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驗良方全集
拼音:《jīngyànliángfāngquánjí》《經驗良方全集》醫方著作。四卷。清·姚俊輯。刊於1863年。本書一-三卷分保養、補益、急治、傷寒感冒、瘟疫瘴氣、中風、中寒等80餘門收載各科病症驗方約2000餘首。卷四痘疹易知,論述痘疹病因、病證,並附治療方劑,現存清刻本。
-
四部醫典系列掛圖全集
拼音:sìbùyīdiǎnxìlièguàtúquánjí英文:《四部醫典系列掛圖全集》爲藏醫著作。1704年德西·桑吉嘉措主持並召集全藏著名醫藥學家和畫家,根據《四部醫典藍琉璃》的內容及編排順序,參考《月王藥診》等著作,補充了尿診和火灸穴位圖,編繪成一套完整的、圖文並茂的藏醫彩色系列掛圖共79幅。
-
女科全集
拼音:nǚkēquánjí英文:《女科全集》爲書名,即《女科·產後編》。又名《傅氏女科全集》。舊題:清·傅山撰。約成書於17世紀。4卷。1827年始有初刊本。其中《女科》2卷,內容有帶下、血崩、鬼胎、調經、種子、妊娠、小產、難產、正產、產後等10門,共77篇,論述婦科各病證治。《產後編》2卷,內容有
-
醫學切要全集
拼音:《yīxuéqiēyàoquánjí》《醫學切要全集》醫學叢書名。六卷。清·王錫鑫等撰。刊於1847年。多爲醫學門徑學。共六種:包括王氏所撰《醫學切要》、《眼科切要》、《痘科切要》、《外科切要》、《奇方纂要》及清·黃爲良撰《醫學統一》。現存清刻本。
-
醫方捷徑指南全集
拼音:《yīfāngjiéjìngzhǐnánquánjí》《醫方捷徑指南全集》書名。二卷。清·王宗顯輯。約成書於1644年。上卷記述單味藥藥性、功用;下卷分科、分證介紹方劑,並附救急方數則。現存明刻本、多種清刻本。
-
尤在涇全集
拼音:yóuzàijīngquánjí英文:《尤在涇全集》爲中醫叢書。清代朱鈞經編。收清代尤在涇所撰《醫學讀書記》(附《醫學續記》)、《靜香樓醫案》及《金匱要略心典》共3種。現存光緒三十三年(1907)上海朱氏煥文書局石印本。
-
南雅堂醫書全集
拼音:《nányǎtángyīshūquánjí》《南雅堂醫書全集》醫學叢書。又名《陳修園醫書十六種》,或名《公餘十六種》。清·陳念祖撰。刊於1865年。包括《靈素節要淺注》、《金匱要略淺注》、《金匱方歌括》、《傷寒論淺注》、《長沙方歌括》、《醫學實在易》、《醫學從衆錄》、《女科要旨》、《神農本草經
-
赤水玄珠
huǐxuánzhū英文:ChishuiXuanzhu;BlackPearlfromRedRiver書名《赤水玄珠》:《赤水玄珠》爲書名。《赤水玄珠全集》之略稱:《赤水玄珠》爲中醫學叢書《赤水玄珠全集》之略稱。又名《孫氏醫書三種》。明·孫一奎撰。刊於1584年。包括《赤水玄珠》、《醫旨緒餘》及孫氏醫
-
荊防敗毒散
姜三片。臨牀應用:耳目赤腫:一人耳面赤腫作痛,咽乾發熱,脈浮數。先以荊防敗毒散2劑,勢退大半,又以葛根牛蒡子湯4劑而痊。摘錄:《醫學正傳》卷八《青囊全集》卷下:荊防敗毒散:處方:荊芥1錢5分,防風2錢,羌活1錢,獨活8分,前胡1錢5分,柴胡1錢,桔梗1錢,元參2錢,茯苓1錢,川芎1錢,白芷2錢,草節
-
外科切要
拼音:wàikēqiēyào英文:《外科切要》爲書名。爲《醫學切要全集》系列叢書之一。《醫學切要全集》爲叢書名。6卷。清·王錫鑫等撰。刊於1847年。多爲醫學門徑書。共六種:包括王氏所撰《醫學切要》、《眼科切要》、《痘科切要》、《外科切要》、《奇方纂要》及清·黃爲良撰《醫學一統》。
-
醫學切要
拼音:《yīxuéqiēyào》《醫學切要》綜合性醫書。一卷。《醫學切要全集》的一種。清·王錫鑫撰於1847年。本書內有經絡脈訣、藥性彈詞、看病歌訣、湯頭諸歌。並輯錄張介賓的“新方八略”,程國彭的“醫門八法”。爲中醫入門讀物。現存《醫學切要全集六種》本。
-
鬧楊花散
拼音:nàoyánghuāsǎn《青囊全集》捲上:方名:鬧楊花散組成:楊花3錢,生半夏2錢,生川草烏3錢,桃核4錢(切碎),馬全2錢(去毛,制),生南星1錢5分。主治:不省人事,牙關緊閉,遍身如冰。用法用量:不省人事,遍身如冰,將藥吹入鼻內;牙關緊閉,打去一齒,吹入喉內3分;急活,用甘草水、薑汁解醒
-
生化編
析爲8卷,合併爲8門,改名《重訂傅青主君女科》;並將《產後編》併爲1卷,改名《生化編》。參見《女科·產後編》:《女科·產後編》爲書名。一名《傅氏女科全集》、《女科全集》。舊題:清·傅山撰。約成書於17世紀。4卷。1827年始有初刊本。其中《女科》2卷,內容有帶下、血崩、鬼胎、調經、種子、妊娠、小產、
-
馮氏錦囊祕錄
。又名《馮氏錦囊》。五十卷。清·馮兆張撰於1702年。包括《內經纂要》、《雜症大小合參》、《脈訣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藥按》、《痘疹全集》、《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八種。分別介紹基礎理論,脈診,藥物,內、兒、婦、外科病證證治。馮氏匯選各家精要,參以己見,重點介紹臨牀各科,對於兒科痘疹
-
女科精要
,又名《馮氏錦囊》,50卷,清·馮兆張撰於1702年。包括《內經纂要》、《雜症大小合參》、《脈訣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藥按》、《痘疹全集》、《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八種。分別介紹基礎理論,脈診,藥物,內、兒、婦、外科病證證治。馮氏匯選各家精要,參以己見,重點介紹臨牀各科,對於兒科痘疹
-
馮氏錦囊
。又名《馮氏錦囊》。50卷。清·馮兆張撰於1702年。包括《內經纂要》、《雜症大小合參》、《脈訣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藥按》、《痘疹全集》、《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八種。分別介紹基礎理論,脈診,藥物,內、兒、婦、外科病證證治。馮氏匯選各家精要,參以己見,重點介紹臨牀各科,對於兒科痘疹
-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
。又名《馮氏錦囊》。50卷。清·馮兆張撰於1702年。包括《內經纂要》、《雜症大小合參》、《脈訣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藥按》、《痘疹全集》、《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八種。分別介紹基礎理論,脈診,藥物,內、兒、婦、外科病證證治。馮氏匯選各家精要,參以己見,重點介紹臨牀各科,對於兒科痘疹
-
雜症大小合參
。又名《馮氏錦囊》。50卷。清·馮兆張撰於1702年。包括《內經纂要》、《雜症大小合參》、《脈訣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藥按》、《痘疹全集》、《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八種。分別介紹基礎理論,脈診,藥物,內、兒、婦、外科病證證治。馮氏匯選各家精要,參以己見,重點介紹臨牀各科,對於兒科痘疹
-
內經纂要
。又名《馮氏錦囊》。50卷。清·馮兆張撰於1702年。包括《內經纂要》、《雜症大小合參》、《脈訣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藥按》、《痘疹全集》、《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八種。分別介紹基礎理論,脈診,藥物,內、兒、婦、外科病證證治。馮氏匯選各家精要,參以己見,重點介紹臨牀各科,對於兒科痘疹
-
女科·產後編
拼音:nǚkē·chǎnhòubiān英文:《女科·產後編》爲書名,一名《傅氏女科全集》、《女科全集》。舊題:清·傅山撰,約成書於17世紀,4卷,1827年始有初刊本。其中《女科》2卷,內容有帶下、血崩、鬼胎、調經、種子、妊娠、小產、難產、正產、產後等10門,共77篇,論述婦科各病證治。《產後編》2
-
產後編
,內容有產後總論,產前產後方證宜忌,及血塊、血暈、厥證等共43種產科疾病的證治。內容簡要,選方實用,流傳較廣。《女科·產後編》爲書名。一名《傅氏女科全集》、《女科全集》。舊題:清·傅山撰。約成書於17世紀。4卷。1827年始有初刊本。其中《女科》2卷,內容有帶下、血崩、鬼胎、調經、種子、妊娠、小產、
-
公餘十六種
拼音:gōngyúshíliùzhǒng英文:《公餘十六種》即《南雅堂醫書全集》。《南雅堂醫書全集》爲叢書名。又名《陳修園醫書十六種》,或名《公餘十六種》。清·陳念祖撰。刊於1865年。包括《靈素節要淺注》、《金匱要略淺注》、《金匱方歌括》、《傷寒論淺注》、《長沙方歌括》、《醫學實在易》、《醫學從衆
-
亞拙山人
拼音:yàzhuōshānrén英文:亞拙山人即王錫錱。王錫錱爲清代醫家。字文選,又字亞拙,號席珍子,又號亞拙山人。萬邑(四川萬縣)人。撰有《醫學切要全集》(1847年刊行)、《存存彙集醫學易讀》(1849)。
-
王錫錱
拼音:wángxīzhēn英文:王錫錱爲清代醫家,字文選,又字亞拙,號席珍子,又號亞拙山人。萬邑(四川萬縣)人。撰有《醫學切要全集》(1847年刊行)、《存存彙集醫學易讀》(1849)。
-
王文選
拼音:wángwénxuǎn英文:王文選即王錫錱。王錫錱爲清代醫家,字文選,又字亞拙,號席珍子,又號亞拙山人。萬邑(四川萬縣)人。撰有《醫學切要全集》(1847年刊行)、《存存彙集醫學易讀》(1849)。
-
王亞拙
拼音:wángyàzhuō英文:王亞拙即王錫錱。王錫錱爲清代醫家,字文選,又字亞拙,號席珍子,又號亞拙山人。萬邑(四川萬縣)人。撰有《醫學切要全集》(1847年刊行)、《存存彙集醫學易讀》(1849)。
-
參苓白朮散
劑可刺激骨髓造血,又能改善胃腸道吸收和消化功能,所以對某些貧血患者有一定治療作用。但對帶下、支氣管炎的治療應配合有效抗生素。別名:白朮調元散(《痘疹全集》卷十三)、參術飲(《張氏醫通》卷十六)、白朮散(《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本方改爲丸劑,名“參苓白朮丸”(見《醫林繩墨大全》;改爲膏劑,名“參苓白
-
黃連消毒飲
:黃連消毒飲組成:柴胡、黃連、黃芩、連翹、防風、荊齊、羌活、川芎、白芷、桔梗(倍)、枳殼、牛蒡、射干、甘草、大黃各等分。主治:喉痹,連頭項腫。《青囊全集》卷下:方名:黃連消毒飲組成:生黃耆1錢5分,防己1錢5分,澤瀉1錢,連翹1錢5分,草節5分,陳皮7分,川黃連1錢,蘇木5分,桔梗1錢,防風2錢,黃
-
素問直講
拼音:《sùwènzhíjiǎng》《素問直講》醫經著作。又名《黃帝內經素問詳註直講全集》。九卷。清·高億注。刊於1867年。本書爲《素問》全注本。每篇首記大意,次分段引錄原文,其後分注、淺講二項。注,爲個別字詞解釋;講,用較通俗文字對該段原文加以說明。其中刺法論第七十二、本病論七十三兩篇,謂得自三
-
追風消毒飲
拼音:zhuīfēngxiāodúyǐn《青囊全集》卷下:方名:追風消毒飲組成:防風1錢5分,銀花1錢5分,草節5分,桔梗1錢,射干1錢5分,苦蔘2錢,蚤休1兩,羚羊角2錢,犀角1錢,虎骨1錢5分,羌活1錢,白芷2錢5分,黃芩1錢5分。主治:疔瘡,心肝火毒甚,發狂大熱者。用法用量:野黃菊爲引,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