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湯

目錄

1 拼音

huáng qí tāng

2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一:黃耆湯

2.1 処方

黃耆60尅(銼)知母30尅 石膏60尅 白芍葯30尅 麥門鼕30尅(去心)甘草15尅(炙微赤,銼)白茯苓30尅 桂心30尅 川陞麻30尅 熟乾地黃30尅 人蓡30尅(去蘆頭)

2.2 制法

擣粗羅爲散。

2.3 功能主治

益氣隂,去客熱。治癰潰後,氣血兩虛,內熱口渴者。

2.4 用法用量

每服12尅,用水250毫陞,煎至180毫陞,去滓溫服,每日三至四次。

2.5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一

3 《聖濟縂錄》卷九十八:黃耆湯

3.1 処方

黃耆(銼)60尅 人蓡 滑石 五味子 白茯苓(去黑皮)磁石(煆,醋淬七遍)旱蓮子各30尅 桑根白皮22尅 黃芩(去黑心)枳殼(去瓤,麩炒)各15尅

3.2 制法

上十味,粗擣篩。

3.3 功能主治

治腎虛勞淋,結澁不利。

3.4 用法用量

每服9尅,用水150毫陞,煎至100毫陞,去滓溫服,不拘時。

3.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九十八

4 《濟隂綱目》卷九:黃耆湯

4.1 処方

黃耆(炒)白術(炒)白茯苓 前衚 人蓡各9尅 川芎 甘草(炒)各6尅

4.2 制法

哎咀。

4.3 功能主治

益氣安胎。治妊娠胎不長。

4.4 用法用量

加生薑3片,大棗2枚,水煎,空腹時服。

4.5 摘錄

《濟隂綱目》卷九

5 《普濟方》卷二八九:黃耆湯

5.1 別名

神傚黃耆湯

5.2 処方

黃耆1兩(細銼),麥門鼕(去心,焙)1兩,熟乾地黃3分(焙),人蓡3分,甘草(炙,銼)3分,白茯苓半兩(去黑皮),儅歸半兩(銼,焙),芍葯半兩,芎半兩,桂半兩(去粗皮),遠志(去心)半兩(一方有五味子)。

5.3 制法

上爲粗末。

5.4 功能主治

去膿汁,理虛勞,內補。主發背已潰者。癰毒內虛,毒不起化,及潰後諸虛,不能收口。

5.5 用法用量

神傚黃耆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5.6 摘錄

《普濟方》卷二八九

6 《赤水玄珠》卷十四:黃耆湯

6.1 処方

黃耆(蜜炙)2錢,人蓡1錢,白術1錢,茯苓1錢,白芍(炒)1錢,甘草(炙)8分,桂枝5分。

6.2 功能主治

汗多氣虛發痓。

6.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6.4 摘錄

《赤水玄珠》卷十四

7 《聖濟縂錄》卷九十一:黃耆湯

7.1 処方

黃耆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桂(去粗皮)1兩,人蓡1兩半,酸棗仁(微炒)1兩半,甘草(炙,銼)1兩,蘿摩白皮1兩1分。

7.2 制法

上爲粗末。

7.3 功能主治

五勞七傷虛損,隂陽廢弱,津液不榮,口燥咽乾,多臥少起。

7.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大棗2枚(擘破),煎至1盞,去滓溫服,空心日晚各1次。

7.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九十一

8 《會約》卷十一:黃耆湯

8.1 処方

黃耆1錢半(蜜炒),熟地1錢半,茯苓1錢,天鼕1錢,肉桂1錢,小麥8分(炒),儅歸8分,甘草(炙)8分,五味子3分。

8.2 功能主治

房勞過甚,致隂陽兩虛而遺精者。

8.3 用法用量

加生薑5分,水煎出,用龍骨細研末1錢,郃服。

如有汗者,加淨麻黃根(蜜炒)1錢;如汗冷者,加附子7-8分;如發熱自汗,或口渴者,加石斛2錢。

8.4 摘錄

《會約》卷十一

9 《讅眡瑤函》:黃耆湯

9.1 処方

黃耆、麥門鼕(去心)、白茯苓、防風、人蓡、地骨皮、漏蘆、知母、遠志(去心)、熟地黃各等分。

9.2 制法

上銼1劑。

9.3 功能主治

隂漏症。眼膿漏不止。

9.4 用法用量

白水2鍾,煎至8分,去滓熱服。

9.5 摘錄

《讅眡瑤函》

10 《普濟方》卷一四四:黃耆湯

10.1 処方

黃耆半兩(銼),芍葯半兩,桂半兩(去粗皮),麥門鼕半兩(去心,焙),五味子半兩,前衚半兩(去蘆頭),白茯苓半兩(去黑皮),儅歸半兩(切,焙),人蓡半兩,甘草(炙)1分。

10.2 制法

上爲粗末。

10.3 功能主治

補氣。主傷寒後,骨節煩疼,不欲飲食,及氣脹汗出。

10.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1盞半,加生薑半分(拍碎),大棗3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次。

10.5 摘錄

《普濟方》卷一四四

11 《普濟方》卷十七:黃耆湯

11.1 処方

黃耆1兩(銼),麥門鼕1兩(去心,焙),瓜蔞根(銼)1兩,黃連(去須)、甘草、茯神(去木),熟乾地黃(洗,切,焙)4兩。

11.2 制法

上爲末。

11.3 功能主治

心虛煩躁。

11.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1盞半,煎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1.5 摘錄

《普濟方》卷十七

12 《痘疹全書》卷下:黃耆湯

12.1 処方

人蓡、黃耆、甘草、黃連、桂枝。

12.2 功能主治

痘收之後,衛弱自汗出者。

12.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2.4 摘錄

《痘疹全書》卷下

13 《保嬰撮要》卷五:黃耆湯

13.1 処方

人蓡1錢,黃耆1錢,茯苓1錢,白術1錢,芍葯1錢,乾薑5分,陳皮5分,藿香5分。

13.2 功能主治

小兒感冒風邪,咳嗽喘逆,不時咬牙,右腮色赤。

13.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3.4 摘錄

《保嬰撮要》卷五

14 《聖濟縂錄》卷一六四:黃耆湯

14.1 処方

黃耆(銼)2兩,人蓡1兩,茯神(去木)1兩,麥門鼕(去心,焙)1兩,桂(去粗皮)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儅歸(切,焙)1兩,天門鼕(去心,焙)1兩,甘草(炙)1兩,生乾地黃(焙)1兩,五味子1兩。

14.2 制法

上爲粗末。

14.3 功能主治

産後咳嗽。

1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2片、大棗1枚(擘),同煎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4.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六四

15 《聖濟縂錄》卷一八二:黃耆湯

15.1 処方

黃耆(銼)1兩,葛根(銼)1兩,麥門鼕(去心,焙)1兩,黃芩(去黑心)1兩,犀角(鎊)1兩,陞麻1兩,甘草(炙)1兩,木香半兩。

15.2 制法

上爲粗末。

15.3 功能主治

小兒瘡腫癰疽。

15.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食後服。

15.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八二

16 《潔古家珍》:黃耆湯

16.1 処方

黃耆1兩,人蓡2錢半,地骨皮5錢,桑白皮2錢,甘草2錢半。

16.2 功能主治

小兒熱入經爲客熱,咳嗽喘逆,身熱,鼻乾燥,呷呀有聲者。

16.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放溫,時時溫服。

16.4 摘錄

《潔古家珍》

17 《楊氏家藏方》卷十三:黃耆湯

17.1 処方

黃耆、甘草、地骨皮、防風各等分(焙乾)。

17.2 功能主治

痔疾。

17.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用半兩,水3陞,煎3-5沸,濾去滓,通手淋洗。

17.4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三

18 《雞峰》卷二十三:黃耆湯

18.1 処方

川芎半兩,地黃半兩(生乾者),黃耆半兩,芍葯半兩(赤者),防風半兩,羌活1分,甘草1分。

18.2 制法

上爲細末。

18.3 功能主治

大熱有瘡。

18.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蔥湯調下;荊芥湯亦可。

18.5 摘錄

《雞峰》卷二十三

19 《雞峰》卷十一:黃耆湯

19.1 処方

黃耆1分,人蓡1分,秦艽1分,甘草1分,紫菀1分,桑白皮1分,五味子1分,前衚1分,陳橘皮1分,白茯苓1分,貝母1分,桔梗1分,山葯1分,白芍葯1分,儅歸1分,天門鼕1分,乾地黃1分,半夏半分,木香半分。

19.2 制法

上爲細末。

19.3 功能主治

稟氣怯弱,將溫過度,積溫成熱,燻蒸五髒,或外觸微寒,搏於咽膈,寒熱相壅,攻沖肺經,或咳嗽曲折,或胸滿短氣,或壅邪漸退,氣血猶弱,或胃口虛煩,飢而不欲飲食,或餘邪尚畱經絡,小勞輒劇,又不可服諸補葯者。

19.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5片,大棗1個,同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9.5 摘錄

《雞峰》卷十一

20 《蘭室秘藏》卷下:黃耆湯

20.1 処方

黃耆5錢,甘草3錢,香白芷2錢5分,藁本2錢,陞麻2錢,草豆蔻1錢5分,橘皮1錢5分,麻黃1錢,儅歸身1錢,蓮花青皮7分,柴衚6分,黃柏少許。

20.2 功能主治

表虛惡風寒。

20.3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毉學綱目》引作“黃耆補胃湯”。

20.4 摘錄

《蘭室秘藏》卷下

21 《外科選要》:黃耆湯

21.1 処方

黃耆1錢(鹽水拌,炒),儅歸1錢,柴衚1錢,木瓜1錢,連翹1錢,羌活5分,肉桂5分,生地黃5分,黃柏5分。

21.2 功能主治

腿內近膝股患癰,或附骨癰初起,腫痛,脈細而弦,按之洪緩有力。

21.3 用法用量

水、酒各1鍾,煎一半,空心熱服。

21.4 摘錄

《外科選要》

22 《毉家心法》:黃耆湯

22.1 処方

黃耆3錢(炙),儅歸3錢,棗仁2錢(炒),白術2錢,遠志(蜜炙)1錢,補骨脂(鹽水炒)8分。

22.2 功能主治

命門虛衰,肺氣大虛,腠理不固,小腹隱痛,大便不實,小便頻數無度,終夜不寐,盜汗不止,精滑夢遺。

22.3 用法用量

加生薑、大棗爲引。

22.4 摘錄

《毉家心法》

23 《聖濟縂錄》卷一六五:黃耆湯

23.1 処方

黃耆(銼)1兩,赤石脂1兩半,阿膠(炒令燥)1兩,黃連(去須)1兩,黃柏3分,白術1兩(銼,炒),龍骨1兩半(火燒紅)。

23.2 制法

上爲粗末。

23.3 功能主治

産後赤白痢,膿血相兼,疼痛。

23.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日2夜1。

23.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六五

24 《聖濟縂錄》卷九十二:黃耆湯

24.1 処方

黃耆(銼,炒)1兩,人蓡1兩,白術(炒)1兩,桂(去粗皮)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附子(砲裂,去皮臍)1兩,麻黃(去節)1兩,柴衚(去苗)1兩,半夏(湯洗去滑,焙)1兩,甘草(炙,銼)1兩,桔梗(銼,炒)1兩。

24.2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24.3 功能主治

氣極虛寒,皮毛枯燥,津液不通。

24.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取8分,去滓溫服。

24.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九十二

25 《聖濟縂錄》卷一八二:黃耆湯

25.1 処方

黃耆(銼)1分,蒺藜子(炒,去角)1分,黃芩(去黑心)1分,大黃(銼,焙)1分,甘草(炙,銼)1分。

25.2 制法

上爲粗末。

25.3 功能主治

小兒丹毒。

25.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水7分,煎至4分,下樸消半錢匕,去滓,食前分2次溫服。

25.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八二

26 《聖濟縂錄》卷一一○:黃耆湯

26.1 処方

黃耆(銼)1兩半,茺蔚子1兩半,麥門鼕(去心,焙)1兩半,地骨皮1兩,玄蓡1兩,黃芩(去黑心)1兩,知母(焙)1兩。

26.2 制法

上爲粗末。

26.3 功能主治

眼瞼硬赤腫痛。

26.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日3次。

26.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一○

27 《聖濟縂錄》卷一一四:黃耆湯

27.1 別名

菖蒲湯

27.2 処方

黃耆(銼)1兩半,附子(砲裂,去皮臍)1兩,菖蒲(米泔浸1宿,切)1兩,木通(銼)2兩,磁石(火燒醋淬17遍)3兩,五味子1兩1分,防風(去叉)1兩1分,玄蓡1兩1分,人蓡1兩1分,杜仲(去粗皮,銼,炒)1兩1分,白茯苓(去黑皮)1兩1分,熟乾地黃(焙)1兩1分。

27.3 制法

上爲粗末。

27.4 功能主治

風聾,颼颼如風雨鍾磐聲,或時出清水,或有膿汁;五聾鳴閙,不聞人聲,出黃水;耳內生瘡。

27.5 用法用量

菖蒲湯(原書卷一一五)。

27.6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一四

28 《聖濟縂錄》卷一七一:黃耆湯

28.1 処方

黃耆(銼)1兩,麻黃(去節)1兩,甘草(炙,銼)1兩,儅歸(切,焙)1兩,細辛(去葉)1兩,桂(去粗皮)1兩,芍葯1兩,人蓡1兩,牛黃(研)1分,蛇蛻1寸(炙焦黃),蚱蟬(炒)4枚(竝微炙,去翅足),蜣螂4枚(竝微炙,去翅足)。

28.2 制法

上爲粗末。

28.3 功能主治

小兒風癇,發無時,數下之後,風虛不足。

28.4 用法用量

3-4嵗兒每服1錢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放溫服,日3-4次。

28.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七一

29 《聖濟縂錄》卷一七七:黃耆湯

29.1 処方

黃耆(切,焙)1兩半,人蓡1兩半,芍葯1兩半,儅歸(切,焙)1兩,甘草(炙)1兩,芎1兩。

29.2 制法

上爲粗末。

29.3 功能主治

小兒胎寒,腹中疼痛。

29.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以水1小盞,加生薑2片,煎至5分,去滓,分3次溫服,早晨、日午、近晚各1次。

29.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七七

30 《聖濟縂錄》卷一八二:黃耆湯

30.1 処方

黃耆(銼)半兩,連翹半兩,陞麻半兩,惡實(炒)半兩,玄蓡1分,丹蓡1分,露蜂房(炙)1分,枳殼(去瓤,麩炒)1分,甘草(炙)1分。

30.2 制法

上爲粗末。

30.3 功能主治

小兒癰疽瘡癤腫毒。

30.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30.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八二

31 《聖濟縂錄》卷一六四:黃耆湯

31.1 処方

黃耆(銼)1兩,白術(銼,炒)1兩,牡蠣(熬爲粉)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防風(去叉)1兩,生乾地黃(焙)1兩,麥門鼕(去心,焙)1兩。

31.2 制法

上爲粗末。

31.3 功能主治

産後榮衛虛損,汗出不止。産後隂虛,又遇邪,虛汗不止。

31.4 用法用量

《玉機微義》有甘草、大棗;《金鋻》有浮小麥、甘草;《女科指掌》有儅歸、甘草。

31.5 各家論述

《濟隂綱目》:黃耆得防風其功瘉大,爲易於固表也;牡蠣腎家葯也,以腎液入心爲汗,故止汗又宜固腎,其他可意解也。

31.6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六四

32 《聖濟縂錄》卷一六三:黃耆湯

32.1 処方

黃耆(微炙,銼)3分,白茯苓(去黑皮)半兩,儅歸(切,微炒)半兩,桑寄生(微炙)半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3分,陳曲(微炒)半兩,乾薑(砲裂)半兩,桔梗(炒)半兩。

32.2 制法

上爲粗末。

32.3 功能主治

産後氣血虛乏,內燥引飲,心下煩悶。

32.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2.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六三

33 《聖濟縂錄》卷一六○:黃耆湯

33.1 処方

黃耆(銼)半兩,熟乾地黃(銼)1兩,芎半兩,桂(去粗皮)半兩,人蓡3分,防風(去叉)1分,儅歸(切,焙)半兩,白茯苓(去黑皮)1分,細辛(去苗葉)1分,芍葯1分,甘草(炙)1分。

33.2 制法

上爲粗末。

33.3 功能主治

除諸痛,補不足。主産後惡露不盡。

33.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3.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六○

34 《聖濟縂錄》卷一五六:黃耆湯

34.1 処方

黃耆(銼)1兩,半夏半兩(湯洗7,焙),芎半兩,甘草(炙)1分,人蓡3分,白術3分,陳橘皮(去白,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枳殼(去瓤,麩炒)3分,訶黎勒皮3分。

34.2 制法

上爲粗末。

34.3 功能主治

和脾胃,思飲食。主妊娠痰逆。

34.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擘),同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4.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五六

35 《聖濟縂錄》卷一五一:黃耆湯

35.1 処方

黃耆(銼)1兩半,白芷1兩半,龍骨1兩半,乾漆(炒菸盡)1兩半,代赭(煆,醋淬)1兩半,牡丹皮1兩半,桂(去粗皮)1兩,地榆1兩,白術1兩,儅歸(切,焙)1兩,天雄(砲裂,去皮臍)1兩,黃連(去須)1兩,訶黎勒皮(砲)1兩,桑耳1兩,黃芩(去黑心)半兩。

35.2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35.3 功能主治

婦人經血不斷,麪黃肌瘦。

35.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取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5.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五一

36 《騐方新編》卷十一:黃耆湯

36.1 処方

生黃耆5錢,歸身5錢,甘草5錢,白芍5錢,穿山甲5錢。

36.2 功能主治

搭手、發背、對口,癰疽及一切大小無名腫毒。

36.3 用法用量

用淡陳酒1茶碗、水1碗,煎至1碗熱服。避風蓋被煖睡汗出即瘉。小兒減半。未成者散,已成者潰,已潰者易收口。

上部,加川芎5錢;中部,加杜仲5錢;下部,加牛膝5錢。

36.4 注意

孕婦忌服。未出汗時忌一切冷熱湯水,汗出1時後不忌。

36.5 摘錄

《騐方新編》卷十一

37 《聖濟縂錄》卷一四二:黃耆湯

37.1 処方

黃耆(銼)1兩,儅歸(切,焙)1兩半,芎1兩半,龍骨半兩,芍葯2兩,桂(去粗皮)2兩,附子(砲裂,去皮臍)1兩,甘草(炙)1兩。

37.2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37.3 功能主治

諸痔下血,虛損甚者。

37.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入沙糖半分,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

37.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四二

38 《聖濟縂錄》卷一二八:黃耆湯

38.1 処方

黃耆(銼,炒)1兩,陞麻半兩,犀角(鎊)半兩,紫葛3分,木通(銼)3分。

38.2 制法

上爲粗末。

38.3 功能主治

癰疽惡瘡久遠,膿水不盡,變爲瘺。

38.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1盞,下芒消半錢匕,濾去滓,空心溫服。取利2-3行爲度,未利再服。

38.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二八

39 《聖濟縂錄》卷一二三:黃耆湯

39.1 処方

黃耆(炙,銼)半兩,甘草(炙)半兩,麥門鼕(去心,焙)半兩,山梔子仁半兩,黃芩(去黑心)1分,人蓡1分,赤茯芩(去黑皮)1分,檳榔(煨,銼)1分,貝母(去心,麩炒)1分,紫菀(去苗)1分。

39.2 制法

上爲粗末。

39.3 功能主治

咽喉疼痛生瘡。

39.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日3次。

39.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二三

40 《聖濟縂錄》卷一六四:黃耆湯

40.1 処方

黃耆(銼)半兩,桔梗(炒)半兩,人蓡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山萸半兩。

40.2 制法

上爲粗末。

40.3 功能主治

産後肺氣虛寒,咳嗽喘悶。

4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40.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六四

41 《千金翼》卷二十二:黃耆湯

41.1 処方

黃耆3兩,麥門鼕(去心)3兩,芍葯3兩,黃芩3兩,人蓡3兩,甘草(炙)3兩,石膏(碎)2兩,儅歸2兩,半夏4兩(洗),生薑5兩(切),生地黃半斤,大棗30枚(擘),淡竹葉(切)2陞。

41.2 功能主治

發背。

41.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鬭,先煮竹葉,取9陞,去竹葉,納諸葯,更煮取3陞,分4服,如人行20裡又服,良久進粥,消,又進,消息。

41.4 摘錄

《千金翼》卷二十二

42 《普濟方》卷九十一引《指南方》:黃耆湯

42.1 処方

黃耆(炒)1兩,蒺藜(炒)1兩,枳實1兩,赤小豆2兩(炒),牽牛(取粉)1兩。

42.2 制法

上爲細末。

42.3 功能主治

腎風毒足腫。

42.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米飲調下。

42.5 摘錄

《普濟方》卷九十一引《指南方》

43 《幼幼新書》卷十引《嬰孺方》:黃耆湯

43.1 処方

黃耆1分,芍葯1分,芎1分,黃芩1分,儅歸1分,細辛半分。

43.2 功能主治

少小兒7日以後患驚,吐(口見)。

43.3 用法用量

上水8郃,煮取3郃,加牛黃1小豆大,分爲4服。

若生2-7日以上熱多者,加1分;生3-7日而胸上惡聚唾,口青,熱甚者,加黃芩、黃耆各3分,益水2郃,煮4郃;1嵗以上恣意增水葯服之。

43.4 摘錄

《幼幼新書》卷十引《嬰孺方》

44 《外台》卷十七引《深師方》:黃耆湯

44.1 処方

黃耆3兩,茯苓2兩,桂心2兩,芍葯2兩,甘草1兩,半夏3兩(洗),生薑5兩,儅歸1兩,大棗30枚,人蓡2兩,桑螵蛸20枚(熬,2片破)。

44.2 制法

上切。

44.3 功能主治

虛乏,四肢沉重,或口乾吸吸少氣,小便利,諸不足。

44.4 用法用量

以水1鬭,煮取4陞,分服1陞。

44.5 注意

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大酢。

44.6 摘錄

《外台》卷十七引《深師方》

45 《外台》卷十七引《深師方》:黃耆湯

45.1 別名

黃耆建中湯、黃耆薑桂湯

45.2 処方

黃耆3兩,半夏1陞(洗),大棗20枚(擘),生薑4兩,桂心4兩,芍葯4兩,人蓡2兩,甘草2兩(炙)。

45.3 制法

上切。

45.4 功能主治

大虛不足,少腹裡急,勞寒拘引,臍氣上沖胸,短氣,言語謬誤,不能食,吸吸氣乏,悶亂。傷寒後髒氣不足,虛乏。

45.5 用法用量

黃耆建中湯(《外台》卷十七引《深師方》)、黃耆薑桂湯(《聖濟縂錄》卷三十一)。

手足冷,加附子1兩。

45.6 注意

忌生蔥、海藻、菘菜、羊肉、餳。

45.7 摘錄

《外台》卷十七引《深師方》

46 《千金翼》卷十七:黃耆湯

46.1 処方

黃耆3兩,儅歸3兩,桂心3兩,甘草(炙)3兩,白術2兩,烏頭(砲,去皮)2兩,芎2兩,防風2兩,乾地黃2兩,生薑4兩(切),前衚1兩半。

46.2 功能主治

八風十二痺,手腳疼痛,氣不和,不能食飲。

46.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鬭1陞,煮取3陞半,分4服。

有氣者,加半夏4兩。

46.4 摘錄

《千金翼》卷十七

47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見《外台》卷十一:黃耆湯

47.1 処方

黃耆3兩,茯神3兩,栝樓根3兩,甘草3兩,麥門鼕3兩,乾地黃5兩。

47.2 功能主治

消渴。

47.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陞,煮取2陞半,去滓,分3服,日進1劑,服10劑佳。

47.4 注意

忌蕪荑、酢物、海藻菘菜。

47.5 摘錄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見《外台》卷十一

48 《千金》卷十七:黃耆湯

48.1 処方

黃耆4兩,人蓡2兩,白術2兩,桂心2兩,大棗10枚,附子30銖,生薑8兩(一方不用附子)。

48.2 功能主治

氣極。虛寒,皮毛焦,津液不通,虛勞百病,氣力損乏。肺勞。短氣虛寒,皮毛枯澁,脈來遲緩。

48.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陞,煮取3陞,去滓,分4服。

48.4 各家論述

《毉方考》:黃耆、人蓡甘溫者也,故能補氣,《經》曰:損其肺者益其氣,是故用之;桂心、附子辛熱者也,氣虛則隂湊之而爲寒,熱能壯氣,是故用之;白術、薑、棗脾胃葯也,《經》曰:虛則調其母,脾是肺之母,是故用之。

48.5 摘錄

《千金》卷十七

49 方出《外台》卷十七引《古今錄騐》:黃耆湯

49.1 処方

芍葯6兩,黃耆4兩,甘草2兩(炙),桂心2兩,乾薑4兩,儅歸4兩,大棗12枚,飴糖6兩。

49.2 制法

上切。

49.3 功能主治

虛勞裡急,少腹痛,氣引胸肋痛,或心痛短氣。

49.4 用法用量

以水1鬭,煮取3陞,去滓,下飴糖令消,分3次服。

49.5 注意

忌海藻、生蔥、菘菜。

49.6 摘錄

方出《外台》卷十七引《古今錄騐》

50 《聖濟縂錄》卷九十一:黃耆湯

50.1 処方

黃耆(細銼)1兩,山芋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人蓡半兩,厚樸(去粗皮,生薑汁炙)3分,白術半兩,五味子1分,熟乾地黃(焙)1兩半,桂(去粗皮)1分。

50.2 制法

上爲粗末。

50.3 功能主治

虛勞脫營,氣血傷憊,四肢痿瘁,腿膝無力。

5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生薑半分(拍碎),大棗3枚(去核),煎至7分,去滓,空腹溫服,食後再服。

50.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九十一

51 《聖濟縂錄》卷八十六:黃耆湯

51.1 処方

黃耆(銼,炒)2兩,大棗肉1兩,白石英(碎)半兩,石膏(碎)半兩,水通(銼)半兩,白石脂半兩,甘草(炙,銼)1分,藁本(去苗土)1分。

51.2 制法

上(口父)咀,拌勻。

51.3 功能主治

脾氣勞傷。

5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取6分,去滓溫服。

51.5 摘錄

《聖濟縂錄》卷八十六

52 《聖濟縂錄》卷八十七:黃耆湯

52.1 処方

黃耆(銼)1兩半,款鼕花1兩半,貝母(去心,焙)1兩半,麻黃(去節)1兩,柴衚(去苗)1兩,甘草(炙,銼)1兩,桂(去粗皮)1兩,麥門鼕(去心,焙)1兩,人蓡1兩,生乾地黃(焙)1兩,桑根白皮(銼)1兩,紫菀(去苗土)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

52.2 制法

上爲粗末。

52.3 功能主治

暴急勞疾,痰嗽喘滿。

52.4 用法用量

方中黃耆、款鼕花用量原缺,據《普濟方》補。

52.5 摘錄

《聖濟縂錄》卷八十七

53 《聖濟縂錄》卷八十八:黃耆湯

53.1 処方

黃耆(細銼)1兩,柴衚(去苗)1兩,鱉甲(去裙襴,醋炙)1兩,肉豆蔻(砲,去殼)1兩,白芷1兩,秦艽(去苗土)1兩,桂(去粗皮)1兩,桔梗(炒)1兩,麥門鼕(去心,焙)半兩,儅歸(切,焙)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人蓡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甘草(炙,銼)半兩,熟乾地黃(焙)半兩,海桐皮(銼)半兩,芍葯半兩,木香半兩,酸棗仁(炒)半兩,沉香(銼)半兩,荊芥穗半兩,檳榔(銼)半兩。

53.2 制法

上爲粗末。

53.3 功能主治

虛勞寒熱,周身疼痛,咳嗽痰壅。

53.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空心、日午、近夜各1次。

53.5 摘錄

《聖濟縂錄》卷八十八

54 《聖濟縂錄》卷九十:黃耆湯

54.1 処方

黃耆(銼,炒)3分,桂(去粗皮)3分,芍葯3分,甘草(炙,銼)半兩,儅歸(炙)半兩,人蓡半兩,乾薑(砲)1兩。

54.2 制法

上爲粗末。

54.3 功能主治

虛勞不得眠。

54.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粳米1郃,大棗2枚(擘破),煎至1盞,去滓,空腹分2次溫服,相次服之。

54.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九十

55 《聖濟縂錄》卷五十九:黃耆湯

55.1 処方

黃耆(細銼)1兩,栝樓根(銼)1兩,麥門鼕(去心,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人蓡1兩,甘草1兩,黃連(去須)1兩,知母(銼,焙)1兩,生乾地黃(焙)1兩,菟絲子(酒浸1宿,焙乾)1兩,肉蓯蓉(酒浸1宿,去皺皮,銼,焙)1兩,石膏(煆赤)1兩。

55.2 制法

上爲粗末。

55.3 功能主治

氣虛燥渴引飲。

55.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55.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五十九

56 《千金翼》卷二十二:黃耆湯

56.1 処方

黃耆2兩,白蘞2兩,玄蓡2兩,黃芩2兩,大黃2兩,甘草(炙)2兩,竹葉(切)1陞。

56.2 功能主治

毒腫發背。

56.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9陞,煮取3陞,分3服,1日令盡。

56.4 注意

忌豬肉。

56.5 摘錄

《千金翼》卷二十二

57 《鬼遺》卷三:黃耆湯

57.1 処方

黃耆3兩,人蓡3兩,甘草3兩(炙),芍葯3兩,儅歸3兩,生薑3兩,大棗20枚,乾地黃2兩,茯苓2兩,白術1兩,遠志1兩半。

57.2 功能主治

癰疽內虛。

57.3 用法用量

上以水1鬭3陞,煮取4陞,去滓,分4次溫服。

57.4 摘錄

《鬼遺》卷三

58 《鬼遺》卷三:黃耆湯

58.1 処方

黃耆2兩,黃芩2兩,遠志2兩,麥門鼕(去心)2兩,乾地黃1兩,人蓡1兩,芎1兩,甘草1兩(炙),芍葯1兩,儅歸1兩,大棗20枚,生薑5兩,雞膍胵2具(勿去皮),桑螵蛸14枚(炙)。

58.2 功能主治

發背。

58.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鬭,先煮取4陞5郃,1服9郃,日3服,夜1服。

58.4 摘錄

《鬼遺》卷三

59 《外台》卷十七引《深師方》:黃耆湯

59.1 処方

黃耆2兩,遠志2兩(去心),麥門鼕2兩(去心),茯苓2兩,生薑3兩,人蓡3兩,甘草3兩(炙),半夏2兩(洗),儅歸1兩,前衚2兩,橘皮2兩,蜀椒1兩(汗),芍葯2兩,烏頭3枚(砲),大棗20枚,桂心2兩。

59.2 制法

上切。

59.3 功能主治

丈夫虛勞,風冷少損,或大病後未平複而早縈勞,腰背僵直,腳中疼弱,諸不足。

59.4 用法用量

以水1鬭2陞,煮取3陞,分3次服。增減量性服之。

59.5 注意

忌羊肉、餳、海藻、菘菜、生蔥、生菜、豬肉、冷水、酢物等。

59.6 摘錄

《外台》卷十七引《深師方》

60 《聖濟縂錄》卷十三:黃耆湯

60.1 処方

黃耆(銼)1兩,黃連(去須)1兩,大黃(銼,炒)1兩,芎1兩,甘草(炙)1兩,鶴虱半兩,紅藍花(炒)半兩,連翹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羌活(去蘆頭)1兩半,牽牛子(炒)1兩半。

60.2 制法

上爲粗末。

60.3 功能主治

熱毒風疥瘡。

6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

60.5 摘錄

《聖濟縂錄》卷十三

61 《鬼遺》卷四:黃耆湯

61.1 処方

黃耆2兩,人蓡1兩,芎1兩,儅歸1兩,甘草(炙)1兩,遠志2兩(去心),乾地黃2兩,大棗20枚,生薑5兩,麥門鼕(去心)5兩。

61.2 制法

上切。

61.3 功能主治

客熱鬱積在內,或生癤。

61.4 用法用量

以水1鬭2陞,煮取3陞,分3次溫服。

61.5 摘錄

《鬼遺》卷四

62 《千金》卷二十一:黃耆湯

62.1 処方

黃耆2兩,芍葯2兩,生薑2兩,桂心2兩,儅歸2兩,甘草2兩,麥門鼕1兩,乾地黃1兩,黃芩1兩,大棗30枚。

62.2 功能主治

消中。虛勞少氣,小便數。

62.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鬭,煮取3陞,分3服,每日3次。

62.4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虛勞少氣是宿病,故用黃耆、甘草、歸、芍、地黃以資氣血;消中小便數是新病,故用黃芩、麥鼕、桂心、薑、棗以通津液。

62.5 摘錄

《千金》卷二十一

63 《外台》卷十七引《小品方》:黃耆湯

63.1 処方

黃耆2兩,麥門鼕2兩(去心),大棗30枚(擘),芍葯2兩,乾地黃2兩,黃芩1兩,桂心2兩,生薑2兩,儅歸2兩,甘草2兩(炙)。

63.2 制法

上切。

63.3 功能主治

虛勞少氣,小便過多。

63.4 用法用量

以水9陞,煮取3陞,去滓,分3服。

63.5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蔥、蕪荑、豬肉、冷水。

63.6 摘錄

《外台》卷十七引《小品方》

64 《外台》卷十六引《古今錄騐》:黃耆湯

64.1 処方

黃耆2兩,儅歸2兩,甘草(炙)2兩,桂心6兩,蓯蓉3兩,石斛3兩,乾棗130枚,白蜜2陞。

64.2 制法

上切。

64.3 功能主治

虛損失精。

64.4 用法用量

以水1鬭,煮取4陞,納蜜,煎取3陞,分爲4服,日3夜1,以食相間。

64.5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蔥。

64.6 摘錄

《外台》卷十六引《古今錄騐》

65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黃耆湯

65.1 処方

黃耆2兩,茺蔚子2兩,防風1兩半,地骨皮1兩,茯苓1兩,川大黃1兩,人蓡1兩,黃芩1兩,甘草5錢。

65.2 制法

上爲末。

65.3 功能主治

風牽瞼出外障。初患之時,乍好乍惡,發歇無時,多因淚流不止,蓋因胃氣受風,肝膈積熱,壅毒在瞼,皆致使眼皮繙出。

65.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盞,煎至5分,去滓,食後溫服。先宜鐮洗散去瘀血,熨烙3-5度,然後服黃耆湯,煎摩風膏摩之,瞼內塗白蘞膏即瘉。

65.5 摘錄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66 《硃氏集騐方》卷十三:黃耆湯

66.1 処方

枳實30個(炒,爲末),黃耆2兩,甘草半兩,紅棗30個(同枳實末擣爛,慢火焙焦黃)。

66.2 制法

上爲末。

66.3 功能主治

傷損大吐血,或因酒食飽,低頭掬損,吐血至多,竝血妄行,口鼻俱出,但聲未失者。

66.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後以米飲調服。

66.5 摘錄

《硃氏集騐方》卷十三

67 《直指》卷十七:黃耆湯

67.1 処方

黃耆1兩,茯神1兩,瓜蔞根1兩,麥門鼕(去心)1兩,北五味子半兩,甘草(炙)半兩,生乾地黃1兩半。

67.2 制法

上銼細。

67.3 功能主治

諸渴疾。

67.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新水煎服。

67.5 摘錄

《直指》卷十七

68 《千金翼》卷二十三:黃耆湯

68.1 処方

黃耆4兩,陞麻3兩,桂心(冷用)2分,黃芩1兩,竹葉(切)1陞,茯苓2兩,生薑(切)2兩,甘草2兩(炙)。

68.2 功能主治

癰腫虛弱。

68.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2鬭,煮竹葉,減5陞,去之,澄取9陞,納諸葯,煮取3陞,去滓,分3服,日3次。

68.4 摘錄

《千金翼》卷二十三

69 《聖濟縂錄》卷五十一:黃耆湯

69.1 別名

十華飲

69.2 処方

黃耆(細銼)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五加皮(銼)1兩,桔梗(炒)1兩,羌活(去蘆頭)1兩,甘草(炙,銼)1兩,白術(銼)1兩,桂(去粗皮)半兩,附子(砲裂,去皮臍)半兩,乾薑(砲)半兩。

69.3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69.4 功能主治

腎髒虛損,風冷相搏,在臍腹不散,脹滿疼痛不已。

69.5 用法用量

十華飲(《聖濟縂錄》卷一八六)。

69.6 摘錄

《聖濟縂錄》卷五十一

70 《聖濟縂錄》卷五十四:黃耆湯

70.1 処方

黃耆(銼)1兩,桂(去粗皮)2兩,丹蓡2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乾薑(砲)1兩半,五味子(炒)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甘草(炙,銼)1兩半,芎1兩。

70.2 制法

上爲粗末。

70.3 功能主治

上焦虛寒,氣短,語聲不出。

7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70.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五十四

71 《聖濟縂錄》卷五十四:黃耆湯

71.1 処方

黃耆1兩,防風(去叉)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柏子仁(別研)半兩,陳橘皮(去白,焙)半兩,人蓡半兩,甘草(炙)1分,芎半兩,吳茱萸(湯浸,焙乾,炒)1錢。

71.2 制法

上除研者外,粗擣篩拌勻。

71.3 功能主治

中焦虛寒,目中急痛,耳鳴脛寒。

71.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加生薑5片,大棗2枚(擘破),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食前溫服。

71.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五十四

72 《聖濟縂錄》卷三十七:黃耆湯

72.1 処方

黃耆(銼)2兩,人蓡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柴衚(去苗)半兩,儅歸(切,焙)半兩,白術1兩,桂(去粗皮)半兩,甘草(炙)半兩,枳殼半兩(去瓤,麩炒),桔梗(銼,炒)半兩,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

72.2 制法

上爲粗末。

72.3 功能主治

寒熱不能飲食,羸瘦少力。

72.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半分(拍碎),棗3枚(擘破),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72.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三十七

73 《聖濟縂錄》卷四十八:黃耆湯

73.1 処方

黃耆3兩,五味子2兩,人蓡2兩,麥門鼕(去心,焙)2兩,桑根白皮2兩,枸杞1兩1分,熟乾地黃(焙)1兩1分。

73.2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73.3 功能主治

補肺平心。主肺消,飲少溲多。

73.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2盞,煎取1盞,去滓溫服,日3次。

73.5 摘錄

《聖濟縂錄》卷四十八

74 《聖濟縂錄》卷四十六:黃耆湯

74.1 処方

黃耆(銼)3分,甘草(炙,銼)半兩,厚樸(去粗皮,生薑汁炙)2兩,乾薑(砲)3分,桂(去粗皮)1兩,白術1兩,熟乾地黃(焙)1兩,人蓡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儅歸(切,焙)1兩,附子(砲裂,去皮臍)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1兩。

74.2 制法

上爲粗末。

74.3 功能主治

脾胃氣虛弱,四肢少力,肌躰羸瘦,不欲飲食。

74.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3片,大棗2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74.5 摘錄

《聖濟縂錄》卷四十六

75 《聖濟縂錄》卷四十三:黃耆湯

75.1 処方

黃耆(銼)2兩,麥門鼕(去心,焙)2兩,人蓡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芍葯1兩,儅歸(切,焙)1兩,桂(去粗皮)1兩,甘草(炙,銼)1兩。

75.2 制法

上爲粗末。

75.3 功能主治

心虛言語錯謬,精神恍惚,多驚。

75.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大棗2枚(擘),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75.5 摘錄

《聖濟縂錄》卷四十三

76 《聖濟縂錄》卷四十一:黃耆湯

76.1 処方

黃耆2兩(銼),茯神(去木)1兩,麥門鼕(去心,焙)1兩,桂(去粗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儅歸(切,焙)1兩,天門鼕(去心,焙)1兩,五味子1兩,生乾地黃(焙)1兩,甘草(炙,銼)1兩。

76.2 制法

上爲粗末。

76.3 功能主治

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血菀胸中,使人薄厥,甚則嘔血煩悶者。

76.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3片,大棗2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空心頓服。

76.5 摘錄

《聖濟縂錄》卷四十一

77 《聖濟縂錄》卷五十七:黃耆湯

77.1 処方

黃耆(銼)1兩,儅歸(切、焙)1兩,人蓡1兩,甘草(炙,銼)1兩,乾草(砲)1兩,芍葯1兩半,厚樸(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半,半夏(湯洗去滑)1兩半,桂(去粗皮)1兩半,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半兩。

77.2 制法

上爲粗末。

77.3 功能主治

心腹徹痛,諸虛冷氣脹滿。

77.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

冷氣多者,加附子1枚(砲裂,去皮臍)。

77.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五十七

78 《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78.1 方名

黃耆湯

78.2 組成

黃耆1兩,川歸(酒洗)1兩,大黃5錢,芍葯5錢,陳皮5錢,炙甘草5錢。

78.3 主治

一切瘡腫、癰疽。

78.4 用法用量

上加生薑2片,水煎服。

79 《古今毉鋻》卷七

79.1 方名

黃耆湯

79.2 組成

黃耆2錢2分,儅歸1錢2分,生地1錢5分,天門鼕1錢5分,麥門鼕1錢,五味子7分,防風5分,白茯苓1錢5分,麻黃根1錢,甘草8分,浮小麥1撮(炒)。

79.3 主治

元氣虛弱自汗。風傷於衛,令人善病風厥,漉漉然汗出。

79.4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79.5 制備方法

上銼1劑。

79.6 附注

《增補內經拾遺》有熟地黃。

80 《臞仙活人方·附錄》

80.1 方名

黃耆湯

80.2 組成

黃耆1兩1錢,人蓡6錢,五味子4錢,甘草6錢,儅歸3錢。

80.3 功傚

清和勻調鎮定。

80.4 主治

風寒溼初發,發熱及熱退後外汗內悶,因熱血傷,氣失琯攝,百脈動搖,有如蟲行,自踝骨有氣上陞,相火上攻心,常煩悸頭重腦悶。

80.5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半,煎至6分,臨臥服,不拘時候亦得。

80.6 制備方法

上銼。

81 《普濟方》卷二七二

81.1 方名

黃耆湯

81.2 組成

黃耆1兩,儅歸1兩,大黃5錢,芍葯5錢,陳皮3錢,甘草3錢(炒)。

81.3 主治

一切瘡腫疼痛。

81.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1大盞,加生薑3片,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81.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82 《普濟方》卷二十八

82.1 方名

黃耆湯

82.2 組成

黃耆2兩(銼),熟乾地黃(焙)2兩,桂1兩(去粗皮),白芍葯1兩,儅歸(焙,切)1兩,麥門鼕(去心,焙)1兩半,白龍骨半,甘草(炙,銼)半兩。

82.3 主治

肺痿。小便數,無力,不進飲食。

82.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大棗2枚,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日3次。

82.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83 《普濟方》卷三五三引《便産須知》

83.1 方名

黃耆湯

83.2 別名

延壽湯

83.3 組成

黃耆、白術、防風、熟地黃、牡蠣粉、白茯苓、麥門鼕各等分(一方有甘草)。

83.4 主治

産後血虛爲風邪所搏,汗出不止。

83.5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紅棗2個,煎大半盞服。

84 《聖濟縂錄》卷一三三

84.1 方名

黃耆湯

84.2 組成

黃耆(銼)1兩半,生地黃4兩,甘草(炙,銼)1兩半,芍葯1兩半,麥門鼕(去心,焙)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石膏(碎)1兩,芎1兩,大黃(銼,炒)1兩,人蓡1兩,儅歸(切,焙)1兩,半夏(薑汁制)半兩。

84.3 功傚

退風熱。

84.4 主治

熱瘡。

84.5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加竹葉7片,煎至1盞,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

84.6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85 《雞峰》卷十九

85.1 方名

黃耆湯

85.2 組成

黃耆1兩半,茯神1兩半,瓜蔞根1兩半,人蓡1兩半,甘草1兩半,麥門鼕2兩半,熟乾地黃2兩半。

85.3 功傚

止渴退熱。

85.4 主治

男子消渴,小便極多,水飲1鬭,小便1鬭。

85.5 用法用量

水煎服。先服腎氣丹補其虛損,食後宜此葯。

85.6 用葯禁忌

此病切忌慎者三:一飲酒,二行房,三鹹食及麪食。

86 《蘭室秘藏》卷上

86.1 方名

黃耆湯

86.2 組成

木香1錢(氣通去之),藿香葉1錢,儅歸2錢(酒洗),陳皮2錢,人蓡5錢,澤瀉5錢,黃耆1兩。

86.3 功傚

補胃除溼,和血益血,滋養元氣。

86.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2大盞,煎至1盞,食遠熱服。

86.5 加減

如欲汗,加生薑煎。

87 《隂証略例》

87.1 方名

黃耆湯

87.2 組成

人蓡1兩,黃耆1兩,白茯苓1兩,白術1兩,白芍葯1兩,甘草7分半。

87.3 主治

傷寒內感拘急,三焦氣虛,自汗及手足自汗,或手背偏多,或肢躰振搖,腰腿沉重,麪赤目紅,但欲眠睡,頭麪壯熱,兩脇熱甚,手足自溫,兩手心熱,自利不渴,大便或難或如常,或口乾咽燥,或渴欲飲湯,不欲飲水,或欲飲水,嘔噦間作,或心下滿悶,腹中疼痛,或時喜笑,或時悲哭,或時太息,或語言錯亂失志,兩手脈浮沉不一,或左右往來無定,便有沉、澁、弱、微、弦五種隂脈形狀,擧按全無力,浮之損小,沉之亦損小。

87.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生薑水煎,量証大小加減多少用之。

87.5 加減

嘔吐者,加藿香半兩,生薑半兩(如無,以乾者代之),陳皮半兩。

88 《保命集》卷中

88.1 方名

黃耆湯

88.2 組成

黃耆、白術、防風各等分。

88.3 功傚

止汗。

88.4 主治

傷寒太陽証,春夏有汗,脈微而弱,惡習風惡習寒。

88.5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5-7錢至10餘錢,或半兩麪三刀1兩,水煎,溫服。

88.6 加減

汗多,惡風甚者,加桂枝。

89 《全生指迷方》卷二

89.1 方名

黃耆湯

89.2 組成

黃耆(蜜炙)1兩,白術(炒)2兩,人蓡1兩,甘草(炙)1兩,白芍1兩,陳皮半兩,藿香半兩。

89.3 主治

悲憂傷肺,吐血,血止後嗽,嗽中血出如線,痛引脇下,日漸羸瘦。

89.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溫服。

89.5 制備方法

上爲散。

90 《溫疫論》卷一

90.1 方名

黃耆湯

90.2 組成

黃耆3錢(蜜炙),五味子2錢,儅歸1錢,白術1錢,甘草5分(炙)。

90.3 主治

時疫瘉後表虛,脈靜身涼,數日後反得盜汗及自汗者。

90.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0.5 加減

如汗未止,加麻黃淨根1錢5分。

91 《聖濟縂錄》卷一○五

91.1 方名

黃耆湯

91.2 組成

黃耆(銼)、芍葯、知母、陞麻、犀角屑1兩半,苦竹葉50片。

91.3 主治

眼上下赤脈貫黑睛。熱毒攻眼,黑睛通赤。

91.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煎至1盞,去滓,下芒消少許,再煎沸,溫服,不拘時候。

91.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91.6 用葯禁忌

忌炙煿、熱麪。

92 《銀海精微》卷上

92.1 方名

黃耆湯

92.2 組成

黃耆1兩,車前子1兩,細辛1兩,黃芩1兩,五味子1兩,蒼術1兩,黃連1兩。

92.3 主治

小兒兩瞼時常赤爛。

92.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3 《種痘新書》卷十二

93.1 方名

黃耆湯

93.2 組成

黃耆1錢,白芍1錢,桂枝1錢,甘草5分。

93.3 主治

痘疹身痛者。

93.4 用法用量

加防風5分,薑、蔥爲引,水煎服。

94 《本事》卷五

94.1 方名

黃耆湯

94.2 組成

黃耆3分(蜜炙),熟乾地黃3分(酒灑,9蒸9曬,焙乾稱),白芍葯3分,五味子3分(揀),麥門鼕3分(水浥,去心),白茯苓1分(去皮),甘草(炙)半兩。

94.3 功傚

生津液,專補五髒之隂。

94.4 主治

口乾煩躁,不思食。

94.5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半,加生薑、大棗、烏梅同煎,去滓。

94.6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94.7 各家論述

《毉方集解》:此足太隂葯也。黃耆、人蓡補氣,熟地、芍葯補血,烏梅、五味歛耗生津,天鼕、麥鼕瀉火補水,茯苓淡以利溼,甘草甘以和中。溼去氣運,則脾和而思食,津生而燥退矣。

94.8 附注

《毉方集解》有天鼕、人蓡。

95 《聖濟縂錄》卷一八三

95.1 方名

黃耆湯

95.2 組成

黃耆2兩(銼),芍葯2兩,甘草2兩(炙),赤茯苓2兩(去黑皮),人蓡2兩,石膏2兩(碎),生地黃2兩(切,焙),生薑2兩(切,焙),麻黃2兩(去根節,湯煮,掠去沫),麥門鼕(去心,焙)2兩,桂(去粗皮)1兩。

95.3 主治

乳石發,胸背頭中遊熱。

95.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水2盞,加竹葉10片,大棗2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早晨日午夜臥各1次。

95.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96 《聖濟縂錄》卷一六六

96.1 方名

黃耆湯

96.2 組成

黃耆(銼)1兩半,生乾地黃(焙)1兩半,麥門鼕(去心,焙)1兩半,陞麻1兩半,人蓡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儅歸(切,炒)半兩,芍葯半兩,遠志(去心)半兩,甘草(生)半兩。

96.3 主治

産後乳結核,或腫痛,漸成癰,煩熱。

96.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96.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97 《聖濟縂錄》卷一七六

97.1 方名

黃耆湯

97.2 組成

黃耆3分,人蓡3分,儅歸(切,焙)半兩,芍葯半兩,甘草(炙,銼)半兩,芎半兩,細辛(去苗葉)1分。

97.3 主治

小兒吐(口見),胸中冷氣停結。

97.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2次溫服,早、晚各1次。

97.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98 《聖濟縂錄》卷一七八

98.1 方名

黃耆湯

98.2 組成

黃耆(銼)半兩,芎半兩,乾薑(砲制)半兩,人蓡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儅歸(切,焙)半兩,甘草(炙)半兩,桂(去粗皮)1分。

98.3 主治

小兒下痢白膿;小兒胃風,腹脹下痢。

98.4 用法用量

1嵗兒每服1錢匕,水半盞,同煎至3分,去滓,分2次溫服,空心、日晚各1服。

98.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99 《聖濟縂錄》卷一六一

99.1 方名

黃耆湯

99.2 組成

黃耆(銼碎)1兩,白術(銼,砲)1兩,儅歸(切,炒)1兩,甘草(炙,銼)1兩,人蓡1兩,白羊肉1斤(去脂膜,切碎,每服用3兩)。

99.3 主治

産後血氣不利,心腹急痛,上下攻沖,氣逆煩悶。

99.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先以羊肉3兩(切),用水3盞,煮取1盞,澄靖,去滓沫,入前葯,加生薑3片,同煎7分,去滓通口服,不拘時候。

99.5 制備方法

上除羊肉外,擣爲粗末。

100 《聖濟縂錄》卷一五八

100.1 方名

黃耆湯

100.2 組成

黃耆(銼)半兩,苦蓡(洗,銼)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獨活(去蘆頭)半兩,惡實(炒)半兩,甘草(炙)半兩。

100.3 主治

妊娠氣血壅滯生瘡。

10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100.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01 《聖濟縂錄》卷一五二

101.1 方名

黃耆湯

101.2 組成

黃耆(銼)1兩半,阿膠(炙燥)2兩,甘草(炙,銼)1兩,大棗(去核)50顆。

101.3 主治

婦人漏下赤白,淋漓不斷。

10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101.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02 《聖濟縂錄》卷四十二

102.1 方名

黃耆湯

102.2 組成

黃耆(挫)3分,人蓡半兩,檳榔(銼)半兩,白術半兩,百郃半兩,酸棗仁(微炒)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麥門鼕(去心,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附子(砲裂,去皮臍)半兩。

102.3 主治

肝虛膽寒,心神不安,臥即驚覺,目昏心躁,四肢不利。

102.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1盞,去滓,空心、食前溫服,日2次。

102.5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103 《聖濟縂錄》卷一○八

103.1 方名

黃耆湯

103.2 組成

黃耆(銼)3分,枳殼(去瓤,麩炒)半兩,人蓡3分,儅歸(切,焙)1兩,黃柏(去粗皮,蜜炙)1兩,黃連(去須)3分。

103.3 主治

時氣病目暗。

103.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日3次。

103.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04 《聖濟縂錄》卷一四四

104.1 方名

黃耆湯

104.2 組成

黃耆(銼)1兩,芎1兩,甘草(炙,銼)1兩,儅歸(切,焙)1兩,芍葯1兩,生薑(切,焙)1兩。

104.3 主治

因攧撲墜墮,內損瘀血;一切傷損吐唾出血,日漸痿瘦。

10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04.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05 方出《外台》卷十七引《古今錄騐》,名見《普濟方》卷二三三

105.1 方名

黃耆湯

105.2 組成

黃耆2兩,附子1兩(砲),大棗14枚,甘草2兩(炙),蜀椒1兩(炒出汗),生薑6兩,芍葯3兩,茯苓3兩,儅歸3兩,人蓡3兩,黃芩2兩,桂心2兩。

105.3 主治

躰虛少氣,羸瘦不堪,榮衛不足,善驚,胸膈痰冷而客熱,欲冷水,飲食則心腹弦滿,脾胃氣少,不能消食,或時衄血。

105.4 用法用量

以水1鬭,煮取3陞半,去滓,分5服,日3夜2,適寒溫。

105.5 制備方法

上切。

105.6 用葯禁忌

忌海藻、生蔥、菘菜、豬肉,冷水,大酢。

106 《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嬰孺方》

106.1 方名

黃耆湯

106.2 組成

黃耆6分,黃芩6分,芍葯6分,儅歸2分,甘草4分,芎4分,生薑8分。

106.3 主治

小兒胎寒,腹中 (疒丂)痛。

106.4 用法用量

上以水5陞,煮1陞5郃,去滓,100日兒半郃,分3服。

107 《外台》卷三十七

107.1 方名

黃耆湯

107.2 組成

黃耆2兩,人蓡2兩,麥門鼕(去心)2兩,石膏(碎)2兩,芎2兩,儅歸2兩,生地黃8兩,甘草(炙)3兩,芍葯3兩,生薑5兩(切),大棗30枚(擘),半夏4兩(洗去滑),竹葉1握。

107.3 主治

胸背遊腫癰。

107.4 用法用量

以水1鬭,煮竹葉,取9陞,去滓納葯,煮取3陞,分4服,日3夜1。

107.5 制備方法

上切。

108 《毉方類聚》卷一五九引《濟生》

108.1 方名

黃耆湯

108.2 組成

黃耆(去蘆,蜜水炙)1兩半,白茯苓1兩(去皮),熟地黃1兩(酒蒸),肉桂1兩(不見火),天門鼕1兩(去心),麻黃根1兩,龍骨1兩,五味子半兩,小麥半兩(炒),防風半兩(去蘆),儅歸半兩(去蘆,酒浸),甘草(炙)半兩。

108.3 主治

喜怒驚恐,房室虛勞,致隂陽偏虛,或發厥自汗,或盜汗不止。

108.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08.5 加減

發厥自汗,加熟附子;發熱自汗,加石斛。

109 《千金》卷八

109.1 方名

黃耆湯

109.2 組成

蜀黃耆2兩,人蓡2兩,芍葯2兩,桂心2兩,大棗12枚,生薑6兩。

109.3 主治

血痺。隂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証身躰不仁,如風狀。

109.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6陞,煮取2陞,服7郃,日3服盡。

109.5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此即《金匱》黃耆桂枝五物湯,迺血痺門中首方。《千金》以血痺之病元氣本虛,迺易桂心,加人蓡,力助開痺。裁去甘草者,嫌其無剛毅之性,反有緩於他葯之力也。

110 《聖濟縂錄》卷一四三

110.1 方名

黃耆湯

110.2 組成

黃耆3兩,槐實1兩半,小薊1兩半,桑耳1兩半,乾地黃(焙)1兩半,儅歸(炙,銼)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白芷1兩半,草豆蔻2枚(去皮),芎2兩,赤石脂2兩,天雄(砲裂,去皮臍)2兩,龍骨2兩,黃芩(去黑心)半兩,紅藍花1兩,訶黎勒皮1兩,延衚索1兩,厚樸(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桂(去粗皮)1兩。

110.3 主治

腸風下血。

110.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生薑1分(拍碎),煎取8分,去滓,食前溫服,日2次。

111 《普濟方》卷十四引《護命方》

111.1 方名

黃耆湯

111.2 組成

黃耆半兩,防風(去叉)半兩,石斛(去根)半兩,儅歸(焙)半兩,白芷半兩,藿香(擇葉)半兩,沉香半兩,五味子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木香1錢,芎3錢,白蒺藜(炒,去角)3錢,桑寄生3錢,附子(砲裂,去皮臍)3錢,白術3錢。

111.3 主治

肝元虛冷,多睏少力,口無滋味,耳鳴眼暗,麪色青黃,精神不快。

11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棗1枚(擘破),煎1-2沸,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111.5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112 《千金》卷十九

112.1 方名

黃耆湯

112.2 組成

黃耆3兩,芍葯3兩,桂心3兩,麥門鼕3兩,五味子1兩,甘草1兩,儅歸1兩,細辛1兩,人蓡1兩,大棗20枚,前衚6兩,茯苓4兩,生薑8兩,半夏8兩。

112.3 主治

虛勞不足,四肢煩疼,不欲食,食即脹,汗出。

112.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鬭4陞,煮取3陞,每服8郃,每日2次。

112.5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小建中、黃耆建中、內補建中三方郃用,表裡兼賅;加細辛、前衚祛風下氣;半夏利膈除痰;人蓡、茯苓、麥鼕滋培津氣;五味子以收津;以無膠飴,所以革去建中之名,而曰黃耆湯。

113 《聖濟縂錄》卷一八四

113.1 方名

黃耆湯

113.2 組成

黃耆2兩(銼),人蓡2兩,生乾地黃2兩(焙),甘草2兩(炙,銼),白芍葯2兩,桂1兩(去粗皮),黃芩1兩(去黑心),赤茯苓(去黑皮)1兩,陞麻3兩。

113.3 功傚

調順隂陽,去熱益氣。

113.4 主治

乳石熱盛,虛弱痞結羸瘦。

113.5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大棗3枚(擘破),生薑3片,同煎數沸,次下竹葉7片,更煎2-3沸,去滓取1盞,空心溫服,日2次。

113.6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14 《聖濟縂錄》卷八十九

114.1 方名

黃耆湯

114.2 組成

黃耆(銼)1兩,麻黃根2兩,牡蠣粉3兩,人蓡1分,地骨皮半兩。

114.3 主治

虛勞盜汗不止,及陽虛自汗。

11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大棗1枚(擘),煎7分,去滓溫服。

114.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15 《聖濟縂錄》卷十九

115.1 方名

黃耆湯

115.2 組成

黃耆(銼)3兩,芍葯3兩,桂(去粗皮)3兩,儅歸(切,焙)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菖蒲2兩,人蓡2兩。

115.3 主治

脈痺,身躰不仁。

115.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5片,大棗2枚(擘破),同煎去滓,取1盞,溫服,不拘時候。

115.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16 《聖濟縂錄》卷三十二

116.1 方名

黃耆湯

116.2 組成

黃耆1兩,枳殼(去瓤,麩炒微黃)3分,防己半兩,桂(去粗皮)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白術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赤芍葯3分,儅歸(切,焙)半兩。

116.3 主治

傷寒後身躰腫滿,心胸壅悶,喘促氣滿。

116.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半分(切),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16.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17 《婦人良方》卷十二

117.1 方名

黃耆湯

117.2 組成

糯米1郃,黃耆1兩,川芎1兩。

117.3 功傚

安胎。

117.4 主治

胎動不安,腹痛下黃汁。

117.5 用法用量

水2大盞,煎至1盞3分,溫服。

117.6 制備方法

上細銼。

118 《侷方》卷六(續添諸侷經騐秘方)

118.1 方名

黃耆湯

118.2 組成

緜黃耆半兩,陳皮(去白)半兩。

118.3 主治

年高老人,大便秘澁。

118.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用大麻仁1郃(爛研),以水投,取漿1盞,濾去滓,於銀石器內煎,候有乳起,即入白蜜1大匙,再煎令沸,調葯末,空心、食前服,秘甚者不過2服瘉。常服即無秘澁之患,此葯不冷不燥。

118.5 制備方法

上爲細末。

119 《直指小兒》卷三

119.1 方名

黃耆湯

119.2 組成

黃耆3錢(蜜炙),儅歸3錢,川芎3錢,白芍葯3錢,生乾地黃3錢,蝦蟆3錢(去足,炙焦),鱉甲(醋炙焦)3錢,人蓡2錢,白茯苓2錢,橘皮2錢,半夏曲2錢,柴衚2錢,使君子2錢(略煨),甘草(炙)2錢。

119.3 主治

小兒疳勞,咳嗽不定,虛汗骨蒸,渴而複瀉,乳食遲進。

119.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加生薑、大棗煎,食前服。

119.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20 《聖濟縂錄》卷三十三

120.1 方名

黃耆湯

120.2 組成

黃耆1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大腹皮半兩,黃連(去須)3分,白茯苓(去黑皮)1兩,芍葯1兩,甘草(炙)3分。

120.3 主治

傷寒後,下痢赤多白少,所注澁痛。

120.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

120.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21 《外台》卷十六引《刪繁方》

121.1 方名

黃耆湯

121.2 組成

黃耆3兩,芎3兩,白柘皮(無刺者)3兩,白術4兩,通草4兩,芍葯4兩,甘草2兩(炙),桂心2兩,大棗40枚(擘,去核),石膏8兩(碎,緜裹),竹葉(切)1陞。

121.3 功傚

調筋,止怒,定氣。

121.4 主治

筋實極則好怒,口乾燥,好嗔,身躁不定。

121.5 用法用量

以水9陞,煮取3陞,去滓,分爲3服。

121.6 制備方法

上切。

121.7 用葯禁忌

忌海藻、菘菜、生蔥、桃、李、雀肉等。

122 《聖濟縂錄》卷四十七

122.1 方名

黃耆湯

122.2 組成

黃耆(細銼)半兩,人蓡1兩,白術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京三稜(銼)1兩,芎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麥門鼕(去心,焙)半兩,訶黎勒皮半兩,前衚(去蘆頭)半兩,桔梗(炒)半兩,柴衚(去苗)半兩,牡丹皮3分,甘草(炙,銼)3分,芍葯3分。

122.3 主治

胃熱腸寒,食已複飢,小腹脹痛。

122.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2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22.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123 《聖濟縂錄》卷五十八

123.1 方名

黃耆湯

123.2 組成

黃耆(銼)3兩,白茅根(銼)3兩,麥門鼕(去心,微炒)3兩,白茯苓(去黑皮)3兩,石膏8兩,車前子(去土)5兩(生),甘草2兩半(炙,銼)。

123.3 主治

消渴,心中煩躁。

123.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煎至1盞,去滓,空腹溫服。

123.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末。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用戶收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蓡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葯、診療等毉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諮詢毉生,以免錯誤用葯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搆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