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景全書
拼音:zhòngjǐngquánshū英文:概述:《仲景全書》爲叢書。漢·張仲景等撰述·《仲景全書》:《仲景全書》爲26卷本。漢·張仲景等撰述。明·趙開美校刻,初刊於16世紀末。全書包括張仲景《傷寒論》10卷,成無己《註解傷寒論》10卷,宋雲公《傷寒類證》3卷,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3卷,共四種。清
-
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
拼音:dìngzhèngzhòngjǐngquánshūshānghánlùnzhù英文:《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即《訂正傷寒論注》。《訂正傷寒論注》爲書名。全稱《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17卷(即《醫宗金鑑》卷1~17)。清·吳謙等纂注。編者鑑於《傷寒論》的一些舊注本,每多“隨文附會,難以傳信”,
-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拼音:dìngzhèngzhòngjǐngquánshūjīnkuìyàoluèzhù英文:《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即《訂正金匱要略注》。《訂正金匱要略注》爲書名。全稱《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8卷(《醫宗金鑑》卷18~25)。清·吳謙等纂注。吳氏等鑑於《金匱要略方論》的一些舊注本每多“隨文附會
-
傷寒明理藥方論
拼音:shānghánmínglǐyàofānglùn英文:《傷寒明理藥方論》爲《仲景全書》系列叢書之一。成無己撰《傷寒明理論》,又名《傷寒明理藥方論》,3卷。《仲景全書》爲叢書名。20卷本,刊於清·光緒年間。包括張卿子參注《集註傷寒論》(又名《張卿子傷寒論》)10卷,《金匱要略方論》3卷,《傷寒類
-
訂正傷寒論注
拼音:dìngzhèngshānghánlùnzhù英文:《訂正傷寒論注》爲傷寒著作。全稱《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十七卷(即《醫宗金鑑》卷一~十七)。清·吳謙等纂注。編者鑑於《傷寒論》的一些舊注本,每多“隨文附會,難以傳信”,遂予訂正,詳加註釋,並選集過去注本中能闡發仲景經義的見解以備參考。在編次
-
註解傷寒論
iěshānghánlùn》《註解傷寒論》傷寒著作。十卷。漢·張仲景著,金·成元己注。書成於1144年。現存最早的《傷寒論》全注本。明趙開美校刻《仲景全書》時,盛讚成氏“博極研精,深造自得,本難(經)、素(問)、靈樞諸書以發明其奧:因仲景方論以辨析其理。極表裏、虛實、陰陽、死生之說,究藥病輕重去取加
-
訂正金匱要略注
拼音:dìngzhèngjīnkuìyàoluèzhù英文:《訂正金匱要略注》爲金匱著作。全稱《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八卷(《醫宗金鑑》卷十八~二十五)。清·吳謙等纂注。吳氏等鑑於《金匱要略方論》的一些舊注本每多“隨文附會,難以傳信”,遂予訂正,詳見註釋,並選集前人注本中能闡發仲景學說的見解。卷
-
四診心法要訣
。吳謙等主編。刊於1742年。全書採輯自《內經》至清代諸家醫書,“分門聚類,刪其駁雜,採其精粹,發其餘蘊,補其未備”(見卷首奏疏)。內容有:《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金匱要略注》、《四診心法要訣》、《運氣要訣》、《傷寒心法要訣》、《雜病心法要訣》、《婦科心法要訣》、《幼科雜病心法要訣》、《痘診心法
-
金匱要略
]高學山)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294/gaozhujinyaolue/index.shtml《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628/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y
-
醫宗金鑑
大型醫學叢書,刊於1742年。全書採輯自《內經》至清代諸家醫書,“分門聚類、刪其駁雜,採其精粹,發其餘蘊,補其未備”(見卷首奏疏)。內容有:《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金匱要略注》、《四診心法要訣》、《運氣要訣》、《傷寒心法要訣》、《雜病心法要訣》、《婦科心法要訣》、《幼科雜病心法要訣》、《痘疹心法
-
傷寒論
金鰲)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597/shanghanlungangmu/index.shtml《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清]吳謙)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625/dingzhengzhongjingqu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