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 2015年08月24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傳染病的隔離

隔離是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者,將其安置在一定場所,使之不與易感人羣接觸的一種措施。隔離是控制傳染源的重要措施之一。隔離的方式,應因時因地並根據疾病的傳播途徑而定。某些傳染病可在家隔離,如麻疹、流感等,有些則應在臨時隔離室或住院隔離。對經消化道途徑傳播傳染病患者的衣物、用具、食具要洗淨煮沸消毒;大便及嘔吐物經消毒後再倒入糞坑;隔離室和大小便器要有防蠅設施;照顧病人後要洗手等。呼吸道隔離用於呼吸道傳染病患者,包括病人的衣物、用品、口鼻分泌物和痰液要消毒;照顧病人時應戴口罩,接觸病人後洗淨雙手等。隔離的期限由傳染病的傳染期或化驗結果而定。

職業衛生·隔離

隔離(isolation)是指通過封閉、切斷等措施,完全阻止有毒有害物質和能源(水、電、氣)進入工作場所[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GBZ/T 224—2010 職業衛生名詞術語[Z].2010-01-2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