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

生物學 中醫學 中醫症狀名 中醫外科學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皮損 中醫皮膚科學 繼發性皮損 瘢痕

1 拼音

bān hén

2 英文參考

sca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cicatrice[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cicatrix[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3 註解

瘢痕(scar)爲症狀名,是指真皮或深部組織缺損,或破壞後經結締組織修復而成,其輪廓與先前損害相一致等的皮膚表現[1]。屬繼發性皮損

組織缺損修復(機化)時,再生結締組織肉芽組織)和正常的結締組織不同,缺乏細胞血管,富於緻密而且不規則排列的纖維性間質,因而色淡而硬。不僅功能低而且有收縮的傾向。例如發生食管、胃、腸時多引起狹窄和閉鎖等障礙。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