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证治类方
方准绳》的别名。《类方准绳》为书名。又名《杂病证治类方》、《类方》、《王损庵先生类方》。明·王肯堂辑。8卷。本书是《证治准绳》中的一种。书中选集内科杂病、五官科等病证的方剂,予以分类汇编而成。分为卒中暴厥、中风、中寒等30大类,共2000余
女科证治约旨
拼音:nǚkēzhèngzhìyuēzhǐ英文:《女科证治约旨》为书名,为《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丛书系列之一。《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为丛书名,严鸿志辑,刊于1921年。内容多为《感证辑要》、《女科证治约旨》、《女科精华》、《女科医案选粹》
脏腑证治
性及邪正盛衰情况等的辨证方法。以脏腑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通过四诊八纲,辨别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一般各种辨证方法最后都要落实到脏腑辨证上,才能准确诊断,使治疗有的放矢。脏腑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核心。心与小肠
风痨臌膈四大证治
拼音:fēngláogǔgésìdàzhèngzhì英文:《风痨臌膈四大证治》为书名。不分卷。清·姜天叙撰。刊于1796年。本书重点论述中风、虚劳、水肿、臌胀、呕吐及噎膈反胃诸病症。并对霍乱、关格等杂病作了简略的介绍。解放后有排印本。
针灸疗法经穴证治备考
拼音:zhēnjiǔliáofǎjīngxuézhèngzhìbèikǎo英文:《针灸疗法经穴证治备考》为书名。蒋玉伯编。1957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按人体生理组织各部表现症候,分别选定经穴及其配穴,可供临床参考。
证治要诀
拼音:《zhèngzhìyàojué》《证治要诀》综合性医书。又名《秘传证治要诀》。十二卷。明·戴元礼撰。作者以朱丹溪学说为本,集《内经》、《难经》直至宋元的医学文献并诸家学术经验,参以个人的心得见解,论述多种内科杂病兼及疮疡、妇科、五官
证治合参
拼音:《zhèngzhìhécān》《证治合参》综合性医书。十八卷。清·叶盛辑。刊于1729年。本书系选录《内经》及历代医籍之精要,分门别类整理的资料汇辑。卷一-二阐述脏腑、病机、四诊、用药等;卷三-十七为内、妇、儿、外科疾病证治,每病先
外科证治全书
拼音:wàikēzhèngzhìquánshū英文:《外科证治全书》为外科著作。五卷。清·许克昌、毕法合撰。刊于1831年。卷1~3总论外科证治,并按头、面、眼、鼻、耳、口、唇、齿、舌、喉、项、胸、乳、腋、胁、肋、肩、膊、臂、手、背、腰、
电子计算机辨证论治
nesaccordingtothebasictheoriesofTCM电子计算机辨证论治是用电子计算机模拟中医的辨证论治的理论或经验,代替医师进行临床诊治的方法。祖国医学的核心是辨证论治,它是由四诊接收症状变量系统信息,根据中医理论,分析
痹证论治七要点
zhìqīyàodiǎn英文:Sevenrulesoftherapyforarthralgia—syndrome痹证论治七要点为谢海洲教授诊治痹证的经验总结,具体内容为:(1)祛邪不忘扶正。初期用《金匮》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久病宜补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