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tinctur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tinctur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Tc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e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inc.[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inc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inctur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incture[朗道漢英字典]
3 中藥劑型·酊劑
酊劑(tincture[1])爲藥物劑型之一[2]。是指不揮發藥物的酒精溶液或不同濃度的酒精浸出物製劑[3]。如牙痛水(成藥)即爲此劑型。
3.1 製法
用不同濃度的乙醇爲溶媒,提取藥材中醇溶性成分,製成澄明液體制劑。
3.2 適應證
2.淺表真菌病。
3.3 禁忌證
3.4 準備
1.常用藥劑準備 補骨脂酊、苦蔘酒、複方土槿皮酊、1號癬藥水。
2.製法 將生藥用白酒或75%乙醇浸泡,密封7~30d,濾過去渣即成。
3.5 方法
用棉棒或毛筆蘸藥液,直接外塗皮損區,每天1~3次。
3.6 注意事項
4 西藥劑型·酊劑
酊劑係指將藥物用規定濃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製成的澄清液體制劑,也可用流浸膏稀釋製成[4]。供口服或外用。
4.1 質量要求
4.1.1 生產與貯藏
一、除另有規定外,含有毒劇藥品的酊劑,每100ml應相當於原藥物10g;其他酊劑,每100ml相當於原藥物20g。
二、含有毒劇藥品酊劑的有效成分,應根據其半成品的含量加以調整,使符合各該酊劑項下的規定。
(1)溶解法或稀釋法 取藥物的粉末或流浸膏,加規定濃度的乙醇適量,溶解或稀釋,靜置,必要時濾過,即得。
(2)浸漬法 取適當粉碎的藥材,置有蓋容器中,加入溶劑適量,密蓋,攪拌或振搖,浸漬3~5日或規定的時間,傾取上清液,再加入溶劑適量,依法浸漬至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合併浸出液,加溶劑至規定量後,靜置24小時,濾過,即得。
(3)滲漉法 照流浸膏劑項下的方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O),用溶劑適量滲漉,至流出液達到規定量後,靜置,濾過,即得。
五、酊劑久置產生沉澱時,在乙醇和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各品種項下規定的情況下,可濾過除去沉澱。
4.1.2 質量檢查
【甲醇量】 口服酊劑照甲醇量檢查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T)檢查,應符合規定。
【裝量】 照最低裝量檢查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Ⅹ F)檢查,應符合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