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國家基本藥物
序號 | 基本藥物目錄序號 | 藥品名稱 | 劑型 | 規格 | 單位 | 零售指導價格 | 類別 | 備註 |
364 | 32 | 補中益氣丸 | 水丸 | 60g | 瓶 | 6.6元 | 中成藥部分 | * |
365 | 32 | 補中益氣丸 | 水丸 | 6g | 袋 | 0.78元 | 中成藥部分 | |
366 | 32 | 補中益氣丸 | 水丸 | 30g | 瓶 | 3.5元 | 中成藥部分 | |
367 | 32 | 補中益氣丸 | 水丸 | 40g | 瓶 | 4.5元 | 中成藥部分 | |
368 | 32 | 補中益氣丸 | 水丸 | 54g | 瓶 | 6.0元 | 中成藥部分 | |
369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9g | 丸 | 0.62元 | 中成藥部分 | *△ |
370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30g | 瓶 | 1.9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1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36g | 瓶 | 2.2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2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54g | 瓶 | 3.3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3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60g | 瓶 | 3.6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4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72g | 瓶 | 4.3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5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120g | 瓶 | 6.8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6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200丸 | 瓶 | 8.2元 | 中成藥部分 | *△ |
377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48丸 | 瓶 | 2.1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8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100丸 | 瓶 | 4.2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9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120丸 | 瓶 | 5.0元 | 中成藥部分 | |
380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180丸 | 瓶 | 7.4元 | 中成藥部分 | |
381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192丸 | 瓶 | 7.9元 | 中成藥部分 | |
382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216丸 | 瓶 | 8.8元 | 中成藥部分 | |
383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240丸 | 瓶 | 9.8元 | 中成藥部分 | |
384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360丸 | 瓶 | 14.4元 | 中成藥部分 |
注(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爲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註欄中加註“△”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係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爲臨時價格。
注(中成藥部分):
2、表中備註欄加註“△”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爲臨時價格。
3 補中益氣丸藥典標準
3.1 品名
Buzhong Yiqi Wan
3.2 處方
炙黃芪200g、黨蔘60g、炙甘草100g、炒白朮60g、當歸60g、升麻60g、柴胡60g、陳皮60g
3.3 製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生薑20g、大棗40g,加水煎煮二次,濾過,濾液濃縮。每100g粉末加煉蜜100~120g及生薑和大棗的濃縮煎液製成小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煉蜜100~120g製成大蜜丸,即得。
3.4 性狀
3.5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纖維成束或散離,壁厚,表面有縱裂紋,兩端斷裂成帚狀或較平截(炙黃芪)。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品纖維(炙甘草)。草酸鈣針晶細小,長10~32μm,不規則地充塞於薄壁細胞中(炒白朮)。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於薄壁組織中(陳皮)。聯結乳管直徑12~15μm,含細小顆粒狀物(黨蔘)。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當歸)。木纖維成束,淡黃綠色,末端狹尖或鈍圓,有的有分叉,直徑14~41μm,壁稍厚,具十字形紋孔時,有的胞腔中含黃棕色物(升麻)。油管含淡黃色或黃棕色條狀分泌物,直徑8~25μm(柴胡)。
(2)取本品9g,剪碎,加水30ml,煎煮30分鐘,濾過,濾液中加稀鹽酸5ml,超聲處理5分鐘,靜置,離心,取沉澱物,加稀乙醇1ml使溶解,用10%碳酸氫鈉溶液調節pH至中性,稍加熱,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加稀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6:1:3)的上層溶液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5g,剪碎,加硅藻土5g,研勻,加甲醇25ml,加熱迴流2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對照品,加甲醇製成飽和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三氯化鋁試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3.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3.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水(35:65)爲流動相;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檢測。理論板數按黃芪甲苷峯計算應不低於4500。
3.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黃芪甲苷對照品10mg,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3.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小蜜丸適量或重量差異項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勻,取27.0g,加入硅藻土13.5g,研勻,粉碎成粗粉,取13.5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甲醇適量,加熱迴流至提取液無色,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幹,殘渣加水25ml,微熱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6次,每次20ml,合併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試液洗滌3次,每次40ml,正丁醇液回收溶劑至於,殘渣用甲醇溶解,轉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3.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5μl、10μl、15μl、20μl與供試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以標準曲線法對數方程計算,即得。
本品含炙黃芪以黃芪甲苷(C41H68O14)計,小蜜丸每1g不得少於0.2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於1.80mg。
3.8 功能與主治
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泄瀉、脫肛、陰挺,症見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或脫肛、子宮脫垂。
3.9 用法與用量
3.10 規格
大蜜丸 每丸重9g
3.11 貯藏
密封。
3.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4 補中益氣丸(水丸)藥典標準
4.1 品名
Buzhong Yiqi Wan
4.2 處方
炙黃芪200g、黨蔘60g、炙甘草100g、炒白朮60g、當歸60g、升麻60g、柴胡60g、陳皮60g
4.3 製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生薑20g、大棗40g,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取上述細粉,用煎液泛丸,乾燥,即得。
4.4 性狀
本品爲黃棕色至棕色的水丸;味微甜、微苦、辛。
4.5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纖維成束或散離,壁厚,表面有縱裂紋,兩端斷裂成帚狀或較平截(炙黃芪)。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炙甘草)。草酸鈣針品細小,長10~32μm,不規則地充塞於薄壁細胞中(炒白朮)。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於薄壁組織中(陳皮)。聯結乳管直徑12~15μm,含細小顆粒狀物(黨蔘)。木纖維成束,淡黃綠色,末端狹尖或鈍圓,有的有分叉,直徑14~41μm,壁稍厚,具十字形紋孔時,有的胞腔中含黃棕色物(升麻)。油管含淡黃色或黃棕色條狀分泌物,直徑8~25μm(柴胡)。
(2)取本品5g,研碎,加正己烷1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低溫蒸乾,殘渣加正己烷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白朮對照藥材0.2g,加正己烷5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20:0.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5g,研碎,加水20ml,煎煮30分鐘,濾過,濾液中加稀鹽酸5ml,超聲處理5分鐘,靜置,離心,取沉澱物,用稀乙醇1ml溶解,用10%碳酸氫鈉溶液調節pH至中性,稍加熱,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加稀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6:1:3)的上層溶液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4)取本品2g,研碎,加乙酸乙酯25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揮散至約1ml,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當歸對照藥材0.3g,加乙酸乙酯1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乙酸乙酯(9:2)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5)取本品2g,研碎,加甲醇25ml,加熱迴流2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對照品,加甲醇製成飽和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μl、對照品溶液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三氯化鋁試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4.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4.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4.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水(35:65)爲流動相;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檢測。理論板數按黃芪甲苷峯計算應不低於4500。
4.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黃芪甲苷對照品10mg,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4.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適量,研碎,取4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甲醇適量,加熱迴流提取7小時,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幹,殘渣加水25ml,微熱使溶解,用乙醚輕搖洗滌2次,每次20ml,水溶液再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6次,每次20ml,合併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試液洗滌3次,每次40ml,正丁醇液回收溶劑至幹,殘渣用甲醇溶解,轉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4.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5μl、10μl、15μl、20μl與供試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用標準曲線對數方程計算,即得。
本品每1g含炙黃芪以黃芪甲苷(C41H68O14)計,不得少於0.20mg。
4.8 功能與主治
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泄瀉、脫肛、陰挺,症見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或脫肛、子宮脫垂。
4.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4.10 貯藏
密封。
4.11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5 補中益氣丸中藥部頒標準
5.1 劑型
5.2 拼音名
Buzhong Yiqi Wan
5.3 標準編號
WS3-B-1347-93
5.4 處方
黃芪(蜜炙) 200g 黨蔘 60g 甘草(蜜炙) 100g 白朮(炒) 60g 當歸 60g 升麻 60g 柴胡 60g 陳皮 60g 生薑 20g 大棗 40g
5.5 製法
以上十味,取生薑、陳皮提取揮發油,藥渣與黃芪、白朮、升麻、柴胡 大棗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3小時,第二次 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 密度爲1.30~1.35(20℃)的稠膏;取黨蔘、當歸粉碎成細粉;取甘草部分粉碎成細粉, 部分製成浸膏;將上述各膏與粉末混勻,加入揮發油,混勻,制丸,乾燥,打光,即得
5.6 性狀
本品爲棕黑色的濃縮丸;味微甜;辛。
5.7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薄壁細胞紡鍾形,壁略厚,有極微細的斜向 交錯紋理。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聯結乳管直徑12~15μm 含細小顆粒狀物。石細胞斜方形或多角形,一端稍尖,壁較厚,紋孔稀疏。
5.8 檢查
5.9 功能與主治
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下陷,體倦乏力,食 少腹脹,久瀉、脫肛、子宮脫垂。
5.10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8~10丸,一日 3次。
5.11 規格
每 8丸相當於原生藥 3g
5.12 貯藏
密封。
6 補中益氣丸說明書
6.1 藥品名稱
6.2 藥品漢語拼音
Buzhong Yiqi Wan
6.3 劑型
大蜜丸 每丸重9g
6.4 性狀
補中益氣丸爲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辛。
6.5 補中益氣丸的主要成份
6.6 補中益氣丸的功能主治
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泄瀉、脫肛、陰挺,症見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或脫肛、子宮脫垂。
6.7 補中益氣丸的用法用量
6.8 注意事項
1.忌不易消化食物。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補中益氣丸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6.9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6.10 備註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7 補中益氣丸(水丸)說明書
7.1 藥品名稱
7.2 藥品漢語拼音
Buzhong Yiqi Wan
7.3 性狀
7.4 補中益氣丸的主要成份
7.5 補中益氣丸的功能主治
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泄瀉、脫肛、陰挺,症見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或脫肛、子宮脫垂。
7.6 補中益氣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7.7 注意事項
1.忌不易消化食物。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補中益氣丸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7.8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7.9 備註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