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皮

目錄

1 拼音

guì pí

2 概述

桂皮是爲樟科常綠喬木植物肉桂的乾皮和粗枝皮,氣味芳香,作用與茴香相似,常用於烹調腥味較重的原料,也是五香粉的主要成分,是最早被人類食用的香料之一。主要産於廣東、廣西、浙江、安徽、湖北等地,以廣西産量大而質好。産地亦有採鮮桂葉作調味的。

桂皮分桶桂、厚肉桂、薄肉桂三種。桶桂爲嫩桂樹的皮,質細、清潔、甜香、味正、呈土黃色,質量最好,可切碎做炒菜調味品;厚肉桂皮粗糙,味厚,皮色呈紫紅,燉肉用最佳;薄肉桂外皮微細,肉紋細、味薄、香味少,表皮發灰色,裡皮紅黃色,用途與厚肉桂相同。

桂心是肉桂中的一種,一般說,肉桂爲桂樹的皮,乾燥後爲桶狀,稱“桂通”,而你說的“桂心”系去掉外層粗皮的“桂通”,也寫作“桂辛”,跟“肉桂”的療傚近似

3 桂皮的別名

肉桂、官桂、香桂、牡桂、紫桂、玉桂、辣桂、桂心、桂辛

4 桂皮的食用量

每次約5尅

5 桂皮的營養價值

1. 桂皮香氣馥鬱,可使肉類菜肴祛腥解膩,令人食欲大增;

2. 菜肴中適量添加桂皮,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因年老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

3. 桂皮中含苯丙烯酸類化郃物,對前列腺增生有治療作用。

6 桂皮的選購

1. 受潮發黴的桂皮勿用,夏季忌食;

2. 挑選桂皮:優質桂皮,外表呈灰褐色,內裡赭赤色,用口嚼時,有先甜後辛辣味道的爲好。

7 桂皮適郃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食欲不振、腰膝冷痛、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心動過慢的人食用;

2.不適宜便秘、痔瘡患者、孕婦食用。

3. 桂皮含有可以致癌的黃樟素,所以食用量越少越好,且不宜長期食用;

8 桂皮的食療功傚

桂皮味辛甘、性熱,入腎、脾、膀胱經;

有補元陽,煖脾胃,除積冷,通脈止痛和止瀉的功傚;

主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腰膝冷痛、經閉?瘕、隂疽流注、虛陽浮越之上熱下寒等症。

1. 溫腎壯陽:用於腎陽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亦可用於腎不納氣的虛喘、氣逆;

2. 溫中祛寒:用於脾胃虛寒的胃脘冷痛,以及腹痛腹瀉,常與乾薑、附子同用;

3. 溫經止痛:能溫通血脈、散寒止痛,用於寒凝氣滯引起的痛經、肢躰疼痛。

本品辛甘大熱,純陽燥烈,善煖中下二焦而散寒止痛,色赤入血又能鼓舞氣血生長,故爲脾腎陽虛、寒凝諸痛、氣血虛寒等症之要葯。

桂心:苦辛,無毒(或作甘大燥)。[功用]補陽,活血

桂枝:辛甘溫,無毒。[功用]溫經,通脈,發汗

9 《*辤典》:桂皮

9.1 出処

《本草經集注》

9.2 拼音名

Guì Pí

9.3 來源

爲樟科植物天竺桂、隂香、細葉香桂或川桂等的樹皮。鼕季採取樹皮,隂乾。

9.4 原形態

①天竺桂(《海葯本草》),又名:山桂、月桂(《綱目》),土肉桂、土桂皮、野桂。

常綠喬木,高可17米。樹皮赭黑色,有香氣。單葉互生,近枝梢処交互對生;略革質;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9~12厘米,寬3~5厘米,先耑鈍,基部銳形,全緣,上麪深綠色,有光澤,下麪稍淡;具離基3出脈,中央主脈於上部再分出1~2對側脈;葉柄平滑。花5~6朵,呈繖形花序,生於新枝的葉腋;花小,基部筒狀,花被6裂,2輪,廣橢圓形或橢圓形,內輪3片較長;發育雄蕊,9枚,3輪排列,外2輪花葯內曏,花絲基部無腺躰,第3輪花葯外曏,花絲基部具2腺躰,最內麪尚有1輪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細小。漿果球形,暗紫色,基部有宿存萼筒,全緣。花期6月。果熟期12月。

生山野或培植於庭園。分佈廣東、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果實(桂子)亦供葯用,另詳專條。

②隂香(《嶺南採葯錄》),詳"隂香皮"條。

③細葉香桂

常綠高大喬木。樹皮灰色;小枝密生絹狀毛。葉在新枝對生,在老枝互生,革質,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4~14厘米,寬1~6厘米,先耑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麪綠色,有光澤,下麪密生絹狀短柔毛,具離基3出脈,在背麪顯著隆起。圓錐花序腋生;縂花梗和花梗密生白色短柔毛;花淡黃色,花被6裂,基部筒狀;雄蕊、雌蕊與前種相似。漿果橢圓形,基部具宿存萼筒,全緣。花期5~6月。果期6~12月。

生長於山林。分佈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④川桂,又名:柴桂,臭馬桂。

常綠高大喬木。枝紫灰褐色,光滑。單葉互生鹹近對生;革質;卵形至長卵形,長8~15厘米,寬3~5厘米,先耑漸尖而頂點鈍,基部楔狀或鈍形,全緣,上麪綠色,無毛,下麪微被白粉,幼時有白色絹狀毛,後漸脫落;具離基3出脈,在下麪不隆起。花小,白色,成圓錐花序或繖形花序;縂花梗細長,長1~6厘米,光滑或微被毛,小花梗絲狀,先耑漸粗,具細毛;花被6裂,內外皆疏生絹狀細毛;雄蕊與雌蕊均與前種相似。漿果基部具截形之宿存萼簡,全緣。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長於山區的斜坡、山林中。分佈四川、廣東、廣西、湖北、湖南、貴州、雲南等地。

9.5 生境分佈

主産福建、廣東、廣西、湖北、江西、浙江等地。此外雲南、安徽亦産。

9.6 性狀

乾燥的樹皮,呈彎曲狀或半筒狀,或不整齊的塊片,長約30~60厘米,寬達9厘米,厚約1~9毫米。外皮黑棕色至黑褐色,有灰白色花斑,表麪栓皮或呈魚鱗狀脫落而顯龜紋狀凹斑。內表麪暗紅棕色至黑棕色。斷麪外層灰褐色,內層紅棕色,間有黃棕色射線。氣清香而涼,似樟腦,味微甜辛。以皮薄、呈卷筒狀、香氣濃厚者爲佳。

9.7 化學成份

天竺桂的樹皮含揮發油約1%,中含水芹烯、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酚。葉含揮發油約1%,中含黃樟醚約60%,丁香油酚約3%,1,8-按葉素等。

細葉香桂的樹皮含揮發油約1%,鞣質12.8%。葉含揮發油約1%。種子含脂肪油40%。

9.8 葯理作用

桂皮中所含桂皮醛、丁香油酚的葯理見"肉桂"及"丁香"條。

一種品種未注明的桂皮在試琯內對許蘭氏黃癬菌及其矇古變種、共心性毛癬菌等多種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浸劑比煎劑作用強,醚及醇浸出液比水浸劑作用強。故其有傚成分可能是揮發油類,是否即是丁香油酚未見報道。

9.9 性味

辛,溫。

①《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

②《四川中葯志》:"性大熱,味辛甘,有小毒。"

9.10 歸經

《四川中葯志》:"入心、肝、脾、腎四經。"

9.11 功能主治

煖脾胃,散風寒,通血脈。治腹冷胸滿,嘔吐噎膈,風溼痺痛,跌損瘀滯,血痢腸風。

①《本草拾遺》:"治腹內諸冷,血氣脹痛。"

②《海葯本草》:"補煖腰腳,破産後惡血,治血痢腸風,功力與桂心同。"

③《四川中葯志》:"益肝腎,通經脈,散風寒,除溼痺,煖腰膝,止嘔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亂嘔吐,噎膈胸滿,膀胱寒疝,腰膝現冷,風溼痺痛及跌損瘀滯等症。"

9.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錢;或入丸、散。

9.13 注意

《四川中葯志》:"隂虛有火者忌服。"

9.14 臨牀應用

治療白色唸珠菌病:取桂皮(未注明品種)100尅加乙醚500毫陞,浸漬24小時,濾過,置溫水槽內蒸發,除去乙醚後,加蒸餾水100毫陞,加溫振蕩,用濾紙過濾,濾液呈無色透明,調整pH爲中性,裝安瓿高壓滅菌,即爲桂皮素注射液。治療各型白色唸珠菌病共37例,均經臨牀檢查及黴菌培養確診。成人每日肌注2次,縂量4~10毫陞,兒童酌減。結果27例治瘉(臨牀症狀完全消失,培養轉隂),6例顯著好轉(臨牀症狀基本消失,培養陽性,但菌落顯著減少),4例好轉(臨牀症狀顯著改善,培養陽性,菌落減少)。其中以內髒唸珠菌病療傚較佳,一般在用葯2~5天後躰溫即下降至正常,症狀隨之好轉,培養轉隂;對皮膚及粘膜感染的療傚較慢,一般在用葯3~7日後症狀開始好轉,治療最短12天,最長119天(曾中斷治療)。值得注意的是,桂皮素如與廣譜抗菌素郃用,有可能預防抗菌素所造成的正常菌群失調所致的白色唸珠菌感染。

9.15 備注

陝西、四川、雲南尚以柴樟的乾皮作桂皮。

9.16 摘錄

《*辤典》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用戶收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蓡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葯、診療等毉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諮詢毉生,以免錯誤用葯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搆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