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變性關節病
滑膜炎症消失。大多用於關節骨性關節炎症狀劇烈和退變加重的情況。在個別關節的急性發作過程,最好把患病關節放在牀上休息,以便關節囊和韌帶鬆弛,從而減少關節面的壓迫。2.關節運動 爲了防止關節囊攣縮,每天關節進行全運動範圍的運動幾次。大多數劇烈的運動將導致關節面明顯受壓的可能,必須避免。3.可由扶拐或人
-
腰椎關節突關節退變的影像學改變及意義
解[3]。目前,關於腰椎關節突關節退變的研究很多,本文就關節突關節退變影像學方面的研究做如下綜述。 1關節突關節的解剖及生物力學特點 腰椎關節突關節屬滑膜關節,由位於椎弓根與椎板相連處的上下關節突構成。上關節突的關節面朝向後內方,下關節突關節面朝向前外方,關節面上覆有透明軟骨。關節周有關節囊附着
-
傣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臨牀研究
3.2.3其他軟組織手術:關節囊剝離術、關節囊切開術、肌腱鬆解或延長術等。3.3.2.4關節融合術3.3.3心理和康復治療:關節疼痛、害怕殘廢或已經面對殘廢、生活不能自理、經濟損失、家庭、朋友等關係改變、社交娛樂活動的停止等諸多因素不可避免的給類風溼關節患者帶來精神壓力,他們渴望治療,卻又擔心藥物
-
關節鏡下選擇性清理術治療中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統。關節灌洗液應用大袋(3000ml)生理鹽水。大部分患者應用常規AL、AM入路,必要時用SL、SM入路。首先自AL入路置入4mm關節鏡進行關節腔全面檢查,自髕上囊→內側溝→內側間隙→髁間窩→髕股關節→外側溝→外側間隙,然後由AM入路,進
-
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的CT和MRI表現
性變的早期改變始於軟骨,爲緩慢發生的軟骨變性、壞死和溶解,骨板被吸收並逐漸爲纖維組織或纖維軟骨所代替,廣泛軟骨壞死可引起關節間隙變窄。繼而造成骨性關節面的骨質增生硬化,並於骨緣處形成骨贅。關節囊肥大、韌帶骨化。關節退行性變的早期影像表現主要是骨性關節面模糊、中斷、消失。中晚期表現爲關節間隙狹窄、軟
-
顳下頜關節鏡手術進展
vearthros-copy)[4~8,16] 對關節內軟骨表面凹陷、破碎粘連、軟骨剝離、骨贅等,可在直視下銼平、刨除、沖洗,並注入皮質激素,保護關節面。還可通過關節盤穿孔對其下的髁突骨質進行修整。 以上所述的各種術式並非孤立存在的。對某一關節疾患可同時選用其中幾種方法,如不可復性盤前移引起的鎖
-
頸椎小關節創傷性退變性關節炎
病發病的兩個肯定性因素。【發病機理】解剖學基礎頸椎小關節與全身各種大關節一樣屬滑膜關節,由上、下兩關節突組成。關節突與椎體平面約呈40°~45°,關節面平滑,覆有透明軟骨,關節囊較鬆弛。頸椎間小關節有引導和限制運動節段的運動方向的作用。如頸椎前屈時,上位頸椎的下關節突在下位頸椎上關節突上向前滑動,
-
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X線診斷和鑑別診斷
形凹陷缺損,或骨內不規則破壞缺損,缺損區邊緣骨質增白硬化,可有骨膜增生骨化。骨質缺損爲偏心性(圖1~3)。 2.3關節軟骨破壞受累關節間隙變窄,關節面骨質增白硬化,關節面下出現多發小囊樣或杯口樣骨質缺損並同樣有硬化邊,這些小的骨質缺損致關節面不規則(圖1~3)。其中有1例較爲少見的腕關節受累病例
-
肘關節成形術的臨牀現狀
5年,產生了以骨水泥固定技術爲特點的肘關節成形術。自1975年以來,已發展了採用半限制性金屬和聚乙烯鉸鏈假體、咬合匹配型假體和非限制性金屬對聚乙烯表面置換假體的關節成形術。目前臨牀採用兩種類型的肘關節成形術,即生物材料間置關節成形術和假體植入關節成形術。1.1生物材料間置關節成形術歷史上最早採用切
-
髖關節鏡的臨牀應用現狀
些導致撕裂的相關因素應在術前弄清楚,並在手術中給予適當處理。2.2軟骨損傷雖然軟骨損傷是髖關節鏡術的適應證,但這種病損難以確定髖痛原因。急性單純性關節面損傷可發生於髖關節負荷撞擊,這在青年人更爲常見。所謂的“外側撞擊損傷就是大轉子受到碰撞後發生的。由於大轉子位於皮下,損傷能量不易被吸收
-
第2足趾跖趾關節與近趾間關節移植同時重建掌指關節與近指間關節
多次X線片複查未見關節退行性變的徵象,患者對治療效果滿意。 3討論 3.1應用解剖(1)跖趾關節爲橢圓形關節,由跖骨頭和近節趾骨底構成。跖骨頭關節面面積平均爲3.8cm2,可分爲三部分,上1/3朝前上方,中1/3朝向前方,下1/3朝向下方,關節面弧最高點在上、中1/3交界處。近節趾骨底關節面呈
-
關節鏡手術治療髖關節疾病的臨牀研究
2髖;慢性滑膜炎6髖;髖關節盂脣損傷6髖;髖關節遊離體2髖;不明原因髖痛2髖。根據不同病變情況,鏡下采取清理滑膜、咬除或刨削退變的軟骨、修整不平的關節面和骨質面、磨除增生的骨贅、軟骨下微鑽孔減壓、咬除並修整損傷盂脣、取出遊離體、生理鹽水灌洗關節腔等治療手段。[結果]隨訪6個月~5年,平均1年10個
-
關節學總論
間結連結-關節 關節joint一般由相鄰結的兩骨相對形成,如有三個以上的骨參加構成的叫做復關節。 (一)關節的基本構造。 關節的基本構造包括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 1、關節面 骨與骨的接觸面稱關節面articular face。一般是一凸一凹互相適應。凸的叫做關節頭,凹的稱爲關節窩。
-
肘關節後脫位伴橈骨頭和尺骨冠突骨折(恐怖三聯徵)5例初步報告
塌陷,本組3例;Ⅲ型粉碎,本組1例。尺骨冠突骨折按O′Driscoll(2003)法分類[6]:Ⅰ型爲冠突尖橫形骨折,Ⅱ型爲冠突前內側關節面骨折,Ⅲ型冠突基底骨折。本組5例均爲Ⅰ型冠突尖橫形骨折。 1.3手術方法 本組4例採取了手術治療,參考Pugh等[7]和McKee等[8]提出
-
腰椎小關節退行性變的CT分析
節突脣狀、刺狀骨質增生,嚴重者出現關節突肥大、骨贅形成,(圖1)。本組59例,佔63.4%。(2)關節異常改變:關節間隙變窄或增寬,以變窄爲多見,關節面硬化,骨皮質缺陷,皮質下囊樣變31例,佔33.3%。關節腔內“真空”徵,關節腔內低密度空氣像(圖2,3)11例,佔11.8%。(3)退變性滑脫:關
-
關節鏡手術彩色圖譜(贈CD-ROM光盤一張)
出版日期:2003-11-1頁數:197字數:312000印刷時間:2003/11/01版次:1內容提要:關節鏡技術是近年來骨科領域的一大進展,推動關節外科向有限化、微創化方向飛速發展。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四肢關節鏡技術,包括肩、肘、腕、髖、膝及踝關節鏡下的病理表現,手術方法及技巧;同時,收集了近
-
強直性脊柱炎雙側髖膝關節骨性強直的功能重建
狀況改善,體重增加。1.2治療方法1.2.1麻醉由於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椎板已融合,椎板鑿孔、椎管內麻醉操作起來相對費力,同時容易造成椎管內感染,麻醉平面也不好控制,因此採用全麻。本組病人頭頸前屈強直無法暴露會厭聲門,插管極度困難。作者在病人自主呼吸存在的情況下,採用纖維喉鏡引導氣管內插管,從而保證了
-
關於寰樞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認識
,包括位於正中的2個寰齒關節和左右側塊的2個外側關節。寰齒關節(AO關節)爲中間的車軸關節,分爲寰齒前關節和寰齒後關節。寰齒前關節由寰椎前弓的齒突關節面與樞椎齒突的前關節面構成,關節囊鬆弛;寰齒後關節由寰椎橫韌帶中心的纖維軟骨關節面與樞椎齒突後方的關節面構成。寰齒前、後關節可視爲一組關節,並有滑囊
-
門診骨關節炎患者86例診治總結
炎的發生,也可使原有症狀的關節病情加重[6~8]。同是骨關節炎,肥胖型患者要比正常體重患者的症狀更加明顯。X線檢查:關節間隙變窄,負重區骨質硬化,關節面粗糙不平,關節邊緣變銳,形成“骨刺”,有時關節內可見遊離體,嚴重時關節間隙可完全消失。放射X線Kellgren&Lawrence分級中Ⅱ~Ⅲ級的佔
-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分類治療
關節內疼痛,關節摩擦感或摩擦音明顯,關節積液不明顯。關節功能輕度受限,可有膝內翻畸形,影響行走。X線片顯示關節間隙變窄,以髕骨-股骨間隙爲主,髕骨關節面不光滑,密度增高,骨刺明顯。可有關節遊離體。 1.2.3重型病史漫長,常在10年以上。關節內持續疼痛,關節囊腫脹或有機械樣摩擦音和摩擦感,關節畸
-
關節鏡清理術結合功能鍛鍊治療老年骨性膝關節炎
hahariaree標準予以評定,本組有效率94.3%。結論採用關節鏡清理術加透明質酸鈉關節內注射結合功能鍛鍊治療,在消腫、止痛及改善關節功能保護關節面同時,通過肌力訓練,可有效地控制或減緩膝關節骨關節炎病程,遠期療效較好,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關鍵詞】骨性膝關節炎;關節鏡清理術;透明質酸鈉;功
-
二水焦磷酸鈣結晶沉積症
鈣化症的可能性不大。相反,X線表現陰性的關節,關節液內可能查到CPP結晶,尤其是表現廣泛關節腔狹窄者[10]。與痛風性關節炎的鑑別:痛風主要表現爲關節面及骨端小點狀病變,與本病關節軟骨鈣化不同[18]。假性神經營養性關節病出現夏科氏關節病變時,僅以勢壓人X線表現不能作出鑑別。但“真性”夏科氏關節無
-
肘關節牽伸成形術治療外傷後屈肘攣縮畸形(附3例報告)
rs[M].BFMorrey,Editor,1993,464-475. [5]黃竟敏,趙力,唐建軍,等.關節鏡下鬆解及清理術在肘關節屈伸功能障礙方面的應用[J].中華骨科雜誌,2005,9:533-536. [6]邱貴興,戴尅戎主編.骨科手術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5(3):
-
典型類風溼性關節炎有哪些臨牀表現?
開始往往是關節局部比較輕微的痠痛和僵硬,病情交替地緩解與復發,逐漸加重,常伴有倦怠乏力、食慾減退、發熱、貧血、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 (1)關節炎的臨牀表現: ①晨僵現象與關節僵硬:所有類風溼病人都有這種表現,是重要的診斷依據之一。其特點是於早晨或睡醒後出現關節僵硬,活動不靈活,嚴重時可有全身僵硬
-
關節鏡微創清理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鏡診斷的價值骨關節炎是一種累及骨、軟骨、滑膜及關節周圍支持結構的疾病,其病理改變首先是軟骨的改變,軟骨纖維化,產生裂縫或軟骨瓣,最後發展成爲關節軟骨面的脫落,軟骨脫落後骨質暴露,關節液渾濁、稠密,充滿軟骨碎片及遊離體,關節內環境惡化。並常有滑膜炎症、骨贅形成,關節內遊離體、關節表面硬化,半月板變性
-
無症狀顳下頜關節的磁共振成像研究進展
ders,TMD)尤其是對關節內紊亂的診斷受到廣泛重視。在美國牙醫協會1990年建議對TMD患者限制使用有侵害性的成像方法[4]的情況下,美國口腔頜面放射學會1997年建議MRI對關節內紊亂這樣一類TMJ軟組織疾患進行常規診斷[2]。另外,由於MRI具有無創性特點,對無症狀人羣盤突關係的研究也倍受
-
關節鏡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臨牀進展
改善,可作爲膝關節置換的手術適應證依據〔7〕。34術式評價關節鏡技術應用於類風溼性關節炎具有以下優點:(1)創傷小、出血少。(2)對關節滑膜病變全面直觀地觀察。(3)半月板病變退變軟骨同時受到處理。(4)術後不需要特殊的康復訓練。(5)術後恢復快、時間短、可以反覆手術〔6、8、10〕。目前,關節
-
不穩定性胸鎖關節脫位的臨牀治療體會
方法頸叢加局麻。平臥位,肩胛部墊高,取患側胸鎖部“(”的弧形切口,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並向兩側遊離,沿鎖骨近端行骨膜下剝離,保留後側骨膜,顯露胸鎖關節面。清除脫位關節周圍的血塊和關節間隙內的碎裂組織,若爲陳舊性則脫位關節外包繞有大量的粘連性纖維組織,應行清理。檢查關節內有無骨折,關節盤有無損傷。若關
-
肱橈關節炎的超聲診斷與綜合治療
正常。1.4臨牀分型根據臨牀表現和B超、X線檢查臨牀分3型。Ⅰ型:局部疼痛,前臂放射,功能正常。B超檢查顯示肱橈關節囊增厚,關節間隙正常,無積液,關節面正常(圖1)。X線無異常。Ⅱ型:局部疼痛,前臂放射,可有旋轉功能受限,屈肘功能正常。B超檢查顯示肱橈關節囊增厚,關節間隙增寬,關節內有積液,關節面
-
關節鏡下半月板成形術
【摘要】目的探討半月板破裂用關節鏡治療的方法和效果以及相關問題。方法本組報告了35例關節鏡下半月板成形術。均採用關節鏡下用藍鉗、髓核鉗和刨削器行半月板成形術。結果優良率爲90.3%。半月板遊離緣5~10mm的破裂,易於用半月板成形術給予有效治療;半月板周緣的小破裂(5mm左右)不予特別處理,並不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