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成分製備
法將血袋垂直吊掛於4℃±2℃冰箱內,使紅細胞自然下沉1~3d,或將血袋呈70°~80°角立於冰箱,需用時,用一次性分漿器分出血漿,製得濃縮紅細胞。保存紅細胞比容不超過80%,其保存期同全血。洗滌紅細胞的製備一般用生理鹽水反覆洗滌3~6次。經洗滌的紅細胞,除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外,血漿蛋白也極少,紅細
-
WS/T683—2020消毒試驗用微生物要求
蒸汽滅菌生物指示物檢驗方法消毒技術規範(2002年版)衛生部(衛法監發〔2002〕282號)3試驗微生物:3.1來源:試驗微生物來源於具有資質的菌種保藏機構,並能通過常規檢測方法進行鑑定。3.2細菌:3.2.1金黃色葡萄球菌:消毒試驗以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作爲細
-
WS233—2017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
、密閉門以及門禁系統;3)與防護區相關聯的通風空調系統及水、電、氣系統等;4)安全監控和報警系統;5)動物飼養、操作的設施設備;6)菌(毒)種及樣本保藏的設施設備;7)防輻射裝置;8)生命支持系統、正壓防護服、化學淋浴裝置等。i)實驗室生物安保制度和安保措施,重點識別所保藏的或使用的致病性生物因子被
-
代漿紅細胞的製備
混勻。6.熱合封口並切斷分漿管,製成代漿紅細胞。附如用單袋採血,離心分出卜層血漿後,可通過連接管灌入代血漿保存液。製備的代漿紅細胞在24h內輸注。保存保存期因代血漿保存液的種類而定,如代血漿大多數含有羥乙基澱粉和葡萄糖等,於4℃±2℃保存期爲14-21d。SAG(氯化鈉、腺嘌呤和葡萄糖)保存液和S
-
GBZ/T300.27—2017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第27部分: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三甲基氯化錫和三乙基氯化錫
中,並定容,此溶液爲標準貯備液。臨用前,用氯仿稀釋成10.0μg/mL二月桂酸二丁基錫標準溶液。或用國家認可的標準溶液配製。4.4樣品的採集、運輸和保存:4.4.1現場採樣按照GBZ159執行。4.4.2短時間採樣:在採樣點,用裝有4.0mL硼酸緩衝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1.0L/min流量採集≥1
-
保存鞏膜的全瞼板再造術
鞏膜軟化穿孔和外傷所致的鞏膜缺損修補術、高度近視眼後鞏膜增強術、視網膜脫離環扎術、青光眼睫狀體分離並將異體鞏膜條帶植入睫狀體上腔術等。後20年來,保存鞏膜漸被用於眼附屬器的成形手術,如保存鞏膜懸吊術矯正上瞼下垂等。鞏膜主要是膠原纖維構成,與瞼板結構近似。用0.5%甲醛處理滅活(或用75%乙醇來保存
-
GBZ/T160.33—2004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硫化物
並稀釋至1000ml。3.3.2氨基磺酸溶液,6g/L。臨用前配製。3.3.3甲醛溶液:吸取1ml甲醛溶液(36%~38%),用水稀釋至200ml。保存於具塞玻璃瓶中,臨用前配製。3.3.4鹽酸副玫瑰苯胺溶液:稱取0.200g鹽酸副玫瑰苯胺鹽酸鹽(純度不得低於95%),溶於100ml鹽酸溶液(1mo
-
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採檢測技術規範
取效率和準確性。如不具備信息化條件,應當提前登記《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採檢測登記表》(見附件,以下簡稱混採登記表)。紙質登記表隨標本送檢前應當備份存檔於採集點所在社區,便於及時追溯受檢者。(二)採集方法。:被採集人員頭部微仰,嘴張大,發“啊”音,露出兩側咽扁桃體,採集人員將拭子越過被採集人員舌根
-
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工作指南(試行)
事件監測工作;6.主動發現、收集、調查、分析和控制所生產醫療器械發生的所有可疑不良事件,按時報告導致或者可能導致嚴重傷害或死亡的不良事件;7.建立並保存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記錄,形成檔案;8.第一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應建立年度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情況總結備查制度,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應建立年
-
電子病歷系統功能規範(試行)
規範(試行)》和《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試行)》等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制定本規範。第二條本規範適用於醫療機構電子病歷系統的建立、使用、數據保存、共享和管理。第三條電子病歷系統是指醫療機構內部支持電子病歷信息的採集、存儲、訪問和在線幫助,並圍繞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效率而提供信
-
公認的菌種保存庫
拼音:gōngrèndejūnzhǒngbǎocúnkù英文:recognizedculturecollection公認的菌種保存庫指根據“國際公認微生物菌種保存專利與法規”布達佩斯(Budapest)公約建立的國際菌種保存機構。
-
保存
拼音:bǎocún英文:preservation保存又稱保藏,指用物理、化學或生物的方法防止物質的生物學腐敗。
-
血小板保存箱
拼音:xuèxiǎobǎnbǎocúnxiāng英文:plateletincubators血小板保存箱(plateletincubators)是指恆溫、搖擺幅度和頻率符合血小板保存需求的20~24℃恆溫箱。
-
樣品保存期
拼音:yàngpǐnbǎocúnqī英文:sampleholdingtime樣品保存期(sampleholdingtime)是指在指定的運輸和儲存條件下,樣品中待測物的劑量能夠保持穩定的期限。
-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毒種保存、使用和感染動物模型的暫行管理辦法
典型肺炎病毒的單位,必須具備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P3)條件,並須在二級以上生物安全櫃中操作。動物模型須在P3和P3級以上實驗室中進行。第五條病毒毒種保藏:必須具有該病毒毒種的詳細歷史及有關資料。應在帶鎖的-80℃超低溫冰箱或液氮罐中,用雙層套管保存,外層套管須作消毒處理。保存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的冰
-
保存期
拼音:bǎocúnqī英文:storageperiod保存期(storageperiod)是指血液在適宜條件下適合人體輸注的最長儲存期限。
-
無菌物品的保存和週期滅菌
.已打開包布的物品和罐皿類,只限於24h內存放手術間使用,不得再放回無菌敷料室。5.放置無菌物品的房間和櫃架,要每日擦灰拖地,並進行空氣消毒。6.氣體消毒滅菌物品,保存期一般爲1-3年,需用二層以上透明塑料膜和70克重的醫療使用紙製作的包裝袋,使用前應檢查包裝有無破損、漏氣,一旦發現應視作有菌物品。
-
骨移植
行“活骨移植”,這就爲骨移植開拓了新路。在植骨材料方面,以自體骨療效爲最佳,但其來源有限,目前同種異體骨作爲替代材料已廣泛應用於臨牀,使庫骨的處理、保存技術和滅菌方法等有了很大的進展。至於異種骨移植,由於其強烈的免疫排斥反應,很難應用於臨牀,但隨着骨誘導理論的新進展,骨形態發生蛋白(bonemorp
-
異體鞏膜移植的眼瞼再造
鞏膜軟化穿孔和外傷所致的鞏膜缺損修補術、高度近視眼後鞏膜增強術、視網膜脫離環扎術、青光眼睫狀體分離並將異體鞏膜條帶植入睫狀體上腔術等。後20年來,保存鞏膜漸被用於眼附屬器的成形手術,如保存鞏膜懸吊術矯正上瞼下垂等。鞏膜主要是膠原纖維構成,與瞼板結構近似。用0.5%甲醛處理滅活(或用75%乙醇來保存
-
異體鞏膜移植代替瞼板再造術
鞏膜軟化穿孔和外傷所致的鞏膜缺損修補術、高度近視眼後鞏膜增強術、視網膜脫離環扎術、青光眼睫狀體分離並將異體鞏膜條帶植入睫狀體上腔術等。後20年來,保存鞏膜漸被用於眼附屬器的成形手術,如保存鞏膜懸吊術矯正上瞼下垂等。鞏膜主要是膠原纖維構成,與瞼板結構近似。用0.5%甲醛處理滅活(或用75%乙醇來保存
-
異體鞏膜移植替代瞼板重建眼瞼
鞏膜軟化穿孔和外傷所致的鞏膜缺損修補術、高度近視眼後鞏膜增強術、視網膜脫離環扎術、青光眼睫狀體分離並將異體鞏膜條帶植入睫狀體上腔術等。後20年來,保存鞏膜漸被用於眼附屬器的成形手術,如保存鞏膜懸吊術矯正上瞼下垂等。鞏膜主要是膠原纖維構成,與瞼板結構近似。用0.5%甲醛處理滅活(或用75%乙醇來保存
-
鉤端螺旋體疫苗
、第3次5ml,末次注射後10~15天取家兔血清與同株培養物做凝集反應,至少有2只家兔血清效價達到1:10000以上判爲合格。2.1.4菌種傳代及保存:2.1.4.1菌種傳代:爲保存菌種的毒力及純度,每傳3~6代,應通過體重120~220g豚鼠傳代一次,並同時做血清學特性檢查和生物學特性檢查,合格
-
WS/T203—2001輸血醫學常用術語
主要研究對象是:採供血機構及其管理、獻血者的徵集與管理、血液樣品採集及檢驗、血液成分的研製及質量控制、血型及配血、HLA分型和組織相容性試驗、外周血保存、骨髓和臍血幹細胞分離與儲存、血液代用品研製、輸血指徵和各種成分血適應證、自身輸血、治療性血液單採、輸血相關疾病和輸血併發症及其預防等。2.2血液b
-
人用濃縮狂犬病疫苗
種1.1毒種來源狂犬病固定毒aG適應株系用狂犬病固定毒北京株先在地鼠腎細胞傳代適應後,再通過豚鼠腦內交替傳代適應而成。由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檢定、保存與分發。生產用毒種傳代應不超過10aG交替代。1.2毒種檢定1.2.1無菌試驗aG毒種每次傳代收剖後均須做無菌試驗,合格者方可使用。1.2.2病毒滴
-
醫藥衛生檔案管理暫行辦法
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醫藥衛生檔案,是指在醫藥衛生工作中從事醫療、防疫、科研、教學、生物製品、生產、藥品管理、衛生行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項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以及其他不同載體、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第三條醫藥衛生檔案,是國家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入和發展醫藥衛生事業及其他各項工作
-
2010年版藥典三部附錄Ⅺ
50的倒數;dT爲供試品的1次人用劑量,ml;dS爲參考疫苗的1次人用劑量,ml;D爲參考疫苗的效價,IU/ml。【附註】:(1)動物免疫時應將疫苗保存於冰浴中。(2)各組動物均應在同樣條件下飼養。(3)攻擊毒原病毒液(100)注射的小鼠應80%以上死亡。附錄ⅪB吸附破傷風疫苗效價測定法:本法系用破
-
森林腦炎疫苗
中國生物製品規程》中森林腦炎疫苗製造及檢定規程的各項規定,進行試驗,均應符合規定。類別生物製品。劑量皮下注射用量照說明書的規定。貯藏在2~8℃的暗處保存。森林腦炎疫苗製造及檢定規程森林腦炎疫苗系用森林腦炎病毒“森林”株接種於地鼠腎單層細胞,培育後收穫病毒液,加入甲醛溶液將病毒滅活後製成。用於預防森林
-
GBZ/T160.10—2004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鉛及其化合物
至刻度。此溶液爲1.0mg/ml標準貯備液。臨用前,用硝酸溶液稀釋成100μg/ml鉛標準溶液;或用國家認可的標準溶液配製。3.4樣品的採集、運輸和保存:現場採樣按照GBZ159執行。3.4.1短時間採樣:在採樣點,將裝好微孔濾膜的採樣夾,以5L/min流量採集15min空氣樣品。3.4.2長時間採
-
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XIII
時進行。無菌性檢查每批培養基隨機取不少於5支(瓶),培養14天,應無菌生長。靈敏度檢查:菌種:培養基靈敏度檢查所用的菌株傳代次數不得超過5代(從菌種保藏中心獲得的冷凍乾燥菌種爲第0代),並採用適宜的菌種保藏技術,以保證試驗菌株的生物學特性。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
凍幹黃熱活疫苗
至少要有9只血清表現陽性中和反應。在1個月的觀察期中,發現腦炎症狀或因而死亡者不得超過1只猴。1.3毒種保存原毒種和生產毒種批均應凍幹後真空封口,保存於-70℃以下。1.4毒種傳代和生產毒種的製備取毒種3支,啓開安瓿後立即以稀釋液(不應含有任何人體蛋白和外源血清或抗體)溶化。待全部溶化後接種於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