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cortex lycii radicis[朗道漢英字典]
Chinese wolfberry root-bark[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ortex Lycii(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hinese wolfberry root-bark[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4 拉丁名
Cortex Lycii(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Chinese wolfberry root-bark(《中醫藥學名詞(2004)》)
7 別名
杞根、地節、紅月附根、狗奶子棍。
9 植物形態及生境
灌木,高1~2m。枝細長,常彎曲下垂,有刺。葉互生或簇生於短枝上,卵狀菱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6cm,寬0.5~1.7cm。花1~4朵簇生於葉腋;花萼鐘形,3~5裂;花冠漏頭狀,淡紫色,5裂,有緣毛;雄蕊5,花絲基部密生白色柔毛;子房2室。漿果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5~15mm,紅色。種子腎形,棕黃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於山坡、田野向陽幹燥處;有栽培。
11 性狀
根皮呈筒狀、槽狀或不規則卷片。筒直徑0.5~2cm,厚1~3mm。外表面土黃色或灰黃色,粗糙,有交錯裂紋,易剝落;內表面黃白色,有細縱紋。質脆,折斷面分內外兩層,外層較厚,土黃色;內層類白色。微有香氣,味稍甜。
13 功能主治
功在清熱,涼血。主治肺結核潮熱盜汗,肺熱咳喘,痰中帶血,吐血,衄血,糖尿病,高血壓病。
地骨皮爲眼科常用清虛熱藥,具有清熱涼血,退虛熱,瀉肺熱的功效:
1)用於蟹睛,瞳神幹缺,視瞻昏渺等伴有陰虛發熱、骨蒸潮熱、盜汗者,常與知母、鱉甲同用。
15 化學成分
本品含枸杞環八肽、苦可胺等,還含甜菜鹼、膽鹼、苦可胺(KukoamineA)等生物鹼以及桂皮酸、亞油酸、亞麻酸、β-谷甾醇和多量酚類物質。
根皮含甜菜鹼(betaine)、枸杞酰胺(lyciumamide)、β-谷甾醇,柳杉酚(sugiol)、蜂蜜酸(melissic acid)、亞油酸和桂皮酸。
17 地骨皮中毒
地骨皮又名山杞子根、狗地芽皮、地骨、地鋪、地節等[3]。屬清虛熱藥。爲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含有甜菜鹼、桂皮酸、酚類物質、枸杞素等。藥理作用有解熱,降壓,降血脂,降血糖,調節免疫,抗過敏,興奮子宮,抗細菌,抗病毒等。
17.1 不良反應機制
有報道地骨皮有明顯的降壓作用,伴有心率減慢,中毒量可使實驗動物心臟產生房室傳導阻滯。
17.2 臨牀表現
有報道用本藥50g煎液成500ml,用50ml藥液衝雞蛋服,1h後出現頭暈、心悸、噁心、嘔吐、竇性心律不齊,偶有室早。
17.3 治療
18 地骨皮的藥典標準
18.1 品名
Digupi
LYCII CORTEX
18.2 來源
本品爲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寧夏枸杞Lyciumbarbarum L.的乾燥根皮。春初或秋後採挖根部,洗淨,剝取根皮,曬乾。
18.3 性狀
本品呈筒狀或槽狀,長3~10cm,寬0.5~1.5cm,厚0.1~0.3cm。外表麪灰黃色至棕黃色,粗糙,有不規則縱裂紋,易成鱗片狀剝落。內表面黃白色至灰黃色,較平坦,有細縱紋。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黃棕色,內層灰白色。氣微,味微甘而後苦。
18.4 鑑別
(1)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爲4~10餘列細胞,其外有較厚的落皮層。韌皮射線大多寬1列細胞;纖維單個散在或2至數個成束。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並含多數澱粉粒。
(2)取本品粉末1.5g.加甲醇1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地骨皮對照藥材1.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一丙酮一甲酸(10:1:0.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8.5 檢查
18.5.1 水分
不得過11.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 第一法)。
18.5.2 總灰分
不得過l1.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8.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3.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8.6 性味與歸經
甘,寒。歸肺、肝、腎經。
18.7 功能與主治
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用於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咯血,衄血,內熱消渴。
18.8 用法與用量
9~15g。
18.9 貯藏
置乾燥處。
18.10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