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朗道漢英字典]
Mongolian snakegour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ructus Trichosanthis(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nakegourd frui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瓜蔞爲中藥名,出自《鍼灸甲乙經》[1]。爲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inii Harms 的乾燥成熟果實[2]。
4 拉丁名
Fructus Trichosanthis(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snakegourd fruit(《中醫藥學名詞(2004)》)
8 瓜蔞種植
8.1 選地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地塊,秋後每畝施腐熟農家肥5000公斤均勻撒於地表,深翻25釐米,耙細整平,做成120釐米寬平畦。
8.2 瓜蔞選種及種秧處理
選擇2—3年生粗細均勻、斷面白色新鮮、無病蟲害的雌株塊根;將塊根切成5—7釐米小段,在切口上蘸取草木灰稍晾乾後栽種。
8.3 播種時間
3月----4月中旬
8.4 瓜蔞栽種方法
按行株距120釐米×100釐米挖穴栽種;穴深10釐米---12釐米,每穴平放一段塊根,覆土3釐米---5釐米壓實。栽後澆水,並及時噴灑封草劑。
8.5 瓜蔞田間管理
8.5.1 苗期管理
催苗 瓜蔞苗長到15---20釐米時,每畝撒施尿素25公斤,並及時澆水;或在距栝樓基部20釐米處點穴,穴深5—8釐米,放入30克碳銨覆土壓實,並及時澆水。
搭架 栝樓莖蔓長到30釐米以上時,需搭架並引蔓上架。一般採用直徑1—1.5釐米竹竿搭100釐米高人字架即可。
8.5.2 花期管理
澆水 一般栝樓莖蔓長到150---200釐米時澆水一次。
8.5.3 果期管理
防止落果 栝樓後期,葉面噴施磷、鉀肥1---2次;雨季注意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8.5.4 越冬管理
第一年種植的瓜蔞收穫後,用玉米秸或麥秸等對田塊覆蓋,厚度要不少於30釐米,或將栝樓基部周圍的土集成土堆,土堆高出地面30釐米。
8.6 瓜蔞病蟲害防治
8.6.1 蚜蟲
物理防治 黃板誘殺,用黃板塗上機油掛在行間或株間,每畝掛30—40塊即可。
蚜發生初期,用0.3%苦蔘鹼乳劑800---1000倍,或天然除蟲菊素2000倍液噴霧防治。
藥劑防治 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1500倍液,或2.5%聯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
8.6.2 根結線蟲
藥劑防治 用1.8%阿維菌素3000倍液灌根。7d灌一次,操作兩次。或將48%毒死蜱乳油和1.8%阿維菌素乳油按1:1混合,每畝用120ml,兌水澆灌或噴淋。
8.6.3 根腐病
農業防治 與禾本科作物實行3—5年輪作;合理施肥,適量使用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時拔除病株燒燬,用石灰穴位消毒;清潔田園,減少菌源。
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用50%的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70%甲基託布津可溼粉劑)1000倍液,或用50%琥膠肥酸銅(DT殺菌劑)可溼粉劑350倍液灌根,或用12.5% 敵萎靈800倍液,或3%廣枯靈(惡黴靈+甲霜靈)600――800倍液噴淋穴或澆灌病株根部,7d灌一次,操作3次以上。
8.7 採收
14 藥理作用
注射液對豚鼠離體心臟有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並能增加小鼠耐缺氧的能力。對小鼠有鎮靜作用,並對小鼠肉瘤及腹水癌細胞有抑制作用。水提物使動物血糖先升後降,最後復原。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鏈球菌、綠膿桿菌、流感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15 瓜蔞的藥典標準
15.1 品名
Gualou
TRICHOSANTHIS FRUCTUS
15.2 來源
本品爲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連果梗剪下,置通風處陰乾。
15.3 性狀
本品呈類球形或寬橢圓形,長7~15cm,直徑6~10cm。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皺縮或較光滑,頂端有圓形的花柱殘基,基部略尖,具殘存的果梗。輕重不一。質脆,易破開,內表面黃白色,有紅黃色絲絡,果瓤橙黃色,黏稠,與多數種子粘結成團。具焦糖氣,味微酸、甜。
15.4 鑑別
(1)本品粉末黃棕色至棕褐色。石細胞較多,數個成羣或單個散在,黃綠色或淡黃色,呈類方形,圓多角形,紋孔細密,孔溝細而明顯。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類方形或類多角形,垂周壁厚度不一。種皮表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平周壁具稍彎曲或平直的角質條紋。厚壁細胞較大,多單個散在,棕色,形狀多樣。螺紋導管、網紋導管多見。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揮幹,殘渣加水5ml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4次,每次5ml,合併正丁醇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瓜蔞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u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12:1:0.1:0.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和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
15.5 檢查
15.5.1 水分
不得過16.0%(附錄ⅨH 第一法)。
15.5.2 總灰分
不得過7.0%(附錄ⅨK)。
15.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不得少於31.0%。
15.7 瓜蔞飲片
15.7.1 炮製
本品呈不規則的絲或塊狀。外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皺縮或較光滑;內表面黃白色,有紅黃色絲絡,果瓤橙黃色,與多數種子粘結成團。具焦糖氣,味微酸、甜。
15.7.2 鑑別、檢查、浸出物
同藥材。
15.7.3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
15.7.4 功能與主治
清熱滌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用於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痹心痛,結胸痞滿,乳癰,肺癰,腸癰,大便祕結。
15.7.5 用法與用量
9~l5g。
15.7.6 注意
15.7.7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防蛀。
15.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