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足少陽證瘧為病名,指瘧發于足少陽者[1]。《黃帝內經素問·刺瘧篇》:“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治用小柴胡湯[1]。
3 關于三陽經瘧
三陽經瘧為病證名,即指瘧疾之發于太陽、陽明、少陽三陽經者[2]。見《癥因脈治》卷四: “瘧疾者,先寒后熱,發作有定期,大約巳午未三時者多。若一日一作,太陽、少陽也;間日而作,陽明,少陽也;伸欠、惡寒頭痛,太陽也;發熱口渴,陽明也;有寒有熱,嘔而口苦,少陽也。日中三陽得令,其病即發;日夕三陽時令退而病解。”《類證治裁·陰瘧》認為:“瘧邪伏于募原,淺者客三陽經,深者入三陰經。……三陽瘧多發在夏至后,處暑前。”
4 關于瘧疾
瘧疾(malaria[3][4])為病名[5][6]。見《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內經》稱瘧、痎瘧;《金匱要略方論》稱瘧病[6]。俗稱打擺子[5]。瘧疾是指感染瘧原蟲、瘴毒或風寒暑濕之氣,以往來寒熱,頭痛,汗出,休作有時,反復發作,日久脅下有痞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3][7]。多發于夏秋季節[7]。發作時,寒熱往來的稱“正瘧”;但寒不熱的稱“牝瘧”;但熱不寒的稱“癉瘧”;熱多寒少的稱“溫瘧”;發于嶺南寒熱不清的稱“瘴瘧”;久瘧不愈脅下有痞塊的稱“瘧母”[8]。
瘧疾的治療除服用辨證用藥外,常可加用常山、草果、蜀漆、青蒿等,并可用針刺及穴位敷貼等[6][9]。針灸治療間日瘧,不僅能控制癥狀,而且能使瘧原蟲檢查轉陰。但惡性瘧疾病情危重者,應采取綜合治療措施。
詳見瘧疾條。
5 瘧疾分類
因體質強弱有別及所感病邪及流行特點、表現證候不同,大致分類如下[6][9]。
1.按臨床證候分類有風瘧、暑瘧、濕瘧、痰瘧、食瘧、寒瘧、溫瘧、風熱瘧等[6][9]。
2.按發病時間分類,有間日瘧、三日瘧、正瘧、子母瘧、夜瘧、鬼瘧、暴瘧、游瘧、老瘧、久瘧、陰瘧、陽瘧等[6][9]。
3.按誘發因素及流行特點分類,有勞瘧、虛瘧、瘴瘧、疫瘧等[6][9]。
4.以臟腑、經絡分類有五臟瘧、三陽經瘧、三陰瘧等[6][9]。
6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57.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5.
-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7.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7.
- ^ [7]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22-226.
- ^ [8] 石學敏主編. 針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53-55.
- ^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 471—2015 寄生蟲病診斷名詞術語[Z].2015-09-171107.
治療足少陽證瘧的穴位
- 主穴
起主要作用的穴位。按照需要可用一個或幾個。例如:瘧疾的針灸治療,一般取用大椎、后溪、液門、曲池等穴,...
- 足少陽膽經
的疾病。如:口苦、噯氣、心窩及脅下痛、寒熱往來、瘧疾、偏頭痛、目痛、耳聾、瘰疬、腋下腫。經脈所過處疼...
- 丘墟
痛,腰膝痛,腳跗腫,足跟痛,寒熱往來,渾身瘙癢,瘧疾,疝氣,頸項痛,胸脅脹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腳...
- 足臨泣
,胸痹,髀樞痛,膝踝關節痛,足背紅腫,咳逆喘息,瘧疾,月經不調,脅肋疼痛,遺溺,乳癰,足跗疼痛,偏頭...
- 八椎下
于背正中線,當第八九胸椎棘突之間。主治脊背疼痛、瘧疾、糖尿病等。標準定位:八椎下位于第八胸椎棘突下凹...
- 更多治療足少陽證瘧的穴位
治療足少陽證瘧的方劑
- 瘴瘧丹
丹組成:常山、縮砂仁、三棱、莪術各等分。主治:癖瘧、食瘧。癖瘧者,胸肋間有氣癖一塊,或因喜怒而得,...
- 明砂止瘧丹
明砂止瘧丹組成:夜明砂3錢。主治:孕婦瘀血積聚成瘧,及瘧母癥。用法用量:空心茶清調服。制備方法:上...
- 斷魔如圣丹
粒。制法:上為末,滴水為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瘧疾。用法用量:斷瘧如神丹(《窮鄉便方》)。本方方名...
- 瘧丸
皮,開水泡14次,以碗蓋良久,切片焙干)。主治:瘧疾。用法用量:在瘧未來之前早兩個時辰用老姜5錢、大...
- 山甲湯
方名:山甲湯組成:穿山甲、木鱉子各等分。主治:久瘧、瘧母不愈者。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溫酒調下。...
- 更多治療足少陽證瘧的方劑
治療足少陽證瘧的中成藥
- 半貝丸
上藥研細,姜汁調和,搗勻為丸。功能主治截瘧。主治瘧疾。用法用量每服0.09~0.15克,生熟湯送下。...
- 柴胡注射劑
主治:和解退熱,疏肌解郁,升舉陽氣。適用于感冒,瘧疾,脅痛,月經不調。注意事項:過敏體質者慎用。真陰...
- 三甲散
法用量:水2鐘,煎8分,去滓溫服。加減:若素有老瘧或癉瘧者,加牛膝1錢,何首烏1錢(胃弱欲作瀉者,...
- 截瘧七寶丸
行氣化瘀,除溫截瘧。用于食宿停水,腠理失和引起的瘧疾、胸脅滿悶,不思飲食,肢體酸痛,寒熱交作。用法與...
- 陽和解凝膏
。主治陰疽潰爛,瘰疬結核,凍瘡乳瘡,寒濕痹痛,及瘧疾。用法用量:半月后攤貼患處。瘧疾貼背心。附注:陽...
- 更多治療足少陽證瘧的中成藥
足少陽證瘧相關藥物
- 青蒿素栓
團的倍半萜內酯藥物。是高效、速效、低毒抗瘧藥。對瘧原蟲紅內期有強大且快速的殺滅作用,能迅速控制臨床...
- 蒿甲醚片
過糞便排泄,其次為尿液排泄。【適應癥】適用于各類瘧疾的治療,包括抗氯喹惡性瘧的治療,如惡性瘧和間日瘧...
- 蒿甲醚膠丸
過糞便排泄,其次為尿液排泄。【適應癥】適用于各型瘧疾,但主要用于抗氯喹惡性瘧治療和兇險型惡性瘧的急救...
- 蒿甲醚膠囊
過糞便排泄,其次為尿液排泄。【適應癥】適用于各型瘧疾,但主要用于抗氯喹惡性瘧的治療和兇險型惡性瘧的搶...
- 蒿甲醚注射液
通過腸道排泄,其次為尿排泄。【適應癥】適用于各型瘧疾,但主要用于抗氯喹惡性瘧治療和兇險型惡性瘧的急救...
- 更多足少陽證瘧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足少陽證瘧
- 《醫學綱目》:[卷之十七·心小腸部諸痿]解即痿類
髓傷則消爍酸,體解然不去矣。(全文見禁刺。)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
- 《本草綱目》:[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藥]瘧
引經佐使。)黃芩(去寒熱往來,入手少陰陽明、手足少陽、太陰瘧寒熱,自汗虛勞。)牛膝(久瘧勞瘧,水煎...
- 《時病論》:[卷之五]夏傷于暑秋必瘧大意
日作,多生恐怖為鬼瘧。元氣本虛,感邪患瘧為虛瘧。瘧疾患久,遇勞即發為勞瘧。經年不愈,結成痞塊,藏于脅...
- 《本草乘雅半偈》:[第十二帙]芷園素社瘧論疏
,熱去,汗出時,喜見日月光,得火氣乃快然。舍屬足少陽者,更令人身體解,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心惕...
- 《類經》:[十六卷疾病類]五十、諸經瘧刺
本經。,郝、囂二音,又呼木切。音謁。,隙同。)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
- 更多古籍中的足少陽證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