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鍼灸逢源
拼音:zhēnjiǔféngyuán英文:《鍼灸逢源》爲書名。清·李學川編撰。六卷。成書於嘉慶二十年(1815年)。卷一至二,選輯《內經》中有關鍼灸的條文;卷三收集歷代各家鍼灸論述和歌賦;卷四爲經穴考證,首載經穴361穴,爲今所從;卷五至六,爲疾病的分門論治。卷一-二爲“靈樞經文”、“素問經文”。系
-
中國鍼灸薈萃·現存鍼灸醫籍
拼音:zhōngguózhēnjiǔhuìcuì·xiàncúnzhēnjiǔyījí英文:《中國鍼灸薈萃·現存針灸醫籍》爲書名。郭靄春主編。1985年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本書是大型鍼灸工具書——《中國鍼灸薈萃》的第二分冊。主要介紹和評述現存鍼灸醫籍,共收書303種。
-
鍼灸六絕:神經病鍼灸現代方法
拼音:zhēnjiǔliùjué:shénjīngbìngzhēnjiǔxiàndàifāngfǎ英文:《鍼灸六絕:神經病鍼灸現代方法》爲書名。高維濱著。2007年4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該書在介紹了神經解剖,神經病檢查法、定位診斷方法及神經病常用鍼灸、中藥治療規律及方法的基礎上,重點闡述了神經
-
鍼灸針麻題目索引(1971~1978)
拼音:zhēnjiǔzhēnmátímùsuǒyǐn(1971~1978)英文:《鍼灸針麻題目索引(1971~1978)》爲書名。中醫研究院鍼灸研究所編。本書分國內與國外兩大部分。國內部分區分爲鍼灸、針刺麻醉及鍼灸治病與機理三大類;國外部分則按地區和國家排列,以供瞭解近年來有關國家鍼灸發展情況。
-
鍼灸針麻研究
拼音:zhēnjiǔzhēnmáyánjiū英文:《針灸針麻研究》爲書名。張香桐、季鍾樸、黃家駟主編。1986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本書爲1979年全國鍼灸、針麻學術討論會論文的節選本。內容包括鍼灸針麻原理的研究、經絡與穴位研究、鍼灸療法的臨牀應用、針刺麻醉的臨牀應用等。
-
鍼灸感傳現象
拼音:zhēnjiǔgǎnchuánxiànxiàng針灸感傳現象鍼灸時,被鍼灸者的感覺沿經絡循行路線傳導或循經出現的各種皮膚反映。見經絡感傳現象條。
-
鍼灸經驗方
拼音:zhēnjiǔjīngyànfāng英文:《針灸經驗方》爲書名。朝鮮許任著。三卷。1778年刊行於日本。上卷論穴;中、下卷爲臨證治療。
-
五行磁吸針磁療鍼灸學
拼音:wǔxíngcíxīzhēncíliáozhēnjiǔxué英文:《五行磁吸針磁療鍼灸學》爲書名。郭立文編。1997年1月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該書詳細介紹了新型針具五行磁吸針的治療原理及臨牀應用,具體介紹了心臟病、高血壓、胃病、陽痿等45種內科病症,頸椎病、落枕、腰痛等15種外科疾病,痛經、
-
鍼灸經絡生物物理學——中國第一大發明的科學驗證
拼音:zhēnjiǔjīngluòshēngwùwùlǐxué——zhōngguódìyīdàfāmíngdekēxuéyànzhèng英文:《針灸經絡生物物理學——中國第一大發明的科學驗證》爲書名。祝總驤、郝金凱主編。1989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
進針器進針法
拼音:jìnzhēnqìjìnzhēnfǎ英文:進針器進針法爲針刺進針方法之一。指應用特製的圓珠筆式或玩具手槍式進針器,將長短合適的平柄或管柄毫針,裝入進針器內,下口置於腧穴的皮膚上,用手指拉扣彈簧,使針尖迅速彈入皮下,然後將進針器抽出的進針法。
-
火針慢針法
拼音:huǒzhēnmànzhēnfǎ英文:火針慢針法爲火針操作方法之一。指將火針刺入穴位或部位後,在體內停留較短的時間,然後出針。留針時間一般在1~3分鐘。
-
蟒針針法
拼音:mǎngzhēnzhēnfǎ英文:蟒針針法爲針刺方法之一。指採用特製的粗長針具透刺穴位,以治療疾病的針刺方法。
-
鬃針針法
拼音:zōngzhēnzhēnfǎ英文:鬃針針法爲針刺方法之一。指採用經過加工處理後的動物鬃毛,針刺患者腧穴以治療疾病的針刺方法。
-
電撳針針法
拼音:diànqìnzhēnzhēnfǎ英文:電撳針針法爲針刺方法之一。指在撳針上接通電針儀器,刺激腧穴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
長銀針針法
拼音:chángyínzhēnzhēnfǎ英文:長銀針針法爲針刺方法之一。指採用金屬銀製成的長針刺激腧穴,以治療疾病的針刺方法。
-
空心針針法
拼音:kōngxīnzhēnzhēnfǎ英文:空心針針法爲針刺方法之一。指用特製的空心針具,將藥物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
胸針針法
拼音:xiōngzhēnzhēnfǎ英文:胸針針法爲針刺方法術語。指在胸部的一些特殊穴區,進行鍼刺或指壓刺激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
自血針針法
拼音:zìxuèzhēnzhēnfǎ英文:自血針針法爲針刺方法之一。指將從患者靜脈抽出的血液,重新注入其腧穴中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
頭針與耳針
拼音:tóuzhēnyǔěrzhēn英文:《頭針與耳針》爲書名。宋一同編著。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年出版。該書從祖國醫學到現代醫學,由基礎理論到臨牀治療,對頭針與耳針的作用機制做了剖析和探討。在頭針療法中分別介紹了14個刺激區和14條標準線兩種頭針刺激區域的定位,並且介紹了臨牀較常用的刺激方法
-
中風病與醒腦開竅針刺法
拼音:zhōngfēngbìngyǔxǐngnǎokāiqiàozhēncìfǎ英文:《中風病與醒腦開竅針刺法》爲書名。石學敏主編。1998年5月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該書從基礎、臨牀、研究三方面,系統闡述了石學敏院士始創“醒腦開竅”針刺法之學術思想體系。
-
子閉針其母,母閉針其子
拼音:zǐbìzhēnqímǔ,mǔbìzhēnqízǐ英文:“子閉針其母,母閉針其子”爲子午流注術語。遇閉穴時間雖可通過“夫妻互用”取其合日的開穴,但仍有24個閉穴的時辰不能開穴。這些閉穴可應用子母補瀉法進行開穴。“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不實不虛或所屬時間已過,取病經的本穴和原穴治療。
-
弧形髓內針(Ender針)內固定術
拼音:húxíngsuǐnèizhēn(Enderzhēn)nèigùdìngshù弧形髓內針(ender針)內固定術弧形髓內針又稱ender針,是髓內針的一種,其優點是:利用多根弧形具有一定彈性和硬度的髓內針插入髓腔,達股骨頸部,呈扇形散開,可有效地控制骨折端的活動。尤其對老年人,由於患肢可早期
-
小寬針針刺綜合療法
拼音:xiǎokuānzhēnzhēncìzōnghéliáofǎ英文:《小寬針針刺綜合療法》爲書名。黃榮發、黃東平編寫。1989年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
針鼴科
拼音:zhēnyǎnkē英文:針鼴科是單孔目的1科,通稱針鼴,又名刺食蟻獸。背部和體側覆以硬刺,刺下有毛;腹面無刺而被毛,中央有一少毛區域,雌獸的育兒袋即在此處形成;靠近尾的基部有單一的泄殖腔孔。共2屬5種,分佈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和新幾內亞。針鼴吻細長,鼻孔和口位於吻端;口小,無牙,舌細長;眼
-
克氏針/斯氏針顱頜固定術
úhégùdìngshù英文:craniomaxillaryfixationwithkirschnerpin/sternmannpin手術名稱:克氏針/斯氏針顱頜固定術別名:克氏針或斯氏針顱頜固定術分類:口腔科/口腔頜面部損傷手術/頜骨骨折手術/上頜骨骨折固定術/顱頜固定術ICD編碼:93.590
-
克氏針或斯氏針顱頜固定術
手術名稱:克氏針/斯氏針顱頜固定術別名:克氏針或斯氏針顱頜固定術分類:口腔科/口腔頜面部損傷手術/頜骨骨折手術/上頜骨骨折固定術/顱頜固定術ICD編碼:93.5902概述:克氏針/斯氏針顱頜固定術用於上頜骨骨折的治療。骨骼牽引針有兩種:①克氏針,是一種細的鋼針,它的直徑是1.5mm,長度或是30c
-
鍼灸節要
拼音:zhēnjiǔjíeyào英文:《針灸節要》爲書名。即《鍼灸素難要旨》。《鍼灸素難要旨》爲書名。又名《鍼灸要旨》《鍼灸節要》。明·高武撰。三卷。刊於1537年。內容系選取《內經》《難經》等有關鍼灸文獻,刪繁就簡,分類編次而成。着重羅集了九針、刺法、補瀉、經脈、俞穴等原文,探溯鍼灸學術本源。
-
高立山鍼灸匯粹
拼音:gāolìshānzhēnjiǔhuìcuì英文:《高立山鍼灸匯粹》爲書名。高立山、高峯編著。2003年7月學苑出版社出版。該書由《針灸心悟》《鍼灸心傳》及《鍼灸心扉》組成。是高立山教授師生三代學習中醫鍼灸理論的體會和應用中醫鍼灸臨牀經驗的紀實。初以《鍼灸心悟》出版介紹錘鍊鍼灸基本的要點,受
-
鍼灸大全
音:zhēnjiǔdàquán英文:概述:《鍼灸大全》爲書名。1.明·徐鳳撰;2.《鍼灸大成》。明·徐鳳撰·《鍼灸大全》:《鍼灸大全》爲書名。又名《針灸捷法》《鍼灸捷法大全》。明·徐鳳撰。六卷。成書於十五世紀。本書以彙集諸家鍼灸歌賦爲主。卷一,名家鍼灸歌訣;卷二,《標幽賦》加註;卷三,分部經穴歌;
-
鍼灸詮述
拼音:zhēnjiǔquánshù英文:《針灸詮述》爲書名。黃燦撰。刊於1915年。主要介紹作者的鍼灸臨牀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