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alga[朗道漢英字典]
algae[朗道漢英字典]
seaweed[朗道漢英字典]
varec(h)[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seaware[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marine algae[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kelp[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marine alga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argassum[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a wee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halassophyt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hallus sargassi[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argassum(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eawee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海藻爲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爲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Turn.) C. Ag. 或羊棲菜Sargassum fusiforme (Harv.) Setch. 的乾燥藻體[1]。
4 拉丁名
Sargassum(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seaweed(《中醫藥學名詞(2004)》)
8 產地
海藻產福建、浙江、山東、遼寧。
10 海藻的功效與主治
海藻具有消痰,軟堅散結,利水泄熱的功效,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癥瘕,水腫,腳氣,睾丸腫痛。
海藻爲眼科常用化痰藥,具有消痰,軟堅,利水的功效。用於胞生痰核、癭瘤所致突起睛高,眼底有硬性滲出物或增殖瘢痕等。常與昆布、貝母、青皮等配伍,如海藻玉壺湯。
11 海藻的用法用量
煎服,9~15g。
15 海馬的食用價值
海藻爲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大葉海藻)和羊棲菜(小葉海藻)的全草。藻體暗褐色,50釐米到1米以上。生長在低潮帶岩石上,分佈於我國東南沿海。原產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澳大利亞沿海,20世紀初人們才發現它也有重要的食用價值,不僅含有10多種氨基酸及礦物質、維生素等,而且還有許多微量元素和大量的碘、甘露醇以及藻膠等。1978年我國藻類學家從墨西哥首次引入並在青島海區試驗培植,將與我國華東和臺灣沿海生長的海蒿子、羊棲菜一併作爲優良食品供國人享用。
15.1 海藻的營養價值
1.海藻中含有大量的能明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的碘,常食有利於維持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使血管富有彈性,從而保障皮膚營養的正常供應。
2.海藻中的蛋氨酸、胱氨酸含量豐富,能防止皮膚乾燥,常食還可使幹性皮膚富有光澤,油性皮膚可改善油脂分泌。
3.海藻中所含維生素豐富,可維護上皮組織健康生長,減少色素斑點。
4.抗病毒,防癌抗癌 海藻提取液蛋白多糖類可對抗各種病毒,其中包括艾滋病病毒和致癌的RNA病毒。
5.預防白血病 藻膠酸可與放射性元素鍶結合成不溶物排出體外,使鍶不致在體內引起白血病等。
6.降血壓 較大劑量的海藻(0.75克/千克)對麻醉犬、免有明顯持久的降壓作用,水劑較酊劑爲強,藻膠酸鈉如大劑量也能使動物血壓短暫下降(中等量則使血壓短暫上升)。
7.抗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海藻中所含的碘可用來糾正因鐵碘而引起的甲狀腺功能不足,同時也可暫時抑制甲亢的新陳代謝率而減輕症狀,但不能持久,僅作爲手術前的準備。
15.2 海藻適合的人羣
一般人羣均適合
1. 尤其適合缺碘者;
2. 適宜淋巴結、甲狀腺腫大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患者、減肥者、癌症患者;
3. 脾胃虛寒者忌食用。
15.3 海藻的食療功效
性苦、鹹、寒,歸肝、胃、腎經;
本品與昆布作用相近,性寒清熱,鹹以軟堅,味苦降泄,長於軟堅淡痰、清熱利水;
15.4 與海藻相剋的食物
15.5 海藻的食用建議
16 海藻的藥典標準
16.1 品名
Haizao
SARGASSUM
16.2 來源
本品爲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Turn.)C.Ag.或羊棲菜Sargassum fusiforme(Harv.)Setch.的乾燥藻體。前者習稱“大葉海藻”,後者習稱“小葉海藻”。夏、秋二季採撈,除去雜質,洗淨,曬乾。
16.3 性狀
16.3.1 大葉海藻
皺縮捲曲,黑褐色,有的被白霜,長30~60cm。主幹呈圓柱狀,具圓錐形突起,主枝自主幹兩側生出,側枝自主枝葉腋生出,具短小的刺狀突起。初生葉披針形或倒卵形,長5~7cm,寬約1cm,全緣或具粗鋸齒;次生葉條形或披針形,葉腋間有着生條狀葉的小枝。氣囊黑褐色,球形或卵圓形,有的有柄,頂端鈍圓,有的具細短尖。質脆,潮潤時柔軟;水浸後膨脹,肉質,黏滑。氣腥,味微鹹。
16.3.2 小葉海藻
較小,長15~40cm。分枝互生,無刺狀突起。葉條形或細匙形,先端稍膨大,中空。氣囊腋生,紡錘形或球形,囊柄較長。質較硬。
16.4 鑑別
取本品1g,剪碎,加水20ml,冷浸數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3~5ml,加三氯化鐵試液3滴,生成棕色沉澱。
16.5 海藻飲片
16.5.1 炮製
16.5.2 性味與歸經
苦、鹹,寒。歸肝、胃、腎經。
16.5.3 功能與主治
消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用於癭瘤,瘰癧,睾丸腫痛,痰飲水腫。
16.5.4 用法與用量
6~12g。
16.5.5 注意
不宜與甘草同用。
16.5.6 貯藏
置乾燥處。
16.6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