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獻:
- 坐蓐
坐蓐 產科學名詞。見《張氏醫通》卷十。即臨產。因古代產婦臨產有坐在草蓐上分娩者,故名坐蓐。作者:
- 產后
營絡虛寒惡露未清炒歸身炒白芍肉桂茯苓小茴杜仲又脈濡空大,營絡虛冷。人參炒歸身炒白芍茯神炙草桂心又當歸羊肉湯加茯苓茴香。許產后陰虛,肝風動灼,喉干嗆咳,晚則頭暈。陰虛風陽動阿膠細生地天冬茯神小麥川斛程坐蓐過勞肝風陽氣動,面浮氣短,腹膨,惡露未清,不可膩滯,須防痙厥。小生地丹參澤蘭茯神黑稆豆皮琥珀末又血分既虧,風陽動泄,汗出心悸,此辛氣走泄須忌,所慮痙厥,如已見端,議靜藥和陽意。阿膠雞子黃細生地生牡蠣
- 臨產
臨產 生理學名詞。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又名臨蓐、臨盆、臨月、臨草、臥蓐、坐蓐、坐草、上草、免蓐等。指臨近生產,即將進入分娩期。作者:
- 《臨證指南醫案》:[卷九]產后
寒惡露未清)炒歸身炒白芍肉桂茯苓小茴杜仲又脈濡空大。營絡虛冷。人參炒歸身炒白芍茯神炙草桂心又當歸羊肉湯加茯苓茴香。許產后陰虛。肝風動灼。喉干嗆咳。晚則頭暈。(陰虛風陽動)阿膠細生地天冬茯神小麥川斛程坐蓐過勞肝風陽氣動。面浮氣短。腹膨。惡露未清。不可膩滯。須防痙厥。小生地丹參澤蘭茯神黑豆皮琥珀末又血分既虧。風陽動泄。汗出心悸。此辛氣走泄須忌。所慮痙厥。如已見端。議靜藥和陽意。阿膠雞子黃細生地生牡蠣丹
- 《醫方集解》:[經產之劑第二十一]黑神散
血,蒲黃、黑豆之滑以行血(昂按∶行血則蒲黃當生用),桂心、干姜之熱以破血(干姜辛熱,能去惡生新,故產后發熱必用之);用甘草者,緩其正氣,用童便者,散其瘀逆,加酒者,引入血分以助藥力也(產后惡露不行,坐蓐勞傷者,以前四味從輕治之。若挾宿冷氣滯血凝,胞衣不下,則宜全用快行之也,《綱目》曰∶寒多及秋冬宜之,若性急形瘦有火及夏月當審用。此丹溪之論)。古黑神散∶百草霜白芷等分。每二錢煎,入童便、醋少許,和服
- 第一九六章催生靈符
靈符宜以水飛朱砂書之,貼於房內北壁上,至坐蓐之時,將符以針札就盞內化之,溫水調服。治難產及橫生逆產,胞衣不下,靈符見後。出圣惠方,局方同。謹按前所著方論,圖向符訣一帙,自夫人泛視之,以為迂遠,然艱於得子老,相質問,則為此書為要,屢試有明驗也。余每觀其護孕之方,極為曲當,易產之藥,悉有根據。至於圖向之趨避,吉兇所關,符訣之玄微,神妙顯用,其誠有得於諸先者乎?不然,王太仆諸公深於奧理者也,豈謬論耶?則
- 經產之劑
濡血,蒲黃黑豆之滑以行血,{昂按行血則蒲黃當生用。}桂心乾薑之熱以破血,{乾薑辛熱,能去惡生新,故產后發熱必用之。}用甘草者,緩其正氣,用童便者,散其瘀逆,加酒者引入血分以助藥力也,{產后惡露不行,坐蓐勞傷者,以前四味,悉能治之,若挾宿冷氣滯血凝,胞衣不下,則宜全用快行之也,綱目曰,寒多及秋冬宜之,若性急形瘦有火,及夏月當審用,此丹溪之論。}古黑神散,百草霜、白芷等分,每二錢煎,入童便,醋少許,和
- 第三節 論產后服熱藥之誤
寒,何以藥為?飲食起居,勤加調護,何病之有?誠有污血,體怯而寒,與之數帖,亦自簡便,或有他病,當求病起何因,病在何經,氣病治氣,血病治血,何用拘執此方,例令服餌,設有性急者,形瘦者,本有怒火者,夏月坐蓐者,時在火令,姜桂皆為禁藥。(此論出局方發揮其血病治血,以下尚有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凝者行之,虛者補之,血多者止之,五句似不可少姑議之以便采擇)至于將護之法,尤為悖理,肉汁發陰經之火,易成內傷之病,
- 《類證治裁》:[卷之八產后論治]產后脈案
包氏嚴寒坐蓐,腸出不收,身熱面赤。思被冷無溫,腸必干澀難上,如蓖麻子搗涂發頂,法必不驗。即冷水面,亦慮滋病。令煎芎歸湯入凈桶,著人扶坐桶上,以舊絹托腸,乘熱熏之。腸得熱氣,自潤而升,且托且送,待其將盡,趁手托入。如法而收,再服補劑熱退。陳氏產數日,浮腫身重,不能轉側,不食不語,脈虛緩。當由產后浴早,水濕乘虛襲入子宮,下部先腫,漸至通體重著,殆傷濕之見癥也。開發腠理,逐去濕邪。宜羌活滲濕湯加陳皮、半
- 《續醫說》:[卷十藥性]馬檳榔
馬檳榔出自云南元江軍民府形如松子一名馬金囊又名馬金南味如白豆蔻嚼之多飲冷水則無傷蓋熱物也按丹溪本草云治妊婦產難將坐蓐時以此藥去殼新汲水下二枚須臾兒生下兩手各握一粒而出余嘗考云南志云馬檳榔下宿水得解諸毒細嚼可以涂惡瘡但油者不堪用肥白者為佳《續醫說》明俞弁公元1545年
- 《退思集類方歌注》:[退思集類方歌注當歸羊肉湯類]〔附〕羊肉湯
(孫思邈《千金要方》)川芎當歸白芍熟地羊肉桂姜甘草當歸生姜羊肉湯,產后腹痛蓐勞匡,(蓐,草蓐也。產后發熱自汗身痛,因坐蓐致病,因名(王晉三《古方選注》曰∶“寒疝為沉寒在下,由陰虛得之。陰虛則不得用辛熱燥烈之藥重劫其陰,故仲景另立一法,以當歸、羊肉,辛甘重濁,溫暖下元,而不傷陰,佐以生姜五兩,加至一斤,隨血肉有情之品,引入下焦,溫散冱寒。若痛多而嘔,加陳皮、白術,奠安中氣以御寒逆。本方三味非但治疝氣
- 《女科經綸》:[卷五產后證上]產后戒服黑神散致病論
,熟地之濃,以補血之虛。佐以炒蒲黃,防出血之多。芍藥之酸寒,有收有散,為四藥之助。肉桂大辛熱,以行滯血。和以甘草之緩。其取用似乎精密,然驅逐與補益,似難同方施治。設有性急者,形瘦者,本有怒火者,夏月坐蓐者,時在火令,姜、桂皆為禁藥,雖是補劑,并有偏勝,臟腑無寒,何處消受。必教卻去黑神散。彼富貴之家,驕恣之婦,卒有白帶、頭風、氣痛、膈滿、痰逆、口干,經事不調,發禿體倦,皆是陽盛陰虛之候。天生氣血,本
-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后門·上]論產后服熱藥之誤
,血病治血(此論出《局方發揮》,其血病治血以下,尚有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凝者行之,虛者補之,血多者止之五句,似不可少,姑識之,以便采擇),何用拘執此方,例令服餌?設有性急者,形瘦者,本有怒火者。夏月坐蓐者,時在火令,姜桂皆為禁藥。至于將護之法,尤為悖理,肉汁發陰經之火,易成內傷之病,先哲具在訓戒,胡為以羊雞濃汁作糜,而又常服當歸建中湯、四順理中丸,雖是補劑,并是偏熱,臟腑無寒,何處消受?若夫兒之初
- 《簡明醫彀》:[卷之七胎前]胎前十要
違誤。將十月腹痛,或胎元轉動,名曰弄胎(俗名轉換。)未為產時,若無母姑輩老成經歷者,少年不諳事理,誤喚穩婆,彼或恐后日他喚,惟圖一時之利,詒謂當產而嘗試之,如摘生果之喻,小則致病,大則傷生。十、將欲生產之候,急備藥餌、飲食、酒醋、童便、姜糖之類、置辦器具,炭火諸物。房中切宜安靜,產婦可進如意濃味,但忌糯粉滯膩難化之物。惟徐步舒身正立,令人緩覆胸腹兩旁,多耐痛陣,直候胞破水下,方可坐蓐。《簡明醫彀》
- 《簡明醫彀》:[卷之七]廣嗣
。是故欲求子者,必先審其婦之月經調否。經者,常也。如月月應期而來,按期而止,無易常也,故曰月經。經或不調,先后、頻閉、紫淡、多少,而致赤白帶下,崩漏淋瀝,兼以夜熱諸證,斷不成孕。雖得成孕,半產墮胎,坐蓐不育,或兒致疾苦,常有之矣。此所以論經血之病也。更有三因之雜證,必宜調之。若六淫外侵,七情內擾,及不內外因,則起居作勞,飲食失節諸證,尤當療于經血之前。如氣體不充,榮衛虛弱,則風冷乘虛而干之。或受于
- 《婦科玉尺》:[卷四]產后
虛。佐以炒蒲黃之苦。以防出血之多。芍藥之酸寒。有收有散。以為四物之助。官桂之大辛熱以行滯氣。推凝血。和以甘草之緩。其為取用。似乎精密。然驅逐與補益。似難同方施治。設有性急者。形瘦者。本有怒火者。夏月坐蓐者。時屬火令。姜桂皆為禁藥。至于將護之法。尤為悖理。肉汁發陰經之火。易成內傷之病。胡為羊雞濃汁作糜。而又常服當歸丸。當歸建中湯。四順理中丸。雖是滋補。悉犯桂、附、干姜僭熱之劑。臟腑無寒。何處消受。若
- 熏洗坐浴湯治療痔瘡120例
一種常用治療方法,因它療效確切,而為歷代醫家所推崇。傳統方法將藥物多以煎煮熏洗,臨床應用有諸多不便,目前許多學者將經驗效方研制成了洗液或沖劑來熏洗,療效尚佳。2002年7月~2004年4月我們將熏洗坐浴湯采用自動煎藥包裝機煎成袋裝湯劑應用于臨床,治療痔瘡120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230例,男148例,女82例;年齡21~72歲,21~30歲35例,31
- 痔瘡Ⅱ號坐浴液的研制和臨床應用
【摘要】目的分析痔瘡Ⅱ號坐浴液的質量標準和臨床療效。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痔瘡Ⅱ號坐浴液中黃芩苷的含量;對150例痔瘡患者應用該坐浴液進行治療觀察。結果黃芩苷的平均回收率為100.12%,RSD為0.98% n=5;治療后痊愈15例,好轉132例,無效3例。結論本法操作簡便,結果準確;該坐浴液療效確切。 【關鍵詞】痔瘡Ⅱ號;坐浴液;質量控制;臨床應用 痔瘡Ⅱ號坐浴液是我院研制的由黃芩、黃
- 《普濟方·針灸》:[卷八針灸門]坐點坐灸法第七
坐炷下火時。令患人一根據點穴時。正坐伸臂。頭項肩背手足腕膝不得少有欹側。伸縮改易。即臂中舉按用力輕重。亦常令勻。若一事稍異于前。胛骨便輒相近。覆背灸穴艾炷。即在骨上。或胛骨開而相遠。動爭寸余。火氣不入穴中。徒受苦楚。無所益也。若不失其穴。灸至數壯。覺胛骨中通熱而不甚痛。意自快暢。至數十壯后。或若腕中酸辛。若以幾支。或用軟帛于肘上腕中。連束二臂。令緩急得所。亦能少助。蓋手欲按而臂欲舉。故腕中費力。
- 《炙膏肓腧穴法》:坐點坐灸法第七
坐炷下火時,令患人一根據點穴時,正坐伸臂、頭、項、肩、背、手、足、腕、膝不得少有欹側,伸縮改易。即及臂中舉按用力輕重,亦常令勻。若一事稍異于前,胛骨便輒相近,覆閉灸穴艾炷,即在骨上;或胛骨開而相遠,動爭寸余,火氣不入穴竅,徒受苦楚,無所益也。若不失其穴,灸至數壯,覺胛骨中通熱而不甚痛,意自快暢(石用之云∶當覺臂中習習然也。)至數十壯后,或若腕中酸辛,若以機支,或用軟帛于肘上腕中連束二臂,令緩急得
- 坐臀生
坐臀生 病證名。亦名坐生。見《張氏醫通》卷十:“兒臀先露,謂之坐臀生。”作者:
- 坐草
坐草 產科學名詞。出《經效產寶》卷上。為臨產之別名。因古代產婦臨產時,或坐于草蓐上分娩,故名。作者:
- 坐生
坐生 病證名。難產證型之一。指臀位產。見李長科《胎產獲生篇》:“產育三難,……有先露臀而曰坐生。”作者:
- 坐忘
坐忘 氣功學術語。指一種功法。即靜坐修養,至高度入靜后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出《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唐·司馬承楨曾撰《坐忘論》加以發揮。作者:
- 坐產
坐產 產科學名詞。古代產婦分娩的一種體位。楊子建《十產論》:“坐產者,言兒之欲生,當從高處牢系手巾一條,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坐,令兒生下。不可坐,抵兒生路。”現已不用。作者:
- 如何區分干性和根性坐骨神經痛?
根據坐骨神經受累部位不同可產生不同的疼痛癥狀,臨床上分別稱為干性坐骨神經痛和根性坐骨神經痛。 干性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干部(椎間孔以外的坐骨神經段)受到各種病變的刺激或壓迫而引起的疼痛,其特點為患側下肢沿坐骨神經干呈放射性疼痛,尤以坐骨神經遠端為多見,在臀以下沿坐骨神經走行方向有壓痛點,咳嗽等增加腹壓動作時疼痛不明顯。 根性坐骨神經痛是指腰骶神經根于椎管內部或外部遭受各種病變刺激或壓迫而引起
- 坐桶
坐桶 產科學名詞。即分娩。張蕃芝《生生要旨》:“女人生產,往往坐盆而生,俗呼坐桶。”古代婦女臨產時,或有坐于桶或盆上分娩者,故名。作者:
- 《望診遵經》:[卷下]診坐望法提綱
嘗思觀形容者。非但欲診之于行。抑且欲診之于坐。茍能心領神會。雖一動一靜。莫不有昭著者焉。間嘗驗之于病。見有坐而仰者。坐而伏者。坐而叉手冒心者。坐而以手護腹者。以及坐而下一腳。坐而掉兩手。或坐而不得眠。或眠而不得坐者。由是稽之于古。則謂坐而仰者肺實。實則胸盈仰息。坐而伏者肺虛。虛則伏而短氣。叉手冒心者。汗后血虛。以手護腹者。里實心痛。其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之貌。坐而掉兩手者。煩躁之容。但坐不得眠。眠
- 坐引
坐引 導引術語。指以跪坐姿勢為主的一類導引方法。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畫《導引圖》中記有“坐引八維”式。作者:
- 坐罐法
坐罐法 拔罐療法之一。即留罐法,詳見該條。作者:
- 坐礙
坐礙 病名。難產證型之一。見顧允若《婦科撮要》。指臍帶繞頸造成的難產。詳礙產條。作者:
- 什么樣的坐姿對于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最適宜?
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坐姿五花八門、各式各樣:有的人把臀部坐在椅凳的邊緣上;有的人坐時習慣將腰向后突;有的人喜歡翹“二郎腿”的坐姿等等。這些坐姿從表面上看似乎沒什么不合適的,那么,這樣的坐姿好不好呢? 有些人認為,不管怎么坐,只要自己感到舒服,不費勁就行。但事實上,人的坐姿正確與否并不完全由舒適與否、費勁與否來決定的。有些坐姿在短時間內可感到舒適,不費勁,但時間長了,舒適感就會逐漸消失,而產
- 坐骨神經的分布如何?
來自腰4~腰5神經和骶1~骶3神經根。是所有神經中最粗者。坐骨神經經梨狀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橫過閉孔內肌,上下籽肌及股方肌的后方,支配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之間下降,途中發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坐骨神經在到窩以前,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隱神經支配區以外的小腿與足的皮膚感覺。 坐骨神經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癥狀,坐骨
- 坐浴的方法有哪些?
坐浴是清潔肛門、促進創面愈合、防止感染的有效方法。 ①高錳酸鉀溶液坐浴:用1:5000~1:10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坐浴肛門,可防止感染,保持肛門清潔。 ②溫鹽水坐浴:用溫鹽水坐浴肛門,若水腫較重,可使濃度大于0.9%,溫度應在37℃,一般每次坐浴15~20分鐘。 ③中草藥煎湯坐浴:用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中草藥煎湯外洗,待其冷卻至37℃后,再行坐浴。 ④溫泉浴:對有條件的患者,可選擇溫
-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采取什么樣坐姿?
人類的坐姿五花八門,但并不是自己感到舒服的坐姿就是好的坐姿。正確的坐姿應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頜微收,兩下肢并攏。如有可能,最好在雙腳下墊一踏腳或腳凳,使膝關節略微高出髖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則應在上述姿勢的基礎上盡量將腰背緊貼并倚靠椅背,這樣腰骶部的肌肉不會太疲勞。久坐之后也應活動一下,松弛下肢肌肉。另外,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不宜坐低于20cm的矮凳,應坐有靠背的椅子,因為這樣可以承擔軀體的部
- 《刺灸心法要訣》:[卷八]四季針灸坐向歌
四季針灸坐向理,宜從四季順自然,東南西北四維向,以迎生氣本乎天。【注】針灸坐向,避忌之理,《醫學入門》∶“春坐東向西,夏坐南向北,秋坐西向東,冬坐北向南。”皆背四季生氣之向,不可為法。宜從春向東,夏向南,秋向西,冬向北,四土旺月向四維,以迎生氣,本乎天理,順其自然為是也。《刺灸心法要訣》清吳謙公元1742年
- 《醫宗金鑒》:[外科卷下骨度尺寸]四季針灸坐向歌
條文:四季針灸坐向理,宜從四季順自然,東南西北四維向,以迎生氣本乎天。注:[1]針灸坐向,避忌之理,『醫學入門』:「春坐東向西,夏坐南向北, 秋坐西向東,冬坐北中向南」。 [2]皆背四季生氣之向,不可為法。 [3]宜從春向東,夏向南,秋向西,冬向北,四土旺月向四維, 以迎生氣,本乎天理,順其自然為是也。%《醫宗金鑒》清吳謙公元1742年
- 抗精神病藥致靜坐不能的臨床研究
摘 要:目的 探討抗精神病藥(APD)致靜坐不能的臨床特征及相關因素。方法 采用臨床標準化評定工具對260例精神分裂癥住院病人進行3個月的觀察研究。結果 靜坐不能發生率為23.5%,不伴焦慮癥狀者為36.1%。發生時間在治療后4周內及下午、晚上較多(P<0.01);靜坐不能組的APD治療劑量、治療前BPRS評分較高(P<0.05或P<0.01);靜坐不能評分與各臨床變量無顯著相關性。單發組與伴發組
- 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哪些?
坐骨神經是由腰4~5神經和骶1~2神經的前支組成,由椎間孔發出后,走行于骨盆后側,在梨狀肌下部出骨盆而入臀部,在股骨大粗隆與坐骨結節之間,沿大腿后側向下行,在窩上角處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坐骨神經是人體最粗大的神經,容易受到損傷,在其分支以上的走行部位由于各種原因的刺激和壓迫,均可引起坐骨神經痛。常見的原因有坐骨神經炎、椎間神經炎、骶髂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脊椎滑脫、脊椎裂、腰椎
- 什么是端坐呼吸?
體位是指患者身體所處的狀態,體位對某些疾病的診斷具有一定意義。常見的體位有自動體位、被動體位和強迫體位。 端坐呼吸就是強迫體位中的一種,又叫強迫坐位。為什么心肺功能不全的人會有端坐呼吸呢?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取端坐呼吸,可使下肢儲存血增加,回心血量減少,減輕心臟負擔,心功能不全的癥狀減輕。 患者坐于床沿,以兩手置于膝蓋上或扶持床邊,這種體位可使胸廓輔助呼吸肌易于運動;同時,在體位作用下使膈肌下
- 什么是坐骨神經痛?它與腰椎間盤突出癥有什么關系?
性刺激、壓迫或粘連所引起的疼痛,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黃韌帶肥厚、脊椎滑脫、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脊椎裂、腰椎結核、馬尾神經瘤、梨狀肌綜合征、臀部注射藥物的刺激等均可引起坐骨神經痛。 根據坐骨神經受刺激或壓迫的部位不同,可分為根性及干性坐骨神經痛。根性坐骨神經痛,受累部位在根管或椎管內,患者常感腰骶部及腿部竄痛,腰椎棘突旁有明顯壓痛點,并沿坐骨神經走行向下肢放射,咳嗽、打噴嚏等增加腹壓
- 上海一調查指出:腰間盤突出盯上“久坐”年輕人
上海長寧區中心醫院對收治的近千名腰間盤突出患者進行的調查顯示,因靜坐不動而致腰椎、腰肌疾患的占總數的50.6%,其中四分之三為15-35歲的年輕人。 在一家大型企業工作的24歲女青年錢某,上班時坐在電腦前搞設計,下班后為考研在桌前學習,一天坐姿長達12小時以上。她逐漸感覺腰背疼痛不適,檢查發現第四、五腰椎間盤突出。 醫生指出,久坐少動人群應該適當參加體育煅煉,以增加背伸肌的力量。保持良好的坐
- 坐具與腰椎間盤突出癥有關系嗎?
在許多時候,人的坐姿并不完全取決于人的本身,坐具對坐姿的正確與否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坐具不合適,同樣也可以引起腰痛。 坐凳子時,因無靠背,人們或自然彎腰坐著,或直腰坐著。彎腰坐著,可使腰椎保持自然屈曲狀態,腰肌相對處于松弛狀態,此時腰椎的穩定由腰椎周圍的韌帶維持,久坐后腰椎周圍韌帶易發生勞損;直腰坐時,腰肌處于收縮狀態,久坐后腰背肌持續收縮,易發生勞損,以上兩種情況都可產生腰痛。老年人和有腰椎間
- 熏洗坐浴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有哪些方法?
溫水坐浴及藥水熏洗可以促進盆腔的血液運行,改善微循環,尤其對充血性前列腺炎有確切療效,現介紹幾種方法。 (1)運用恒溫坐浴裝置,水溫控制在42℃~46℃,每次20分鐘,20日為一療程,有作者報告有效率為884%。 (2)坐浴方:絲瓜絡30克,苦參30克,紅花20克,雙花30克,敗醬草30克,土茯苓40克,大黃50克,芒硝50克,水煎取汁2500毫升,每晚坐浴一次,并配合口服湯劑治療,一個月為
- 虛坐努責
虛坐努責 證名。時時欲便,但登廁努掙而不排便。因痢久傷及陰血所致。《丹溪心法·痢》:“其或氣行血和積少,但虛坐努責,此為無血證。倍用當歸身尾,卻與生芍藥、生地黃、生桃仁佐之,復以陳皮和之,血生自安。”作者:
- 髖臼骨折、髖關節脫位合并坐骨神經損傷的臨床分析
2006年03月29日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5年第7期6(廣州)為了探討髖臼骨折、髖關節脫位合并坐骨神經損傷的臨床特點及發病機制。研究者回顧髖臼骨折、髖關節脫位及髖臼骨折合并髖關節脫位的患者155例(159側),其中合并坐骨神經損傷35側。分析髖臼骨折、髖關節脫位的流行病學特點及坐骨神經損傷與髖臼骨折、髖關節脫位分型的關系。結果81.3%的患者為男性,86.5%的患者年齡為20~50歲,83.9%
- 坐舌蓮花風
坐舌蓮花風 病名。《重樓玉鑰》卷上:“坐舌蓮花風,舌下浮腫多痰涎,初生一二瓣,漸至五六瓣,形似蓮花。”即蓮花舌。詳該條。作者:
- 坐骨神經痛有幾種?
坐骨神經痛可分原發和繼發兩種。 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多由坐骨神經的炎癥造成,以單側發病為多見。主要發病原因為寒冷潮濕及扁桃腺炎、前列腺炎、牙齦炎、鼻竇炎等其他炎癥病灶感染,有的同時伴發肌炎及肌纖維組織炎。 繼發性坐骨神經痛是由于坐骨神經通路旁的鄰近組織病變產生機械性壓迫或粘連引起的。可單側也可雙側發病;根據受壓部位,可以出現全長放射性串痛,也可出現某一階段的坐骨神經痛。作者:不明
- 端坐復位法
端坐復位法 正骨手法之一。該法適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及頸椎錯位等疾患的治療。方法為:患者坐于方凳上,兩腳分開與肩等寬。醫者可坐于患者背后。以患棘突向右偏歪為例:首先用雙拇指觸摸法,查清偏歪棘突之位置,然后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前,左手掌部壓于頸后,拇指向下方,余四指扶持左頸部(使患者稍低頭),同時囑患者雙腳踏地,臀部正坐不準移動(助手面對患者站立,兩腿夾入患者左大腿,雙手壓入左大腿根部,維持患者正
- 坐拿草
坐拿草 釋名 氣味 辛、熱、有毒。 主治 聽候打損傷、風痹,亦壯盤骨。 膈上虛熱,小便赤澀,神困多睡。用坐拿草、大黃、赤芍藥、木香、升麻、麥門冬、黃芪、木通、酸棗仁、薏苡仁、枳殼,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麥門冬湯送下。 附方作者:自動采集
- 坐藥
坐藥 方劑學名詞。指用藥制成丸劑或錠劑、片劑,或紗布包裹藥末,塞入陰道或肛門內,治療白帶、陰癢或痔等。《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溫陰中坐藥。蛇床子仁,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許,和合相得,如棗大,綿裹內之,自然溫。”作者: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