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爲中國民間流傳的一種卓有成效的保健拳法[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7. 。原爲技擊,後逐漸演變爲以健身爲主的拳法。據說來自明·戚繼光根據民間拳術總結出來的拳經三十二勢[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7. 。近代太極拳按流派可分爲五類:陳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和孫氏太極拳,各有特點[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7. 。現在國家體委根據流行最廣的楊氏太極拳改編成簡化太極拳和八十八式太極拳[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7. 。該拳法的特點是運動柔軟、放鬆,適合於老弱者的健身[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7. 。它對於慢性疾患如高血壓、心臟病和慢性氣管炎等都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7. 。
太極拳傳爲明代武當山道士張三丰所創,一說來自明代著名將領戚繼光據民間拳術總結的拳經三十二式。其拳法宗太極陰陽之旨,手法以掤、(扌履)、擠、按、捋、挒、肘、靠八勢爲八卦之式,架勢與步法以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五勢爲五行之式,計十三式。以綿、軟、勁、柔中有剛爲行拳要領。清初以來,太極拳在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姓家族中傳習最盛,其後逐漸演變出陳氏、楊氏、吳氏、武氏與孫氏等五大太極拳流派,在架式與勁力上各具特點。近數十年來,國家體委改編有24式簡化太極拳、48式簡化太極拳和88式太極拳等,具有動作圓活均衡、柔軟放鬆的特點,對防病健身有較好功效,尤其適合於老弱者的健身,成爲具有廣泛羣衆基礎的養生活動之一,並且在世界各地也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