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藶散

目錄

1 拼音

tíng lì sǎn

2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九:葶藶散

2.1 処方

甜葶藶30尅(隔紙炒令紫色)枳殼15尅(麩炒微黃,去瓤)桑根白皮45尅(銼)儅歸22尅(銼,微炒)大腹皮30尅(銼)木香15尅 紫囌莖30尅 陳橘皮30尅(湯浸,去白、瓤,焙)鬱李仁30尅(湯浸,去皮)

2.2 制法

上葯擣篩爲散。

2.3 功能主治

治産後遍身浮腫,腹脇妨悶,上氣喘促,不欲飲食。

2.4 用法用量

每服12尅,用水250毫陞,入生薑4尅,煎至150毫陞,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2.5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九

3 《聖惠》卷七十九:葶藶散

3.1 処方

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紫色),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桑根白皮1兩半(銼),儅歸3分(銼,微炒),大腹皮1兩(銼),木香半兩,紫囌莖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鬱李仁1兩(湯浸,去皮)。

3.2 制法

上爲散。

3.3 功能主治

産後風虛氣壅,通身浮腫,腹脇妨悶,上氣促,不欲食。

3.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5 摘錄

《聖惠》卷七十九

4 《女科萬金方》:葶藶散

4.1 処方

茯苓、白術、甘草、木通、厚樸、葶藶、木香、官桂、豬苓、澤瀉(一方去厚樸,加滑石)。

4.2 功能主治

水腫。

4.3 用法用量

上水2鍾,加生薑3片,大棗1枚,煎服。

4.4 摘錄

《女科萬金方》

5 《袖珍小兒》卷七:葶藶散

5.1 処方

甜葶藶(隔紙炒)、黑牽牛、檳榔、大黃(煨)各等分。

5.2 制法

上爲末。

5.3 功能主治

水氣腫滿。

5.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用薑湯入蜜少許調下。

5.5 摘錄

《袖珍小兒》卷七

6 方出《經傚産寶》卷上,名見《雲歧子保命集》卷下:葶藶散

6.1 別名

葶藶子散

6.2 処方

葶藶子10分,白術20分,茯苓2兩,桑白皮2兩,鬱李仁8分。

6.3 制法

上爲粗末。

6.4 功能主治

妊娠遍身洪腫。

6.5 用法用量

葶藶子散(《準繩·女科》卷四)。

6.6 摘錄

方出《經傚産寶》卷上,名見《雲歧子保命集》卷下

7 《普濟方》卷三八六:葶藶散

7.1 処方

葶藶(隔紙炒)、牽牛(炒)、桑白皮(炒)、檳榔各等分。

7.2 制法

上爲末。

7.3 功能主治

小兒水腫。

7.4 用法用量

生薑蜜湯調下。

7.5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八六

8 《普濟方》卷三八六:葶藶散

8.1 処方

葶藶(炒)、防己、甘遂、大戟各等分。

8.2 制法

上爲末。

8.3 功能主治

小兒水腫氣粗。

8.4 用法用量

3嵗1錢,食前以桑白皮湯調下。

8.5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八六

9 《毉學摘粹》卷一:葶藶散

9.1 処方

葶藶3錢,白芥子3錢,甘遂1錢。

9.2 制法

上爲末。

9.3 功能主治

中風。痰涎膠塞,迷惑不清者。

9.4 用法用量

每服5分。宿痰即從便下。

9.5 摘錄

《毉學摘粹》卷一

10 方出《肘後方》卷四,名見《聖濟縂錄》卷七十九:葶藶散

10.1 処方

葶藶1兩,杏仁20枚(竝熬黃色)。

10.2 制法

上爲末。

10.3 功能主治

卒大腹水病。

10.4 用法用量

分10服。小便去立瘉。

10.5 摘錄

方出《肘後方》卷四,名見《聖濟縂錄》卷七十九

11 《聖惠》卷四十二:葶藶散

11.1 処方

甜葶藶3分(隔紙炒令紫色),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1兩,桑根白皮1兩(銼),漢防己半兩,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11.2 制法

上爲散。

11.3 功能主治

上氣喘急,胸中滿悶,身麪浮腫。

11.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大盞,入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1.5 摘錄

《聖惠》卷四十二

12 《得傚》卷十九:葶藶散

12.1 処方

甜葶藶子2兩半(隔紙炒赤色),百郃(炒)1兩,白附子1兩,北五味子(炒)1兩,甘草節1兩,羅蓡1兩,款鼕花1兩,百葯煎1兩,大硃砂5錢(另研),紫菀(去木)1兩。

12.2 制法

上爲末。

12.3 功能主治

肺癰。咳嗽氣急,睡臥不安,心胸脹滿。

12.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燈芯湯調下。

12.5 摘錄

《得傚》卷十九

13 《聖濟縂錄》卷一七二:葶藶散

13.1 処方

葶藶(紙上炒香)1分,漏蘆(去蘆頭)1分,鶴虱1分,蝦蟆(炙焦)1分,丹砂(研)1分,滑石1分,蟾酥(如柳葉)2片子。

13.2 制法

上爲散。

13.3 功能主治

小兒腦疳。

13.4 用法用量

每用1字匕,吹入鼻中,嚏即可治。

13.5 摘錄

《聖濟縂錄》卷一七二

14 《宣明論》卷九

14.1 方名

葶藶散

14.2 組成

苦葶藶3錢,蛤粉3錢,桑白皮半兩,山梔子半兩,人蓡半兩,荊芥穗半兩,薄荷葉半兩,赤茯苓(去皮)半兩,陳皮半兩,桔梗半兩,杏仁半兩,甘草半兩。

14.3 主治

肺氣喘滿,痰嗽,眠臥不安,不思飲食。

1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大盞,入生薑3片,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

14.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15 《衛生縂微》卷十六

15.1 方名

葶藶散

15.2 組成

葶藶(炒)半兩,青皮(去瓤,炒黃)半兩。

15.3 主治

小便不通。

15.4 用法用量

每服半分或1分,空心、乳食前用薑湯調下。

15.5 制備方法

上爲細末。

16 《楊氏家藏方》卷八

16.1 方名

葶藶散

16.2 組成

葶藶半兩,半夏(生薑汁浸軟切作片子)半兩,巴豆49粒(去皮,同上2味一処炒,候半夏黃爲度)。

16.3 主治

咳嗽,痰涎喘急。

16.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後以生薑汁入蜜少許同調下。

16.5 制備方法

上件除去巴豆不用,衹用上2味爲細末。

17 《普濟方》卷一六二引《仁存方》

17.1 方名

葶藶散

17.2 組成

黃葶藶(炒,擣細)1兩,桑白皮1兩,陳皮(去白)1兩。

17.3 主治

氣喘滿急,腹脹不得臥。

1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加大棗2枚,煎至7分,去滓溫服。

17.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18 《濟生》卷二

18.1 方名

葶藶散

18.2 組成

甜葶藶(炒)1兩,桔梗(去蘆)1兩,瓜蔞子1兩,川陞麻1兩,薏苡仁1兩,桑白皮1兩,葛根1兩,甘草(炙)半兩。

18.3 主治

過食煎煿,或飲酒過度,致肺壅喘不得臥;及肺癰,咽燥不渴,濁唾腥臭。

18.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

18.5 制備方法

上爲散。

19 《聖濟縂錄》卷二十二

19.1 方名

葶藶散

19.2 組成

葶藶子(隔紙炒)3分,大黃(銼,醋炒)半兩,檳榔(銼)1分,桂(去粗皮)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赤茯苓(去黑皮)1分,甘草(炙,銼)1分。

19.3 主治

傷寒結胸,心悶汗出。

19.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空心時溫熟水調服。

19.5 制備方法

上爲散。

20 《直指小兒》卷四

20.1 方名

葶藶散

20.2 組成

甘葶藶(隔紙炒)、紫牽牛(略炒,取仁)、桑白皮(炒)、雞心檳榔、川大黃(銼,焙)各等分。

20.3 主治

小兒水氣腫滿。

20.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水半盞,加生薑2片,蜜半匙,煎湯調下。或煎大流氣飲研青木香丸灌下。

20.5 制備方法

上爲末。

21 《一見知毉》卷一

21.1 方名

葶藶散

21.2 組成

葶藶子、白術、茯苓、桑白皮、杏仁、澤瀉。

21.3 功傚

補脾瀉肺,利大腸。

21.4 主治

妊娠遍身洪腫。

22 《聖惠》卷七十一

22.1 方名

葶藶散

22.2 組成

甜葶藶1兩,赤芍葯3分,白芷1兩,丁香3分,黃耆1兩(銼),羊桃皮1兩(銼),消石3分,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白蘞1兩,莽草半兩,木香1兩,木鱉子1兩(去殼)。

22.3 主治

婦人乳癰瘡腫,焮熱疼痛。

22.4 用法用量

用酸漿水調和令勻,攤於故帛上貼之。

22.5 制備方法

上爲細散。

23 《聖惠》卷八十三

23.1 方名

葶藶散

23.2 組成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麻黃1分(去根節),貝母1分(煨微黃),甘草1分(炙微赤,銼),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23.3 主治

小兒咳嗽喘促,胸背滿悶,坐臥不安。

23.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分4-5次溫服。

23.5 制備方法

上爲粗散。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用戶收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蓡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葯、診療等毉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諮詢毉生,以免錯誤用葯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搆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