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鍼灸學 補血法 中醫治療學 內治法 補益法 中醫治法
bǔ xuè
nourishing blood[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replenishing bloo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補血爲治法。補法之一[1]。又稱養血。指用具有補養血液作用的方藥,治療血虛證的治法[2]。血虛證症見面色萎黃、脣爪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以及婦女月經延期、色淡量少,甚至閉經,脣舌色淡、脈細。常用方如歸脾丸、四物湯、當歸補血湯[3]。常用藥物有當歸、熟地、阿膠、桑椹、龍眼肉、何首烏、枸杞子等。鍼灸常選用脾俞、章門、膈俞、三陰交、足三裏等穴,針用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