotweed rhizom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4 拉丁名
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giant knotweed rhizome(《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苦杖、斑杖、酸桶筍、斑根、酸湯杆、紫金龍、活血龍、陰陽蓮、大葉蛇總管、九龍根[2]。
虎杖又名黃地榆、大蟲杖、斑草、九龍根、山茄子、搬倒甑、斑莊、武杖、枯杖、酸桶筍、斑莊根、鳥不踏、酸杆、斑根、九龍根、斑龍紫、野黃連、活血丹、舒筋龍、剛牙根、大活血、血藤、 酸湯稈、號筒草、紅貫腳、酒虎杖、苦杖、酸杖、大紺著、太蟲杖、甘除根、酸筒草、酸桶草、斑杖根、花斑竹、剛連根、斑杖、葉蛇總管、紫金龍、活血龍、陰陽蓮等[3]。
8 產地
虎杖產華東、華中、西南及陝西等地。
10 虎杖的功效與主治
虎杖治婦女經閉,痛經,產後惡露不下,癥瘕積聚,風溼痹痛,溼熱黃疸,淋濁,帶下:內服,煎湯,9~15g;浸酒或研末酒調服。
虎杖爲眼科常用活血祛瘀藥,具有活血行瘀,清熱解毒,利溼化瘀的功效:
(1)用於前房積血,玻璃體積血及瘀血所致眼底出血或跟底出血久不消散者,本晶可活血行瘀,促使瘀血消散,可與丹蔘、紅花等配伍使用。
14 虎杖中毒
虎杖主要含蒽醌類衍生物,有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酚及大黃素-8-葡萄糖苷等。具有祛風利溼、破瘀通經、止咳化痰之功效。
14.1 發病機制
虎杖苷小鼠腹腔注射LD50爲(1363.9±199.4)mg/kg。白藜蘆醇苷小鼠腹腔注射(1000.0±57.3)mg/kg。本品常用量爲9~15g煎湯內服,如超量內服,可刺激胃黏膜產生反應。
14.2 虎杖中毒的症狀
虎杖中毒表現爲噁心、嘔吐、腹痛、嚴重腹瀉,重者昏迷、虛脫、休克。
14.3 治療
1.催吐、洗胃。
15 虎杖的藥典標準
15.1 品名
Huzhang
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
ET RADIX
15.2 來源
本品爲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3pidatum Sieb. etZucc.的乾燥根莖和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趁鮮切短段或厚片,曬乾。
15.3 性狀
本品多爲圓柱形短段或不規則厚片,長1~7cm,直徑0.5~2.5cm。外皮棕褐色,有縱皺紋和鬚根痕,切麪皮部較薄,木部寬廣,棕黃色,射線放射狀,皮部與木部較易分離。根莖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狀。質堅硬。氣微,味微苦、澀。
15.4 鑑別
取本品粉末0.l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2.5mol/L硫酸溶液5ml,水浴加熱30分鐘,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2次,每次5ml,合併三氯甲烷液,蒸乾,殘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虎杖對照藥材0.l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大黃素對照品、大黃素甲醚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各4μl、對照品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一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置氨蒸氣中薰後,斑點變爲紅色。
15.5 檢查
15.5.1 水分
不得過12.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第一法)。
15.5.2 總灰分
不得過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5.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1.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5.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Ⅹ A)項下的冷浸法測定,用乙醇作爲溶劑,不得少於9.0%。
15.7 含量測定
15.7.1 大黃素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0.1%磷酸溶液(80:2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54nm。理論板數按大黃素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經五氧化二磷爲乾燥劑減壓乾燥24小時的大黃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48μ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lg,精密稱定,精密加入三氯甲烷25ml和2.5mol/L硫酸溶液20ml,稱定重量,置80℃水浴中加熱迴流2小時,冷卻至室溫,再稱定重量,用三氯甲烷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分取三氯甲烷液,精密量取lOml,蒸乾,殘渣加甲醇使溶解,轉移至lO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奎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大黃素(C15H10O5)不得少於0.60%。
15.7.2 虎杖苷
避光操作。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水(23:77)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306nm。理論板數按虎杖苷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經五氧化二磷爲乾燥劑減壓乾燥24小時的虎杖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稀乙醇製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lg,精密稱定,精密加入稀乙醇25ml,稱定重量,加熱迴流30分鐘,冷卻至室溫,再稱定重量,用稀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取上清液,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虎杖苷(C20H22O8)不得少於0.15%。
15.8 虎杖飲片
15.8.1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15.8.2 性味與歸經
微苦,微寒。歸肝、膽、肺經。
15.8.3 功能與主治
利溼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用於溼熱黃疸,淋濁,帶下,風溼痹痛,癰腫瘡毒,水火燙傷,經閉,瘸瘕,趺打損傷,肺熱咳嗽。
15.8.4 用法與用量
9~15g。外用適量,製成煎液或油膏塗敷。
15.8.5 注意
孕婦慎用。
15.8.6 貯藏
置於燥處,防黴,防蛀。
15.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