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fermentation[朗道漢英字典]
fermenta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erm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ouri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zymos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zymotechnic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4 發酵是一種炮製方法
發酵爲藥物炮製方法[1]。藥物經過一定處理後,在適宜的溫度和溼度下,藉助黴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發酵、生衣,至一定程度取出,乾燥處理,成爲所需藥物。如六神曲、半夏曲、紅曲米等。
藥物在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下,利用黴菌使其發泡、生黴的方法,稱發酵法。發酵的目的爲藥物經發酵處理,改變原有性能,產生新的作用,以適應臨牀治療需要。發酵的方法將含有一定量水分或進行過一定程度加熱的藥物,鋪在容器內用稻草或鮮藥草或麻袋蓋在上面,或墊在下面,放在溫度、溼度適宜的環境進行。溫度和溼度對發酵的影響極大。溫度過低,或溼度過小(即過分乾燥),則不能進行發酵,或發酵進行得很慢。而溫度過高,溼度過大,不適應黴菌生長,發酵亦難以進行。一般以溫度30°~37℃,相對溼度70~80%爲宜。由於微生物的繁殖、產生發酵,使藥物表面呈現黃白色的黴衣,內部發生斑點,氣味芳香,又無黴氣時,進行乾燥,最爲適宜。製作時間以五、六月份爲佳,如淡豆豉、膽南星。
7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