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治要言
拼音:《zhèngzhìyàoyán》《症治要言》书名。一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本书为《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又名《中西医粹》)的一部分,仿《伤寒论》体例,分十二经记述疾病症治。各经症治先论脉络,次论病情,后论方药。辨明寒热虚实
至治
拼音:zhìzhì英文:appropriatetreatment至治指妥善而有效的治疗。《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治
e;togovern;tomanage;tocontrol;toharness(ariver);cure;toheal治①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治者治皮毛……”②治理,管理。《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③安定,
治百病方
拼音:《zhìbǎibìngfāng》《治百病方》医方著作。系新出土汉代竹、木简牍医书。不著撰人。1972年于甘肃武威县旱滩坡东汉墓中出土,现存92枚手写医简,所以又称武威汉代医简。其中可辨识的药方约36首,药名百余种。此外还有针灸疗法等
肺肾同治
dneyconcurrenttreatment;treatingbothlungandkidndy;肺肾同治是一种同时治疗肺阴虚和肾阴虚的方法。症见咳嗽气逆、咳血、音哑、骨蒸潮热、口干、盗汗、遗精、腰酸腿软、身体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肺主治节
tingvisceralactivities;lunggoverningmanagementandregulation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是指肺通过调控气、血、津液而起到调节全身生理活动的作用。人体各脏器组织之所以能依着一定的规律活
浮肿者治其经
拼音:fúzhǒngzhězhìqíjīng英文:浮肿者治其经为取穴法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咳论》。指治疗浮肿等症,宜取有关经脉五输穴中的经穴治疗。浮肿者治其经指对面部浮肿等症可取有关经脉五输中的经穴。《黄帝内经素问·咳论》:“治藏者
割治疗法
脂疗法。是在人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处,用手术刀切开皮肤,取出少量皮下脂肪组织,或对局部给予适当刺激,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而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为生理上的刺激疗法,不仅可以促进机体的分泌和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能力,而且还能通过改变高级神
郭治
拼音:guōzhì郭治清代医家。字元峰。广东南海人。父精医,承其家学,通医,以刘完素、朱丹溪为宗。主张四诊合参,尤精于脉诊。曾著有《脉如》两卷(1753年),后被钱季寅更名为《辨脉指南》。书中除论及脉诊外,亦详述望、闻、问三诊要义。尚有《伤
合治内腑
拼音:hézhìnèifǔ英文:概述:合治内腑为针灸术语。针灸取穴原则之一。《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合,指下合穴,即六腑有病取其所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如胃病取足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小肠病取下巨虚,膀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