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physical and breathing exerci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導引(physical and breathing exercise[1])一作道引[2]。指以主動的肢體運動爲主,並配合呼吸吐納或自我推拿而進行的一種鍛鍊身體、防治疾病的保健方法,也是古代養生方法,後爲道家承襲。
《莊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爲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唐·成玄英注:“導引神氣,以養形魄,延年之道,駐形之術”(《南華真經註疏》)。
晉·李頤注:“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意指通過調整呼吸,使臟腑經絡之氣和順;通過肢體運動,使人體動作靈活柔和。
《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中央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唐·王冰注:“導引,謂筋骨,動支節……導引按蹻,中人用爲養神調氣之正道也。”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凡人自摩自捏,伸縮手足,除勞去煩,名爲導引。”
宋《聖濟總錄》:“人之五臟六腑,百骸九竅,皆一氣之所通,氣流則形和,氣戾則病,導引之法,所以行血氣,利關節,闢除外邪,使不能人也。”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導引圖》中繪有四十餘種導引姿態圖像。
道教將其繼承發展,以導引爲煉身的一種重要方法,認爲它有調營衛、消水谷、除風邪、益血氣、療百病以至延年益壽的功效。《抱朴子內篇·別旨》:“或伸屈,或俯仰,或行臥,或倚立,或躑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導引也。”《雲笈七籤》卷三十二至三十四亦詳載其法,謂“導引之法,深能益人延年,與調氣相須,令血脈通,除百病。”道經中列有大量導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