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癇

中醫學 中醫病證名

1 拼音

fēng xián

2 英文參考

wind type epileps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wind-epileps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風癇爲病證名。出《脈經》。

4 癇證發作由本虛蓄熱,風邪乘襲,或肝經有熱引起者

風癇癇證發作由本虛蓄熱,風邪乘襲,或肝經有熱引起者[1]。《聖濟總錄》卷十五:“風癇病者,由心氣不足胸中蓄熱,而又風邪乘之。病間作也,其候多驚,目瞳子大,手足顫抖,夢中叫呼,身熱瘈瘲,搖頭口噤,多吐涎沫,無所覺知是也。”治宜用麻黃飲茯神湯鉤藤丸丹砂丸等。

5 發癇瘥後出現身體頭面腫滿或不能言語之證

風癇指發癇瘥後出現身體頭面腫滿或不能言語之證。多因癇發後氣血尚虛,熱未盡除,或因風冷之氣留滯心之絡脈所致。《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五:“癇瘥後而腫滿者,是風癇風癇因小兒厚衣汗出,因風取涼而得之。初發之狀,屈指如數,然後掣縮是也。其癇雖瘥,氣血尚虛,而熱未盡,在皮膚與氣相搏,致令氣不宣泄,故停併成腫也。”“而癇發瘥後不能語者,是風癇。……其初發之狀,屈指如數,然後瘈瘲是也。是心之聲爲言,開竅於口,其癇發雖止,風冷之氣猶滯心之絡脈,使心氣不和,其聲不發,故不能言也。”本證可見於乙腦等病的後遺症。

6 手足偏廢如癱瘓之證

風癇指手足偏廢如癱瘓之證。《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風癇爲病,廢手足,或一手一足,或兩手兩足,如癱不隨,或睫眼,或睫口,或口喎牽引頰車。”本證可見於腦血管意外後遺症等。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4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