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醫學入門叢書》
《中國醫學入門叢書》 中醫叢書。陳景岐編,刊於1934年。本書摘錄《內經》和歷代各家學說,分門別類彙輯而成。計有《診脈入門》、《辨舌入門》、《藥性入門》、《湯頭入門》、《內經入門》、《金匱入門》、《傷寒入門》、《溫病入門》、《女科入門》、《產科入門》、《幼科入門》、《痘科入門》、《外科入門》(附《
-
《中國醫學入門叢書》
《中國醫學入門叢書》 中醫叢書。陳景岐編,刊於1934年。本書摘錄《內經》和歷代各家學說,分門別類彙輯而成。計有《診脈入門》、《辨舌入門》、《藥性入門》、《湯頭入門》、《內經入門》、《金匱入門》、《傷寒入門》、《溫病入門》、《女科入門》、《產科入門》、《幼科入門》、《痘科入門》、《外科入門》(附《
-
名醫名著燦然可觀——徐春甫及其代表作《古今醫統大全》
(簡稱宅仁醫會)錄”。宅仁醫會堪稱是我國最早的醫學學術團體。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在“新安醫學發掘整理組”工作的項長生醫師,他閱習了徐春甫所撰《醫學入門捷徑六書》時,發現該書詳載由徐春甫等組織成立之“一體堂宅仁醫會”的有關內容。從醫學史的角度考析,這比西方有關醫學學術團體的建立早得多。宅仁醫會計有
-
徐春甫及代表作《古今醫統大全》——名醫名著燦然可觀
仁醫會堪稱是我國最早的醫學學術團體。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在“新安醫學發掘整理組”工作的項長生醫師,他閱習了徐春甫所撰《醫學入門捷徑六書》時,發現該書詳載由徐春甫等組織成立之“一體堂宅仁醫會”的有關內容。從醫學史的角度考析,這比西方有關醫學學術團體的
-
雜談“明醫”
說,一定是一位高明的醫生。這就是我對“明醫”的淺釋。 回顧我國在歷代醫學的發展中,也有一些醫家將歷代名醫加以分類的。其中屬於細分的如明·李梃的《醫學入門》,他在該書的“歷代醫學姓氏”中,參閱明代新安醫家程伊《醫林史傳》、《外傳》等書,將歷代對醫藥學貢獻大的名家,分爲“上古聖賢”、“儒醫”、“明醫”
-
餘瀛鰲:雜談“明醫”
。這就是我對“明醫的淺釋。 回顧我國在歷代醫學的發展中,也有一些醫家將歷代名醫加以分類的。其中屬於細分的如明·李梃的《醫學入門》,他在該書的“歷代醫學姓氏中,參閱明代新安醫家程伊《醫林史傳》、《外傳》等書,將歷代對醫藥學貢獻大的名家,分爲“上古聖賢
-
專家解答腎炎——掛號費叢書
家屬隨身攜帶翻閱,也是廣大讀者正確認識腎炎病的參考書。作者簡介:鍾文冠,現任:鴻仁堂中醫診所院長,文冠內科診所榮譽院長;學歷:臺灣地區中國醫經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醫學碩士,臺灣地區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畢業。目錄:第一部分西醫部分預防腎病的重要性概述如何自我監測腎病症狀腎病監測如何自己做腎病的診斷診斷和檢
-
肺癌支氣管動脈樹的分佈特點與圖像分析
.肺癌組織內肺動脈供灌注血管立體構築.中國腫瘤臨牀,1999,26(7):514-516. 4方淳,齊文龍,方立德,等.肺癌的肺動脈供血初步探討.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誌,1998,4(1):25-28. 5高廣如,滕臬軍.支氣管肺癌供血的DSA研究,江蘇醫藥,1992,18:609-611. 6肖湘
-
MRI圖像的邊緣檢測及特定區域灰度值的跟蹤顯示方法
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0,130-150.2周震.結合腦圖譜和水平集的MR圖像分割的研究.中國醫學物理學雜誌,2006,23(5):329-332.3求是科技.Matlab7.0從入門到精通.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300-400.4劉春明,張相芬,陳武凡.基於小波的醫學超聲圖
-
中醫藥展現的畫卷
人物等方面都有較爲細緻的描寫。許多醫學著作也極富文學色彩,具有中國特色的詩詞歌賦體裁,在脈學、藥學、方劑、鍼灸及各科醫學著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醫學入門四書《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學》、《湯頭歌訣》、《雷公藥性賦》,分別採用了三言、四言、七言詩歌體和賦體。鍼灸學對歌賦體運用更多,如《雜病穴法歌》、
-
自擬紫茜牛角消斑飲治療過敏性紫癜臨牀觀察
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1-12.3王鳳計.血液病治療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240-244.4冀愛英.常見急危重症的中西醫診治.北京:中國醫學科技出版社,1998,295-361.作者單位:655400雲南宣威,宣威市中醫院 (編輯:海濤)作者:李樹恆
-
SPSS軟件包中非參數檢驗方法的正確使用
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2.盧紋岱等編著.SPSSforWindows從入門到精通.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7. 3.陳希孺,等.非參數統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4.楊樹勤,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醫學統計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5.茆詩松,王靜
-
中醫兒科經典選釋
三十五、牙病西江月詞(1首) 三十六、喉病西江月詞(3首) 三十七、形聲病西江月詞(3首)下篇 詩歌類 一、幼科詩 二、觀形氣詩 三、無患歌 四、入門審候歌 五、面部察色應病歌 六、觀面部五色歌 七、觀面部五臟形色歌 八、面上諸形證歌(2首) 九、形證歌 十、外證十五候歌 十一、一見生死歌 十二、
-
即論書法亦傳人——名醫書法佳話
1945年,上海名醫陳存仁仿“朱子家訓”,撰寫了“醫家座右銘”,文精辭妙,膾炙人口,滬上醫家頗爲讚許,爭相囑陳書寫。陳氏不善楷書,其業師謝利恆(《中國醫學大辭典》主編)書法極佳,名望亦重,於是陳氏在《中醫藥月刊》刊登廣告,由謝氏書寫“醫家座右銘”,每幅筆潤若干。各地醫生聞風求字者共有670件,謝氏足
-
名醫佳話:即論書法亦傳人
1945年,上海名醫陳存仁仿“朱子家訓”,撰寫了“醫家座右銘”,文精辭妙,膾炙人口,滬上醫家頗爲讚許,爭相囑陳書寫。陳氏不善楷書,其業師謝利恆(《中國醫學大辭典》主編)書法極佳,名望亦重,於是陳氏在《中醫藥月刊》刊登廣告,由謝氏書寫“醫家座右銘”,每幅筆潤若干。各地醫生聞風求字者共有670件,謝氏足
-
怪脈種類與歌訣選錄
連來三五啄,屋漏半日一滴落。彈石硬來尋即散,搭指散亂真解索。魚翔似又有似無,蝦遊靜中躍一躍。更有釜沸涌如羹,旦佔夕死不須藥。(明•李梃《醫學入門•死脈總訣》)定死脈形候歌指下如湯沸涌時,旦佔夕死定無疑。尾掉搖搖頭不動,魚翔腎絕亦如期。去疾來遲勢劈劈,命絕脈來如彈石。三陽穀氣已虛空
-
肺結核病人發現的歷史沿革研究
認識是隨着醫學科學的發展而演變的。對肺結核發病的認識是從人體本身和病原體兩方面來考慮的,對症狀描述相當細緻,對結核病的傳染性也有了明確的認識。總結中國醫學對肺癆的認識,可大約分爲三個階段,一是漢朝以前認爲肺結核屬於虛勞病的範疇。二是從漢代至唐代,古人已經認識到肺結核具有傳染性。三是宋代以後,對於結核
-
第二節中醫婦科學的發展簡史
整理和提高。1956年以後各省市相繼建立了中醫學院,連續編寫了六版《中醫婦科學》統一教材,出版了《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婦科學》、教學參考叢書《中醫婦科學》,各地先後編寫了一批內部教材和婦科專著。開展了博士、碩士不同層次的醫學教育,培養了一大批中醫婦科人才。同時,出現了許多中西醫結合的新成
-
發揮政治工作優勢,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思考
國醫藥導報,2007,16:24-25 4鄧弋雁.論黨組織在建設和諧醫院中的作用.現代保健·醫學創新研究,2006,5:35-36 5肖庶民.劉真金.探究滲透式德育對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影響.中國醫學倫理學,2008,4:16-17作者:苗亮,王永懷△作者單位:[解放軍第155中心醫院感染管
-
如何學習《內經》
編寫《任氏傳染病學》。1952年到西南衛生部重慶中醫進修學校執教,任教務主任。1953~1957年,先後編寫出《脈學研究十講》、《中醫病理學》、《中國醫學史略》、《中國醫學通俗講話》、《中醫藥理學》、《傷寒論語釋》、《金匱要略釋》、《內經十二講》等論著。1957年調北京中醫學院任教。從醫50餘年,培
-
現代中藥科學的發展和概況
十餘種,對研究和保存古本草文獻有重大意義。 隨着中藥事業和學術的發展,新的中藥著作大量涌現,範圍廣、門類齊全。其中一批中藥著作反映了當代水平:①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等編寫的《中藥志》,原書分四冊,修訂後全書分六冊,其中一、二冊爲根與根莖類,收載藥物206種;三冊爲種子果實類,收載藥物138種;
-
把握形體語言特點提高醫患溝通技能
統一。【參考文獻】 1姜學林,趙世鴻.醫患溝通藝術.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2:5. 2馬菊華,劉曉玲,王茜.論醫務人員言語修養的重拾.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2008,21(2):64-67. 3劉春暉,楊貴榮,武夢姝.論語言藝術在構建和諧護患關係中的應用.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2008,2
-
礦物藥青礞石的基源考證
. 2唐慎微.重修政和經史政類備用本草.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135. 3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商務印書館,1957,24. 4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用植物研究所.中藥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340. 5沈連生.本草綱目,第4卷.金石部.北京:華夏出版社
-
電阻抗成像電極系統優化設計仿真研究
健輝,董方鵬等譯.實用VisualC++6.0教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1-590.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編號:50337020) 作者單位:300192天津,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通迅作者) 編輯文靜)作者:王妍沙洪任超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