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足少陽膽經的簡稱·足少陽
足少陽為足少陽膽經的簡稱[1]。
足少陽膽經為十二經脈之一。與足厥陰肝經相為表里。五行屬木。本經從外眼角瞳子髎開始,向上到額角下行到耳后,沿頸旁走到手少陽經之前,到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陽經之后,進入鎖骨上窩;它的支脈,從耳后進入耳中,淺出耳前,到達外眼角后方;它的另一條支脈,從外眼角分出,下向面動脈部,會合手少陽三焦經到目下,向下經下頜角、頸部,與主干在鎖骨上窩處會合,由此下向胸中,貫穿膈肌,聯絡肝臟,屬于膽,沿著脅里,淺出于腹股溝動脈處,繞過陰部毛際,橫行進入髖關節部;它的直行主干,從鎖骨上窩下向腋部,經胸側、浮肋,與前支經脈在髖關節部的環跳會合,由此合而向下,沿大腿外側,出膝外側,下向腓骨頭之前的陽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出外踝前邊的丘墟,沿足背走到第四趾外側端的足竅陰;它的另一支脈,從足背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間,出足大趾外側端,回過來貫穿爪甲,出于趾背叢毛之中,交于足厥陰肝經。[2]
5 經外奇穴名·足少陽
足少陽為經外奇穴名。出《備急千金要方》。位于足背,第二趾正中線第二跖趾關節之后1寸處。左右計2穴。主治膽實、癲癇、腹中不適。一般針0.1~0.2寸;可灸[1]。
6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足少陽
- 《類經圖翼》:[卷五經絡(三)]諸部經絡發明
于巔。(俱經絡二。)手少陽別于巔。(經絡三。)足少陽之筋,交巔上。(經絡四。)督脈上額交巔入絡腦。...
- 《針灸大成》:[卷七足少陽經穴主治]考正穴法
嚼物,齒痛惡寒物,狂走螈,恍惚不樂,中風口斜,手足不隨。客主人(一名上關)∶耳前骨上,開口有空,張...
- 《圣濟總錄》:[卷第一百九十一針灸門]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膽之經,起于目銳,上抵頭角,下耳后,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后,入缺盆,其支...
- 《醫經原旨》:[卷二]經絡上第五
頰車,本經穴,在耳下。上耳前,下關也。客主人,足少陽經穴,在耳前。循發際以上頭維,至額顱,會于督脈...
- 《針灸逢源》:[卷四經穴考正]足少陽膽經穴考
(左右八十八穴)足少陽經穴圖\pi-i44.bmp瞳子(一名太陽。一名前關)在目外旁五分。...
- 更多古籍中的足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