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宋·蘇頌等編撰·《本草圖經》
《本草圖經》爲書名。宋·蘇頌等編撰。一名《圖經本草》。20卷,目錄1卷。書成於1061年。本書蒐集全國各郡縣的草藥圖,參考各家學說整理而成。《本草綱目》評價此書“考證詳明,頗有發揮。但圖與說異,兩不相應,或有圖無說,或有物失圖,或說是圖非,……”。原書已佚,佚文及圖見於《證類本草》,現有輯佚排印本。
4 《新修本草》的《圖經》部分·《本草圖經》
《本草圖經》指《新修本草》的《圖經》部分。《新修本草》爲藥物學著作[2]。簡稱《唐本草》。54卷。唐·蘇敬等撰於659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頒佈的藥典。分爲正文、圖和圖經三部分。《新修本草》正文20卷,目錄1卷,是在《本草經集註》一書基礎上進一步增補了隋、唐以來的一些新藥品種,並重加修訂改編而成。分爲玉石、草、木、禽獸、蟲魚、果、菜、米穀及有名未用等9類。共收藥850種。《新修本草圖經》25卷,目錄1卷和《新修本草圖》7卷,是在編寫本書時廣泛徵集來自全國各地所產藥物繪製的形態圖及文字說明。本書正文記述各藥性味、主治及用法;圖經部分則是藥物的形態、採藥及炮炙。書中保存了一些古本草著作的原文,系統總結了唐以前的藥物學成就。唐代以後,本書正文均收錄於《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等書中,本草圖及圖經部分則早已亡佚。後代所發現的本書較古的傳抄卷子本,主要有日本仁和寺藏本(十三、四世紀抄卷子本)的殘卷共10卷,又補輯1卷(人民衛生出版社有影印本)以及敦煌出土的兩種殘卷斷片。
閱讀《本草圖經》請訪問http://db.39kf.com/zhongyiguji/7/bencaotujing/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