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確認識神經系統遺傳代謝病
性聯方式(XL)傳遞(如Fabry病、高血氨綜合徵Ⅱ型等)以外,絕大多數是按常染色體隱性方式(AR)傳遞。因此在詢問患者的家族史時,必須詳細地追詢上代每一個家族成員的情況,包括已經死亡者在內。尤其要注意上代有無近親婚配的因素所出生的同型合子。但是有時即使通過多方面的查詢甚至實地調查,也不能發現任何
-
成人退變髓核細胞體外培養和細胞週期測定
【摘要】[目的]建立成人退變髓核細胞的單層培養模型並觀察其形態;測定其細胞週期,探討傳代後髓核細胞生長不佳的原因。[方法]取24例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手術切除的椎間盤組織,分離出髓核組織,胰酶和膠原酶消化,DMEM/12培養基培養。倒置相差顯微鏡觀察其形態學特徵,流式細胞分析儀檢測原代和P2細胞週期。[
-
條件培養基對高傳代人毛乳頭細胞生長的影響
毛乳頭細胞條件培養基的生物學活性,研究者通過體外培養低傳代人毛乳頭細胞,收集其基礎培養基的上清液配製成條件培養基,用於培養高傳代人毛乳頭細胞,觀察細胞形態及細胞生長曲線的變化;同時觀察高傳代人毛乳頭細胞與低傳代人毛乳頭細胞共培養情況。結果低傳代條件培養基使高傳代人毛乳頭細胞出現了凝集生長現象,其生
-
漢坦病毒在Vero細胞上的適應傳代及疫苗候選株的選育
育出在Vero細胞上繁殖力強、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好的漢灘病毒及漢城病毒候選株。方法 國內外分離的16株漢坦病毒(HV)在Vero細胞上進行連續終末稀釋傳代,研究各毒株的繁殖特性及傳代後病毒滴度及抗原量的變化。結果 經過5次終末稀釋傳代,選育出L99(漢城病毒)和84FLi(漢灘病毒)2株滴度高且穩定的
-
人毛乳頭細胞條件培養基對毛乳頭細胞的作用
2005年04月22日臨牀皮膚科雜誌2004Vol.33No.12P.721-723(重慶)爲研究人毛乳頭細胞條件培養基對高傳代人毛乳頭細胞的生物作用,研究者通過體外培養低傳代的人毛乳頭細胞,收集其上清配製成條件培養基,用此條件培養基培養高傳代人毛乳頭細胞,觀察其細胞的3H-TdR計數值及細胞超微結
-
10株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分離鑑定與生物學特性
人水皰液中分離到10株病毒,分離陽性率爲83.3%。10株病毒均具有使感染細胞圓縮、融合、脫落等典型的VZV局竈性細胞病變(CPE)特點,CPE隨着傳代次數增加而加快。用帶狀皰疹恢復期病人血清作間接免疫熒光染色鏡檢,可見典型的感染細胞核內熒光塊。10株病毒感染細胞製成的抗原片,檢測5例帶狀皰疹病人急
-
哈醫大利用小神經球傳代法擴充幹細胞來源
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臨牀學院科研人員利用小神經球傳代方法在體外培養神經幹細胞,可在10個月時間內傳代25代,從單一的細胞擴增至10萬個細胞。目前,這一方法已在哈醫大衛生部細胞移植重點實驗室普遍應用,並已發表多篇學術論文。臨牀上,脊髓損傷後的軸突再生和功能恢復仍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對傷者而言脊髓損傷的破壞
-
新鮮人羊膜負載構建兔角膜上皮
【摘要】目的新鮮人羊膜負載構建兔角膜上皮,爲全角膜組織工程作基礎。方法採用組織塊法培養兔角膜緣幹細胞,以新鮮人羊膜爲載體,形成單層細胞膜片後用於傳代;採用相差顯微鏡進行形態觀察及AE5、p63免疫熒光鑑定。結果培養24h,兔角膜緣組織塊邊緣可見有細胞長出,之後形成“沙灘樣”移形帶,培養至7~8d細胞
-
流行性乙型腦炎滅活疫苗製造及檢定規程
。所用特異性抗血清由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提供。中和指數必須在500以上。生產過程中如對毒種發生疑問,應及時進行鑑定。 1.3毒種傳代 分正亞代傳遞。從檢定所取回的乾燥毒種傳遞不超過15代稱正代,由正代傳遞一代直接用於生產稱亞代。每次用於傳代的毒種不得少於3個鼠腦。 傳代時選用體重7~9g健
-
哈醫大實現高效培養神經幹細胞
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臨牀學院科研人員利用小神經球傳代方法在體外培養神經幹細胞,可在10個月時間內傳代25代,從單一的細胞擴增至10萬個細胞。這一方法已在哈醫大衛生部細胞移植重點實驗室普遍應用,並已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幹細胞研究無疑是2007年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並且來自國內外的科研人員在幹細胞基礎研究和應
-
森林腦炎疫苗製造及檢定規程
生產前須用小白鼠腦內法做中和試驗鑑定毒種的特異性,中和指數必須在500以上。生產中如對毒種有懷疑,應及時進行鑑定。 1.3毒種傳代 分正亞代傳遞。傳遞代數正代不得超過15代,傳代時選用體重10~12g健康小白鼠或乳鼠。每次毒種傳代不得少於3個鼠腦。腦內接種病毒,72小時後選擇眼結膜正常,有
-
哈醫大利用小神經球傳代法擴充幹細胞來源
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臨牀學院科研人員利用小神經球傳代方法在體外培養神經幹細胞,可在10個月時間內傳代25代,從單一的細胞擴增至10萬個細胞。目前,這一方法已在哈醫大衛生部細胞移植重點實驗室普遍應用,並已發表多篇學術論文。臨牀上,脊髓損傷後的軸突再生和功能恢復仍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對傷者而言脊髓損傷的破壞
-
口服脊髓灰質炎活疫苗製造及檢定規程
1.2毒種批 1.2.1毒種批製備與保存 毒種批用原毒株在猴腎細胞或人二倍體細胞上製備。從原毒株算起,SabinⅠ、Ⅱ型、中Ⅱ17及中Ⅲ2型傳代次數均不得超過3代,SabinⅢ型不超過2代。所有毒種均應於-60℃以下保存。 1.2.2毒種批檢定 每一毒種批均按A3項分批檢定(滴度不得低於
-
EB病毒轉化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作爲HCV複製模型的初步研究
養,獲得HCV的外周血永生化B無限細胞系。然後,用96孔塑料培養板單細胞克隆法對永生細胞系細胞進行克隆細胞培養從而得到EB病毒轉化的永生化PBMC傳代細胞株(LCL)克隆細胞(圖1)。換液時,取部分細胞,1800r/min,離心5min,留取培養上清液後,用DEPC處理的PBS洗細胞10次,留取第
-
培養毛乳頭細胞生物學特性和毛囊重建的研究
囊生長情況。研究者採用免疫組化、原位雜交、毛囊器官型培養和裸鼠移植技術,觀察不同傳代培養的毛乳頭細胞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內皮素和幹細胞因子的表達變化情況。結果低傳代培養的毛乳頭細胞的內皮素和幹細胞因子表達較強,傳代6代後減弱。用低傳代培養的毛乳頭細胞與毛囊上皮細胞在毛囊器官型培養模型中可見毛囊
-
rhBMP-2對大鼠間充質幹細胞傳代後成骨潛能的影響
2):285-92.14醫學空間(MEDcyber.com)5月10日消息——據日本研究人員報道,重組人骨形態發生蛋白-2有助於保持大鼠間充質幹細胞傳代後的成骨潛能。由於骨髓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BMSC)的成骨潛能會隨着細胞傳代而下降,因此對於臨牀應用而言,必須建立既能保持BMSC的分化潛能又可使其
-
乙腦病毒持續感染模型中變異株性狀及NS3區序列分析
的 研究乙腦病毒變異性狀與NS3區基因序列的關係。方法 應用乙腦病毒野生株及一種人肝癌細胞KN73建立持續感染模型,採用標準胰蛋白酶消化技術進行細胞傳代,經反覆凍融法收集細胞內變異病毒。採用BHK細胞空斑實驗方法進行病毒滴定,利用NS3區特異引物進行逆轉錄-多聚酶鏈反應以獲NS3區基因片段,應用AB
-
甲型肝炎病毒經猴體傳代後核苷酸變異的研究
甲型肝炎病毒經猴體傳代後核苷酸變異的研究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誌2000年第4期第20卷病毒學作者:陳勇 毛江森 洪豔 楊連華 凌志強 俞爲羣單位:310013,浙江省醫學科學院 本實驗室曾觀察到,新捕獲的野生短尾猴(MacacaTibetana)甲肝病毒(HAV)抗體一般陰性,而人工飼養的猴則多
-
大連市甲流疫苗正研製“病毒傳代”
株實際上就是一個種子,研製疫苗是提取這個病毒的抗原,以用於人體接種。”送到大連的病毒毒株數量很少,爲完成疫苗研製工作,該公司目前正在緊張地進行“病毒傳代”工作。“傳代,其實就是病毒繁殖擴增的操作過程。”有關人士介紹,“當細胞增殖達到一定密度後,需要分離出一部分細胞和更新營養液,否則將影響細胞的繼續生
-
大連市甲流疫苗正研製“病毒傳代”
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製工作。研發工作怎樣開展?進展如何?近日,本報記者赴大連對此進行了採訪。大連市有關人士介紹:“毒株實際上就是一個種子,研製疫苗是提取這個病毒的抗原,以用於人體接種。”送到大連的病毒毒株數量很少,爲完成疫苗研製工作,該公司目前正在緊張地進行“病毒傳代”工作。“傳代,其實作者:
-
細胞的傳代培養
一、原理 細胞在培養瓶長成緻密單層後,已基本上飽和,爲使細胞能繼續生長,同時也將細胞數量擴大,就必須進行傳代(再培養)。 傳代培養也是一種將細胞種保存下去的方法。同時也是利用培養細胞進行各種實驗的必經過程。懸浮型細胞直接分瓶就可以,而貼壁細胞需經消化後才能分瓶。 二、材料和試劑 1、細胞:貼
-
傳代細胞培養
(一)原理體外培養的原代細胞或細胞株要在體外持續地培養就必須傳代,以便獲得穩定的細胞株或得到大量的同種細胞,並維持細胞種的延續。培養的細胞形成單層匯合以後,由於密度過大生存空間不足而引起營養枯竭,將培養的細胞分散,從容器中取出,以1:2或l:3以上的比率轉移到另外的容器中進行培養,即爲傳代培養。細胞
-
差速傳代培養牙囊細胞
,當使用胰酶消化時,黏附能力較差的牙囊細胞會首先掉下來,成釉器上皮細胞則要慢一些,這就是差速消化的概念。利用差速消化法,收集牙囊細胞並進行傳代培養,就稱爲差速傳代技術。經3~4次差速傳代,最終就可以得到純化的牙囊細胞了。 在研究過程中,他們選用大鼠第一和第二磨牙牙胚,剝離出牙囊和成釉器作混合培養
-
四軍醫大建成傳代百次人骨鉅細胞瘤細胞系
瘤研究所張強碩士等在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中,採用原代組織塊培養法,成功建立一株“人骨鉅細胞瘤細胞系GCT-0404”。經檢測,該細胞系已接受傳代100次,其染色體具有三倍體核型,在裸鼠瘤移植實驗中,成瘤率達100%。骨鉅細胞瘤是人們公認的潛在惡性骨腫瘤,其發病率佔骨腫瘤的20%。近年來,國內
-
常規組織傳代培養
1.吸除培養瓶內舊培養液。2.向瓶內加入胰蛋白酶和EDTA混合液少許,以能覆滿瓶底爲限。3.置溫箱中2~5分鐘,當發現細胞質回縮,細胞間隙增大後,立即終止消化。4.吸除消化液,向瓶內注入Hanks液數毫升,輕輕轉動培養瓶,把殘餘消化液沖掉。注意加Hanks液沖洗細胞時,動作要輕,以免把已鬆動的細胞衝
-
兒科醫學研究所喜迎成立三十週年
細胞遺傳、腫瘤和免疫、組織工程學、神經肌肉分子病理等研究室。上世紀80年代,小兒心血管和圍產醫學成爲上海市教委的首批重點學科;兒童保健和小兒內分泌遺傳代謝專業在上世紀90年代成爲市教委的第三批重點學科;小兒心血管、血液、兒童保健、小兒內分泌遺傳代謝和新生兒內外科成爲高校“211”工程兒科學的重要組
-
科學家發現打破遺傳定律的植物
名爲擬南芥的植物進行了研究,這種植物兩個基因複本上的HOTHEAD基因都出現變異,因此其花瓣和其他花器官不正常的絞合在一起。按照遺傳定律,擬南芥的後代也應該具備這種不正常的特徵。但是,科學家發現,在一些情況下,擬南芥後代中大約10%具有正常的花器官。科學家利用基因排序法證明,這些正常的擬南芥後代對
-
我國首創小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新方法
上尚無先例。據統計,世界上已知的小兒遺傳性代謝性疾病多達500餘種,可通過尿液檢測與分析的約在百種左右,國內僅爲35至50種。此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第四代尿檢技術僅可檢測約150項生物指標,且主要集中在有機酸類標誌物。在湖南省重大條件平臺項目支持下,王鷁超率研究人員克服了離子源易污染、質譜峯雜峯多、胺
-
科學家破解六種念珠菌遺傳代碼
包括英國阿伯丁大學研究人員在內的一個國際科學小組在《自然》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已成功破譯並分析了6種念珠菌的遺傳密碼,這是爲真菌引發的健康問題尋找新的治療方法所邁出的重要一步。念珠菌被認爲是世界範圍內引發真菌感染的罪魁禍首。白色念珠菌是其中最知名的,它可導致婦女和嬰兒長出鵝口瘡;但鵝口瘡很易治療,
-
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對大鼠骨髓基質細胞體外誘導分化的影響
要】目的研究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對骨髓基質細胞(BMSC)體外定向誘導分化時細胞增殖的影響。方法採用全骨髓法分離大鼠雙側股骨BMSC,傳代後培養液中加成骨誘導劑,分爲實驗組(培養基中加0.05mg/L的bFGF)和對照組(培養基中無bFGF,其餘條件相同)進行培養。通過MTT法檢測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