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基因生物與環境安全
ts.Keywords:Transgenicorganism;Biodiversity;Surveillancemeasure轉基因是一種生物體內的基因轉移到另一種生物或同種生物的不同品種中的過程,是通過有性生殖過程來實現的。轉基因是一種自然事件,每天都在發生,只不過在自然界中,基因轉移沒有目標性,
-
四位科學家的轉基因圓桌談
發——遺傳,艾莉森對這門學科的熱情從未減退。1983年騎牛的艾莉森,2003年騎馬的艾莉森。圖片來源:艾莉森本人供圖現在,艾莉森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基因組與生物技術研究員,美國農業部生物技術國家顧問委員會成員,FDA轉基因三文魚顧問組成員,2014年布勞格(Borlaug)農業科技傳播獎獲獎者……同
-
轉基因小鼠研究進展
常TAP1/TAP2TCR-δ無γδT細胞,對結核桿菌易感性增加P59fynT細胞發育正常,成熟T細胞應答缺損IgM穿膜區晚期CD43+B聚集,無等位基因排斥λ5CD43+細胞聚集,部分成熟B細胞出現延遲IL-2IgG1、IgG2a、IgG2b自身抗體增加CD40L高IgM,無生髮中心,低IL-12
-
“常見重大疾病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重點項目課題申報指南
糖尿病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1、研究目標進行中國漢族人羣2型糖尿病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尋找各種與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以及相關性狀所關聯的遺傳因子,闡明中國漢族人羣的2型糖尿病遺傳基礎;對中國人羣2型糖尿病藥物基因組相關多態性基因與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爲我國2型糖尿病的合理
-
林木比較基因組學研究進展
均達93%,其中11654對同源基因的序列一致性超過基因長度的90%。由於楊樹是異交物種,高度雜合,因此其基因組與擬南芥基因組相比,存在更高水平的等位基因(allele)多態性。在楊樹基因組中發現了1241251個SNPs(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位點或小的IN
-
基因芯片技術在醫藥領域應用研究進展
【摘要】基因芯片技術是伴隨人類基因組計劃實施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具有高度的並行性、多樣化、微型化和自動化等優點,在人類重大疾病發病機理、診斷治療、藥物開發等方面的研究發揮巨大作用。【關鍵詞】基因芯片;基因;腫瘤基因芯片技術1991年被首次提出[1]。通過把巨大數量的寡核苷酸,多核苷酸或cDNA
-
浙江大學博士入學考試分子生物學複習題
P(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當用限制性內切酶切割不同品種或個體的基因組DNA時,如果限制性內切酶的酶切位點的鹼基發生突變,或者酶切位點之間DNA片段發生鹼基的插入或缺失,導致酶切片斷的大小、數量發生了變化,產生相當多
-
2-1-6真核生物染色體基因組的結構和功能
真核生物基因組特點高度重複序列反向重複序列衛星DNA較複雜的重複單位組成的重複順序高度重複序列的功能中度重複順序Alu家族KpnⅠ家族Hinf家族rRNA基因多聚dT-dG家族組蛋白基因單拷貝順序(低度重複順序)多基因家族與假基因自私DNA(selfishDNA) 真核生物的基因組一般比較龐大,例
-
第三節 真核基因表達調控
第三節 真核基因表達調控 一、真核基因組的複雜性 與原核生物比較,真核生物的基因組更爲複雜,可列舉如下。 ▲真核基因組比原核基因組大得多,大腸桿菌基因組約4×106bp,哺乳類基因組在109bp數量級,比細菌大千倍;大腸桿菌約有4000個基因,人則約有10萬個基因。 ▲真核生物主要的遺傳物質
-
第四章 單基因病--第一節 單基因病的遺傳方式
系中各個成員情況和相互之間的關係(圖4-1)。圖4-1系譜符號 單基因病遺傳方式的基本類型分述如下。 一、常染色體遺傳 單基因涉及單個即一對等位基因發生突變所致的疾病,可按遺傳方式分爲下列4種主要類型。 1.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一種遺傳性狀或遺傳病有關的基因位於常染色體上,其性質是顯性的,這種遺
-
人α-珠蛋白基因表達調控研究進展
摘 要人α-類珠蛋白基因簇位於6號染色體的短臂近端粒區,由4個功能基因和3個假基因組成,其中,ξ-珠蛋白基因在胚胎期表達,α2、α1和θ珠蛋白基因在胎兒和成人期表達。α-類珠蛋白基因的主要調控序列位於ξ-珠蛋白基因上游40kb的位置,稱爲HS-40,另外還存在其它的HS位點。在HS-40和各種珠蛋白
-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
、試驗、生產、加工、經營和進口、出口活動,依照《條例》規定需要進行安全評價的,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適用於《條例》規定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即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基因組構成,用於農業生產或者農產品加工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主要包括:(一)轉基因動植物(含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和微生物;(
-
遵義漢族人羣HLA-DQB1等位基因多態性研究
遵義漢族人羣HLA-DQB1等位基因多態性研究(pdf)【摘要】目的從基因水平調查遵義漢族人羣HLA-DQBl等位基因頻率,並瞭解其多態性分佈狀況。方法應用聚合酶鏈反應-序列特異性引物(PCR-SSP)方法對遵義漢族109名健康人羣進行等位基因分型。結果檢出14個HLA-DQB1等位基因,遵義漢族人
-
藥用植物基因資源保護與功能基因研究
摘要:我國豐富的藥用動植物包含了與藥物形成有關的豐富基因資源,包含了在漫長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裏積累下來的多種變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創造未來財富的源泉。世界各國十分關注藥用植物功能基因的研究,越來越多藥用植物功能基因被克隆和專利保護。基因組學的研究帶動了生物學研究的發展和技術
-
穀類作物基因組學及其應用進展
節因子,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不需要額外的修飾,可以轉化到同類作物其他品種或者是其他穀類作物中。此外,對性狀相關基因進行克隆和定性,可以用於尋找潛在等位基因和單倍體,將其轉移進入農民優先選擇的高產量的品種中。本文將介紹近期的穀類基因組學進展,以及相關信息對作物改良計劃產生的效應。 分子標記和應用
-
第二節 基因治療
第二節 基因治療GeneTherapy 許多疾病如遺傳性疾病、腫瘤等與人體的基因異常有密切的因果關係。早在DNA重組技術之前就有人提出將正常基因順序導入病人體內進行基因水平治療的設想。EdwardTatum和JoshuaLederberg在60年低曾提出可利用病毒作爲基因轉移的載體。但直到1990
-
惡性腫瘤的基因治療
基因是生命之本,是生物得以保持其連續性和穩定性的物質基礎。用專業的概念來說,它是可以編碼蛋白質的DNA順序。科學工作者通過這些看似簡單的排列探索生命的奧祕,解讀疾病的根源……基因治療就這樣應運而生。它把醫學科學引入一個全新的發展空間,併爲疾病的治療開拓了廣闊而美好的前景。 隨着對惡性腫瘤發生發展分
-
歐美轉基因食品法律管制制度比較研究
轉基因技術,又稱爲基因工程技術、基因改良技術、重組DNA技術,是一種改變生物的基因片斷,或將一種生物的基因片斷植入另一種生物,從而改變受體生物的基因構成,使其具有人們所希望特徵的現代生物技術。轉基因技術的主要用途是改良動植物品種,併產生出經濟和有益的產品。例如,轉基因技術可以使農作物具有抗旱、抗霜、
-
HLA-Ⅱ類基因多態性與原發性高血壓的研究進展
威脅我國成人健康的最常見疾病之一,本文綜述近年原發性高血壓及其左室肥厚與HLA-Ⅱ類基因相關性研究方面的進展。 [關鍵詞]HLA;原發性高血壓;等位基因;左室肥厚 HLA-Ⅱallelespolymorphismandessentialhypertension LIHaiyan,CHENAi
-
中國人羣中一個新的HLA-DRB4等位基因(DRB4.NC)的發現及比較分析
中國人羣中一個新的HLA-DRB4等位基因(DRB4.NC)的發現及比較分析中國免疫學雜誌2000年第3期第16卷遺傳免疫學作者:朱乃碩 楊毅 李勇 陳詩書 於善謙單位:朱乃碩(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病毒及分子免疫實驗室,上海200433);楊毅(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病毒及分子免疫實驗室,上海2004
-
轉基因:學界和公衆,分歧在哪裏?
響了公衆轉基因態度在對轉基因議題進行傳播研究之初,學者們就認爲,科學知識水平對於人們接受新科技至關重要。另一方面,大量研究表明,只有極少數公衆對現代基因科技有基本的瞭解。生物技術推廣者們認爲(在中國,目前大多數科學家仍然如此認爲),人們的科學知識、特別是生物技術知識可以預測他們對轉基因的接受度。但研
-
第二十三章 轉基因動物在動脈粥樣硬化研究中的應用--第一節 建立轉基因動物的方法
合併可以表達和傳與後代的一類動物。自1980年Gordon等將猿猴病毒(SV40)和人單純瘡疹病毒(HSV)的tk(thgmidinekinase)基因整合後的質粒直接注入到小鼠受精卵原核中,首次成功地培養出轉基因小鼠(transgenicmice,TGM)後,已先後有牛、羊、豬、兔、魚等動物基因轉
-
基因不是萬能的
時又會怎樣呢?這就有點兒像我們想要根據一個人的基因型來預測心臟病或糖尿病等生活中某件事情的風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獨特的基因型(譯者:專業說法是“等位基因”),對應上百種不同的基因,分別對疾病的發生概率有所貢獻。它們每一個是幹什麼的?它們的貢獻是“患病”還是“健康”?進一步說,我們問這些問題是否現實
-
轉基因食品的危害和檢測及評價
銷售額由0.75億美元猛增至12-15億美元。4年間增加了20倍。迄今,美國已批准50種轉基因植物產品商業化,1/4的耕地種植的是轉基因作物,其中轉基因抗除草劑大豆佔美國大豆總面積的55%,轉基因玉米佔總面積的30%。美國市場上已有近4000種食品來自轉基因化生物。據國際有關方面的預測,到2010年
-
北大教授李松崗守土一樣守護我們的“生命密碼”
背景 生命的全部奧祕,就是DNA。 10月10日,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宣佈,他們和生物信息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科學家一起,歷時半年完成了全球第一個中國人的基因組測序,繪製了第一張黃種人基因圖譜。這意味着我們已經初步掌握了自己的生命奧祕。 首張中國人的基因組圖譜命名爲
-
個人基因測序:高端體檢走近百姓家
個體間的基因變化的一種方法。GWAS將在腫瘤、心血管等疾病的患者全基因組範圍內檢測出的SNP(單核苷酸多態性)位點與對照組進行比較,找出所有的變異等位基因頻率,最終精確定位複雜疾病的致病基因,並驗證確定致病功能位點。GWAS是目前遺傳學研究領域中國際通用的受到認可的有效研究方法,在克隆複雜疾病致病基
-
第五節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及抗體形成
C基因簇一起被轉錄成初級RNA,經過加工剪接,去除內含子,生成mRNA,最後分別翻譯成各種肽鏈,裝配成Ig分子,分泌出體外。 Ig基因在表達時存在等位排斥(allelicexclusion)和同型排斥(isotypicexclusion)現象,可能是V-D-J連接或V-J連接的不精確性所造成的結果
-
轉基因技術在歐美國家的認知及傳播
等手段讓公衆理解轉基因技術。 一、轉基因技術 (一)轉基因技術 轉基因技術是在分子水平上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將某一生物體上一個或幾個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轉移到另一生物體的技術,使其出現原物種不具有的性狀,以獲得人們所期望的生物體。例如,科學家認爲北極魚體內某個基因有防凍作用,於是將它抽出,再植入番茄
-
轉基因悄然而勝
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也是農業領域獲得的唯一專項。 7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轉基因專項的實施目標是:“要獲得一批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培育一批抗病蟲、抗逆、優質、高產、高效的重大轉基因生物新品種,提高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和產業化整體水平,爲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
基因組測序: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近幾天,有消息稱我國將參與全球最大的微生物基因組研究項目,並在其中承擔核心工作;而12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國基因組學的科學家們最關心的問題,卻還是如何加入“國際測序俱樂部”和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 12年一紀,在歷史長河中無非滄海一粟,然而,過去的這12年對於我國基因組學發展來說卻太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