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医录
拼音:lìdàimíngyīlù英文:《历代名医录》即《名医传》。《名医传》为书名。见《唐书·艺文志》。《宋史》作《历代名医录》。7卷。唐·甘伯宗撰。据《玉海》记载,此书收集“自伏羲至唐,凡一百二十人”。原书已佚,《历代名医蒙求》等书有所引
历代名医考
拼音:lìdàimíngyīkǎo英文:《历代名医考》为医史著作。又名《医学源流》、《医原图》。明代熊均(宗立、道轩、勿听子)著。见《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该书收集伏羲、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皇甫谧
无名指
拼音:wúmíngzhǐ英文:ringfinger;无名指即手第四指,又名小指次指。
GBZ/T157—2009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
职业卫生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结合职业医学进展,如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报告、亚急性职业中毒等;——删除原标准中的部分名词。一是删除与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有关的名词;二是删除原标准中的职业病病名;三是删除职业病诊断中使用频率较低或已经废弃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收蕨类植物47科,91属,207种;裸子植物9科,16属,36种;双子叶植物173科,1040属,2833种;单子叶植物35科,227属,547种。每种药按正名、别名、拉丁名、药用部分、效用及分布等内容叙述。1986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GBZ/T224—2010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拼音:GBZ/T224—2010zhíyèwèishēngmíngcíshùyǔ英文:Termsofoccupationalhealth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4—2010《职业卫生名词术语》(T
矾名白术散
拼音:fánmíngbáizhúsǎn处方:矾石2分,白术2分,空青2分,当归2分,细辛1两,猥皮1分,斑蝥1分,枸杞1分,地胆1分,干乌脑3大豆许。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蛴螬漏,始发于颈下,无头尾,如枣核块,累移在皮中,使人寒热心满
食伤名灸
拼音:shíshāngmíngjiǔ英文:食伤名灸为经外奇穴名。出《经外奇穴汇编》。位于足底趾侧缘,第二跖趾关节处。左右计2穴。主治嗳腐痞满、腹痛、呕吐、伤食等。一般灸10~15壮。
苍术难名丹
拼音:cāngzhúnánmíngdān《仁斋直指》卷十:苍术难名丹:别名:茯苓苍术难名丹(《世医得效方》卷七)。处方:苍术(杵,去粗皮)500克(米泔浸一日夜,焙干)舶上茴香(炒)川楝子(蒸,去皮取肉,焙干)各90克川乌(炮,去皮、脐)
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拼音:dòngwùbìngyuánwēishēngwùfènlèimínglù《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2005年5月13日农业部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5年5月24日起施行。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